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43个条目

《反通胀战争》 (全球通胀“奔马”图)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全球192个国家里面有大约50个国家通胀率达到两位数,而其中大多数是新兴市场国家,而且仍有许多国家的通胀率可能马上就会达到两位数。在设定了通货膨胀目标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80%的国家消费价格指数超过了目标值

  ——摩根士丹利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遥想1000多年前的春夏之交,北宋词人秦观写下这首20 多字的偶感,慨叹春的易逝、夏的可人。现如今,随着低物价时代的远去,我们也难免有秦观的这种怅然若失,大多数人当然留恋低物价的方便,烦恼高通胀的艰难,但正如通缩通胀各有利弊一样,我们并不能因为高物价时代的来临,而视高物价为洪水猛兽。或许,本轮全球的高通胀,将成为人类反思物价缘何周期性跌宕起伏的契机,未来会从制度上解决物价波动过于激烈的长期顽症。

  当前,世界各地的通胀形势和成因各不相同,但把这些图景联在一起,却构成了一幅激荡于全球的通胀“奔马”图。这一波全球性的通胀何以产生,又将怎样发展,就成为我们不得不细心思索的问题。

  通胀威胁甚于次贷危机

  如果说,在全球通胀出现之前,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次贷危机,一直是当时市场人士和各国央行关注的焦点。那么,当前的全球通胀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甚为棘手的经济问题,其解决难度一点不亚于次贷危机。

  目前,不仅次贷危机的困境尚未化解,经济衰退风险依旧存在,而且随着世界各国物价水平的陡然间大幅度攀升,不少经济学家更是担心 30多年前的“滞胀”危机可能再次降临地球。2008年6月中旬在日本大阪举行的有中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代表出席的八国集团财长扩大会议指出:对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原油和粮食价格全面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威胁,远比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的威胁要大得多。

  摩根士丹利2008年6月底的研究发现:

  全球192个国家里面有大约50个国家通胀率达到两位数,而其中大多数是新兴市场国家,而且仍有许多国家的通胀率可能马上就会达到两位数。在设定了通货膨胀目标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80%的国家消费价格指数超过了目标值。

  如此一来,世界上25%以上的国家物价水平突破两位数,而事实上,2008年以来,包括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石油出口国家在内的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在开始为国内的高通胀而忧心忡忡。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07年发展中国家的平均通胀率大约是发达经济体的三倍,这个差距2008年还将扩大。 IMF预测,2008年全球通胀率料从2007年的3.9%升至4.7%。值得注意的是,IMF认为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通胀率2008年会上升近一倍,仅略低于12%;而发达经济体的通胀率料从2.2%升至2.6%。从现在的形势来看,IMF的预测可能还偏向于保守。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更是直言不讳地说,2008年全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面临两位数通胀。素有“中央银行家的银行”美誉的国际清算银行(BIS)2008年7月初表示,全球通胀是世界经济面临的一个“明显而迫近的威胁”,并呼吁必须提高利率并制定一个新的框架,以应对未来的信贷资产泡沫。2008年6月25日的英国《金融时报》亦宣称,通胀的幽灵在全球经济中再度现身,从美国的陶氏化学到韩国的浦项制铁,许多企业大幅上调价格,以应对能源及原材料成本不断飙升的局面。

  资产泡沫推高通胀

  最为直接的通胀信号是来自以石油、金属和农产品等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市场,这些市场当前全球的总体需求正高于总供给。澳大利亚矿业公司必和必拓力拓2008年6月份宣布的铁矿石价格96.5%的创纪录涨幅之后,竟然认为如此涨幅还不够,暗示该公司可能向其客户提出涨价100%以上的要求,这使得总体价格压力进一步加大。石油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不仅重创了航空和汽车制造等行业,而且随着生产商将更高的成本转嫁给制造商消费者,全球通胀将呈螺旋式上升。

  自2002年到2007年结束的五年经济增长周期期间,全球GDP平均增长率高达4.6%。如此强劲的全球GDP增长,与商品市场最为“突飞猛涨”的核心阶段刚好完全重合。

  自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和“9?11”事件发生至今的8年时间里,在弱势美元的支撑下,全球的过剩流动性堆积起来了一系列的泡沫。原油价格从20多美元起步,到最高点150美元左右涨幅高达7倍,铜价从1500美元涨至高点8800美元附近,也有近6倍之巨,黄金价格从300美元开始发力,升至1000美元附近。2005年末和2006年初,玉米、小麦和大豆等农产品的价格亦开始上升,其他的大宗商品市场和各国的股指亦都有着类似的涨势。如此大规模的泡沫,在世界金融史上尚属首次,但由于美元的持续走弱,除了次级债泡沫首当其冲,率先滑落刀尖而裂以外,其他泡沫一直都在“坚实” 的刀尖上安全运行。

  在这样的背景下,关键的问题就是,全球经济增长能在没有对资源进一步约束的情况下继续保持现有的速度么?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国家将率先或者同时通过减缓国内经济的增长,抑制总需求,从而为降低商品价格作出贡献?一个更加难以衡量和破解的问题是,需要多大幅度的全球增长减缓才能确保有效地应付通胀的继续攀升呢?

