反沉默螺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反沉默的螺旋理论与沉默螺旋理论相对。沉默的螺旋是指由于害怕孤立,个体发表意见之前会看大多数人的意见,发现自己和大多数人意见不同时选择沉默;反沉默的螺旋是指少数个体不选择沉默,而是对抗大多数,甚至分庭抗礼、扭转局势。
沉默螺旋与反沉默螺旋的争论沉默的螺旋作为受众对媒介议程的反应模式,被中外绝大多数传播学者奉为无可怀疑的定律。反对沉默螺旋模式的学术观点虽然陆续发表出来,但许多学者不屑一顾,传播学引进中颇有鱼目混珠的倾向。面对媒介意见的倾泻,受众并非毫无主见。受众一旦形成广泛的社会主体,对利益认定非常执著,媒介特有的议程很难对其产生感化作用。中外媒介传播的大量经验表明,沉默螺旋不仅不是普遍规律,而且在意识形态冲突的社会完全失效,代替沉默螺旋的则是舆论背反模式。
新媒体语境下的反沉默螺旋现象
反沉默的螺旋现象是指在互联网上,有很多虚拟社区,这些虚拟的社区给社会公众提供了互相沟通的平台。网络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自由发表言论,持“少数派”意见的网民不会因为自己的看法与大众媒体所传达的主流意见不相同而隐藏自己的观点,他们敢于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而不是保持沉默或者趋同。伴随着传播过程的发展,相互间交流的深入,这些“少数派”所持有的观点会被更多的人所认同并且接受,这就使持“少数派”观点的人越来越多,最后甚至超越了持“多数派”意见的人,使“沉默的螺旋”发生逆转,形成反“沉默的螺旋”模式。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网络传播媒介呈现出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完全不同的新特点,使得“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说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越来越多的暴露在人们面前。
互联网是世界性的信息传播网络,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把信息传递给世界上的任何有网络的地方。互联网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全球共享,远程传送信息的便利与快捷是网络最为重要的特点,它实现了信息的及时传送和滚动式传播,使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浏览到新闻。
受众在第一时间接收信息,同时也在第一时间反馈信息,及时并且全面的信息到达率使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望尘莫及。 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多数网民有了更多选择网络信息的自主性和使用网络平台即时进行交流的交互性,网民可以直接参与到传播过程中来,并且网民的参与性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体现出了很强的自主性,这些都可以使他们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实现的传授身份的瞬间转换。很多时候,网民在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信息进行阅读之后,会选取那些符合他们社会角色的内容来进行反馈,而这些反馈结果呈现在网络上,就又形成了新一轮的信息传播。这种网络门户网站与网民之间互动的增强,使得那些持少数意见的人在传播过程中不再选择沉默,而是勇敢的表达自己与主流意见相反的观点,使“沉默的螺旋”效应大大减弱。
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传播环境下表现得更加活跃和自由,在引导正确舆论导向方面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体来说,网络传播环境下的意见领袖具有身份的多元化、观点的个性化、关系的平等化以及来源的草根化等主要特征。意见领袖的号召力能够使舆论形式发生逆转,唤醒那些沉默者。当沉默的人数越来越多时,意见领袖公开表达的意见开始被大家接受,并且使之觉醒,最终使大多数人不再屈从和沉默,而是勇敢的表达自己与优势意见相反的观点。所以,意见领袖的出现打破了沉默的螺旋的旋转机制,使其旋转的力度逐渐减弱。“少数派”的作用。S·莫斯考维希指出,群体合力中的“中坚分子”(thehardcore)表现出意志的坚定性、主张的一贯性和态度的强烈性,可对“多数派”产生有力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群体合力(合意)并推动新的合力形成。这是与“沉默的螺旋”不同的另一种舆论形成过程,即由少数人意见向多数人意见演变的舆论机制。
华南虎事件
“虎照事件”是2007年末媒介与公众的重要话题。在这一事件的传播过程中,传统的“沉默的螺旋”假说在特定的条件的干扰下产生了失效的表现,显示出“反沉默螺旋”特征。在“挺虎派”与“打虎派”两方争议不断走向白炽化的过程中,两种公众舆论并未像传统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所假设的那样,产生一边不断变得弱势,另一边不断变得更加强势的现象。
中华女事件
“中华女事件”等等都反应出传统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特定的条件产生了失效的表现,多数人的意见没有得到认可,少数人的意见反而成为主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