  然而,一件对于我们来说显而易见的事情就是,在全球总体需求不出现减速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不太可能会出现实质性的下降,石油、有色金属和农产品价格都将继续高位运行。

  美国:“三昧真火”烧旺通胀

  自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经济急转直下,不断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美国极有可能进入衰退。尽管美联储一反常态地频频出手,自2007年9 月开始到2008年4月底的半年多时间里连续9次降息,将联邦基准利率从5.25%拉低至2%的低水平。但从现在持续低迷的经济数据,以及信贷市场的恶化态势看,在本·伯南克主导下的所有这些努力都已不足以阻止美国经济衰退的步伐。

  至于经济疲软的最主要来源——房地产市场,更是泥足深陷,目前的美国房价比2006年第二季度的顶峰水平已经下降了10%,并且可能会至少再下跌10%。而且房价的下滑导致了住房租金回报率(即房租对住房价值的比率)的上升,这进一步提高了以消费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胀率。在美国消费价格指数的构成之中,住房所占的比重约为三分之一。

  过去16年之中,房价的上升导致了租金回报率的下降,因此一直发挥着抑制美国通货膨胀的作用。而今,这种效应的方向发生了逆转。这种情况很可能会持续到次贷危机结束之后,更为糟糕的是这个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未必会引起美联储的高度关注。

  让人更为忧心的是,房价的不断下跌,加上金融市场的疲软和信贷的收紧,导致了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下跌至自1991年经济衰退以来的最低水平。现今,不少机构纷纷预期2008年美国经济整体增长率将为负值,这次衰退可能导致比1990年和2001年上两次经济不景气更为严重的后果。

  美国经济增长虽然有所减速,但是食品价格却又一次开始加速上涨,汽油价格也在攀升。2008年3月和4月,美国的食品和能源价格涨幅都超过了核心通胀率(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消费价格指数)。而且不少机构的调查都表明,大多数人都认为这种情况将持续下去。

  尽管2006年年中,美国核心通胀率触顶回落,此后趋于下降,但到2008年4月和5月都达到了2.3%,高于美联储理想区间的上限。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2007年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涨4.1%,为17年来最高。其中,能源价格上升17.4%,食物价格上升 4.9%,两者都是1990以来的最大涨幅。2008年5月份的CPI上涨4.2%,前5个月的核心CPI涨幅更是都保持在2.3%以上的高位。7月的 CPI上升5.6%,创1991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些数据让伯南克在恩赐利率“胡萝卜”,刺激经济复苏之际,也不得不担忧通胀的加速上行。其实早在2005年11月,由于过度流动性的堆积,前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就已经警告美国通货膨胀将面临失控的可能,只不过沃尔克的“诅咒”三年后才得以兑现。根据《今日美国报》的报道,随着油价飙涨、美元走低导致美国通货膨胀压力不断扩大,连带迫使房贷利率走高。房地美Freddie Mac)的调查数据指出,2008年6月底全美30年固定房贷利率升至6.45%,较1月份的5.48%增加将近1%。美联储为避免物价上扬,很可能接下来升息,将迫使房贷利率进一步走高,不少美国分析师预计30年固定房贷将升到6.75%左右,房贷利率上扬已迫使房贷申请数量减少。

  所以,总体来看美国经济目前不仅尚未走出次贷危机的阴影,而且国际能源价格的飙升和美元宽松货币环境政策的负面影响,又带来了通胀问题。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明显的“滞胀”危机,但以弱势美元、低利率和高油价为代表的“三昧真火”,让美国的通胀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事实。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1975年从哈佛大学毕业时,国际油价突飞猛进,石油危机正在肆虐,美国通胀率直逼两位数。2008年6月份,伯南克参加哈佛毕业典礼时对学生们说,“当时汽车在加油站排起长队,而现在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形。过去四个季度,整体通胀率平均为3.5%,远高于我期望的水平,但远低于1970年代中期和1980年所见的双位数。”看来,伯南克对当前的通胀形势还是甚为乐观,将通胀扼杀在个位数以下的信心十足。

  十年欧元遭遇通胀

  欧洲中央银行在2008年8月14日发布的月度报告中,把对2008年度欧元区的通货膨胀预测由原来的3.0%提高到3.6%,大大超出欧洲央行2%的通胀目标。该报告同时将2009年的通胀预测由2.2%提高到2.6%。目前欧洲通胀率的年化值仍高于4%,较欧洲央行目标值(2% 以上)的上限高出一倍多。

  因此,经济学家普遍预期近期内欧元区的利率将保持不变。欧盟统计局的修正数据显示,受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推动,欧元区2008年 7月份的通货膨胀率与前一个月持平,继续保持在4%的历史高位。这一数字比6底公布的初步预测值低0.1个百分点,但远高于去年7月份的1.8%。数据显示,2008年7月份,欧元区能源价格同比上涨17.1%,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7%,均对通胀率走高起到了推动作用。

  受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影响,欧元区通胀率最近数月大幅攀升,自2007年9月份以来已连续11个月超出欧洲中央银行设定的2%的警戒线。数据显示,欧盟27个成员国中,荷兰7月份的通胀率最低,为3.0%;拉脱维亚的通胀率最高,达到16.5%。为抑制通胀率上扬,2008年7月 3日,欧洲央行曾宣布将欧元区主导利率由4%提高至4.25%,并在8月7日宣布维持这一利率水平不变。

  2007年,欧元区通胀水平不过1.9%,如此强烈的数字对比令欧洲央行此前的种种努力化为泡影。最近的8年,欧元兑美元从当初的1.2高点到现在的0.6附近,几乎升值一倍,但是到现在通胀依然控制不住。

  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总理暨财长容克、瑞典首相雷恩费尔特都对欧洲通胀能持续多久甚是担忧。而芬兰财长卡泰宁更是直言,欧洲各国领导人必须认真研究这个“严肃”的问题。

  欧洲央行同时警告说,欧元区内新一轮的薪资提高措施将可能引发更长时间的通货膨胀。欧洲央行表示,高工资将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本,而企业则会把成本转嫁到最终产品,进而引发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但是,欧元区内的经济学家则普遍认同提高工资的做法。由于欧元区2008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已经相当疲软,他们认为提高工资将有助于提高消费者购买力,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按照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欧洲央行的首要任务是控制通货膨胀,确保欧元购买力,每年的通胀率应控制在2%以内。IMF的数据显示,1998年至2007年之间,欧元区CPI年度增幅分别为1.1%、1.1%、2.17%、 2.37%、2.29%、2.07%、2.15%、2.19%、2.19%和2.14%,平均水平为1.98%。而同期全球CPI在3.5%至5.5%间波动,平均水平为4.16%;同期美国CPI在1.55%至3.38%间波动,平均水平为2.54%。我们回顾欧洲央行的十年历程,欧元区大多数年份的通胀率虽然都在其设定的目标之上,但是横向比较表明,欧洲央行在控制通胀方面取得的成就不仅高于美联储,还大大高于全球央行的平均水准。但是2008年以来,欧元区通胀却开始呈现快马加鞭之势,大有脱缰奔跑的可能。

  随着欧洲通胀的重上高位,以德国和意大利为代表的欧盟成员国脱离欧元的欲望愈发强烈。意大利的通胀率从2007年1月的 1.7%,已经飙升到现在的3%以上,为1996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点。美国经济减速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欧元对美元持续升值,是影响意大利经济增长的首要不利因素。欧元升值给困境中的意大利制造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不少意大利民众和学界建议放弃欧元作为单一货币。十年前,德国央行将其货币政策主权让渡给欧洲央行时,德国的通胀率是 1%,之前两年的分别是1.4%和1.9%,而今年的预期通胀率为3%。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至少有1/3的德国公民表示愿意舍弃欧元,回归马克。看来,欧洲央行面临着不小的麻烦,货币政策何去何从,着实让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很是“费思量”。面对全球通胀,各国央行都不愿单方面采取升息这样的紧缩货币政策,各国担心这样的单独行动不仅不能抑制通胀,反而可能会牺牲本国的经济增长,成为美国次贷危机的“替罪羊”。

  日本:十年通货紧缩能否结束?

  从现在日本的经济形势来看,一方面,前不久大家期待的日本经济迎来复苏,目前可能将再次转向面临低迷衰退的边缘。日本政府在2008年6月的经济增长评估报告中指出:

  全球经济增长放慢、能源成本飙升,这两个因素将进一步抑制业已陷入停滞的经济增长。

  日本央行2008年5月份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中,承认了全球通货膨胀的风险已经升高,日本央行将密切关注国内物价及整体经济增长的情况。的确,由于能源及原材料价格、日用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不断飙升以及企业重新定价带来的影响,日本经济增长正在放缓,并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基于此,日本政府调低了经济评估,这也是日本三个月内首次下调经济预期,相比于政府5月的报告,日本经济看起来正陷入停滞的状态。

  而另一方面,与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一样,日本经济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格外大。2007年12月份,日本新鲜食品的价格出现了将近 10年以来最快速度的上涨,不少经济学家预计,日本长达10年的反通缩战役可能宣告结束,不断增长的通胀将成为日本经济的心腹之患。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2月份日本CPI同比突破1.0%后,现在日本出现了CPI连续多月上升的局面,5月日本的通胀率更是高达1.5%。我们知道,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日本的通货膨胀率都保持在低水平,2007年大部分时间日本通胀率也都在零以下,而进入2008年以来,通胀率一直在1%以上徘徊。

  在能源和粮食价格上升的背景下,日本最近几个月的物价指标虽然都在1%到2%之间徘徊,但是通货紧缩是否结束依然难以确认,低利率水平更是没有下降的余地。与此同时,油价、粮食价格上涨也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影响了消费者信心,使日本的货币政策面临更复杂的局面。虽然日本央行已经开始警惕全球通胀的威胁,但是加息又缺少很明显的通胀指标的支持。所以,面临着日本经济的停滞和通胀的飙升都将随时发生的现实,对于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这位“书生气”十足的决策者来说,所面临的挑战其实超过了伯南克和特里谢。毕竟,对于欧美各国来说,宏观经济的走势更为明朗。

  越南:领跑亚洲通胀

  正如摩根士丹利2008年6月底指出的那样,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都面临着两位数或者接近两位数通胀的威胁。在越南、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南非和印度尼西亚,通货膨胀率已达到两位数水平。

  通货膨胀高达20%以上的越南在2008年6月爆发了金融危机股市、楼市被双双“腰斩”。据越南国家统计局2008年8月25日公布的最新数据,2008年8月,越南通货膨胀率高达28.3%,比7月通胀率上升1.56%,与年初相比上升21.7%,为越南13年来最高值,也是亚洲国家中最严重的。2008年8月,越南食品价格上涨44.1%,房子和建筑材料价格上涨27.4%。越南的高通胀,令货币越南盾大幅贬值。现时越南盾兑美元的报价是1.62万越南盾才兑1美元。而目前越南盾最高面额钞票为50万越南盾,约等于30美元。

  虽然越南央行2008年6月10日将基准利率从12%调升至14%,部分银行已将贷款利率设至18%,但当前的利率水平仍远低于通胀率,是负利率,越南货币政策的从紧力度显然不够。

  虽然越南政府已通过提高基准利率、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下调信贷增长目标等方式,努力放缓基础货币的增长。但是这些举措并不能阻止越南的财富大规模向国外转移的步伐。2008年前8个月,越南的贸易逆差高达160亿美元,占出口金额的60%以上,资金流出水平已经开始大幅超越外国资金的流入水平。因为在2008年前5个月,越南外国投资的到位率仅有1/4左右,150多亿美元的合同外资,仅到位了39.5亿美元,高通胀已经给越南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2008年5月,当越南通货膨胀率高达25.2%时,整个亚洲都为之震动。当时的越南通胀高企,越南盾兑美元的黑市汇率开始大幅贬值,股市从前一年10月份的1110点一路跌到6月20日的最低点364点,跌掉近70%,就算从2008年开始算,也跌掉近60%,这样的情景勾起全亚洲对11年前金融风暴的惨痛回忆,大家都在问,金融灾难又来了吗?对于越南,相信他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正如越南国花莲花一样,虽有风雨袭来但依然保持亮丽,其成长潜力更是不容忽视。就像2008年9月初越南政府总理阮晋勇在8月份政府工作例会上提出的一样:

  2009年越南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任务是:努力控制通胀,到2009年底将通胀率控制至1位数(2009年全年通胀率仍为15%),2010年通胀率低于1位数。

  尽管经过几个月的金融危机洗礼,越南经济危机的迹象现在似乎不是很明显,但对于折合成人民币,月工资只有约730元人民币的胡志明市普通市民来讲,40多元人民币一斤的猪肉,近8元人民币一斤的米价,还是让他们感觉到通胀下巨大的生活压力。

  在越南周边,韩国、印度、印尼、新加坡、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国通胀水平也都创下了多年新高,中国最新公布的数据虽然较前几个月稍有回落,但物价随时面临着反弹的可能。菲律宾9%以上的通胀率创近10年新高,2008年6月5日,菲律宾央行也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5.25%。而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印度尼西亚不得不面对已经逾升至两位数的高通胀率,根据印尼央行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印尼2008年5月的通胀率从4月份的 8.96%冲高到10.38%。

  印度:高通胀致央行行长易人

  正在担忧“是否会成为第二个越南”的印度,由于粮油价格高企,2008年通货膨胀率已经增长了2倍。根据2008年8月9日印度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印度通胀指数已经高达12.63%,创下过去16年以来的新高,远远高于印度中央储备银行所设定的5%的警戒线。大部分商品价格指数继续上涨,其中上涨最为明显的是燃油和电力类,上涨达17.99%。食品类商品比一周前上涨0.3%,30种基本商品的物价涨幅也从前一周的6.54%提高到6.74%。

  为了遏制通胀,印度央行从2008年6月11日也上调了基准利率,将短期贷款利率从7.75%上调至8%,是14个多月来首次上调,而且随后印度央行连续3次调高利率。

  但是2008年7月份通胀蹿上两位数表明,紧缩力度还远远不够。由于央行货币政策的不力,印度的央行行长瑞迪在五年任期结束之时未能获得连任,行长之职转由财政部次长苏巴劳接任。尽管根据印度央行条令,央行行长的任期可以达到五年,但苏巴劳的行长任期只被定为三年,这从一方面表明了印度政府对苏巴劳解决印度目前高通胀、经济增长率下降的能力仍持观望态度。

  根据印度Yes银行首席经济学家Shubhada Rao的分析,通货膨胀率还未达到最高水平,批发物价指数仍有上涨空间。如果原油价格稳定在目前的水平,预计通货膨胀率将于2008年12月中旬达到最顶峰,约为13.5%。受通胀加剧的影响,孟买股票市场SENSEX指数大幅度下挫。因为通胀居高不下意味着政府采取的从紧货币政策不会放松甚至可能继续收紧,对利率敏感的银行、不动产基础设施股票领跌。

  津巴布韦:“N”位数通胀

  以津巴布韦、秘鲁等为代表的部分亚非拉国家的通胀则高达“N”位数,据津巴布韦中央银行的主管吉迪昂?戈诺2008年7月16日透露,由中央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表明,拥有世界上最高通胀率的津巴布韦再创新高,通胀率高达2200000%。

  按照津巴布韦收入管理局官员弗洛伦丝?亚姆布瓦的说法,津巴布韦已从2008年7月23日开始暂停出口特定基础商品,这些商品包括盐、糖、食用油和大米等,出口暂停将持续12个月。从2000年津政府实施新的土改政策以来,津巴布韦遭受了西方国家经济制裁和连续干旱的多重打击,经济逐渐陷入困境。虽然政府多次修改政策,制定了许多鼓励经济恢复的计划,但整个国民经济至今还没有好转迹象,津巴布韦经常面临基础商品短缺局面。

  实际上,津巴布韦自2000年以来,国内经济便急剧下降,2008年3月29日举行的总统及国会议员选举,又不断发生政治暴力事件,穆加贝虽然在6月27日总统决选中胜出,但迄今朝野政党仍为由谁出任总统和总理僵持不下。津巴布韦政府对社会经济问题根本就没有立即的解决之道,持续的外汇短缺已迫使企业在黑市中以极高的汇率,购买原物料以进行生产活动,加上玉米、小麦两大主食价格显著升高,津巴布韦正处于经济崩溃瓦解的阶段。

  津巴布韦央行2008年7月底公布,为解决国内高达百分之二百二十万的全球最高通胀率,将该国的最高货币面额提升至1000亿津元。不过,1000亿津元的面值只是等值1美元而已,随时买不起一条面包。当地央行从2008年9月1日起,又将100亿津元的钞票删除10个零,但价值不变,即原本100亿津元变成原来的1津元,而已推出的1000亿面额津元钞票到年底便停止使用。

  新兴市场:未雨绸缪

  其实,亚洲开发银行早在2008年3月份就发布报告指出,虽然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均采取了政府补贴和严格控制价格等宏观调控措施,但是在国际市场油价和粮价飙升的情况下,预计今年亚洲经济发展中的通胀将普遍加速上升。

  近20多年来,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对本币汇率实行管制,将汇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同时利用廉价的人力成本大力发展制造业,尽享“人口红利”的美妙;发达国家则输出资本和技术、提供市场,双方各取所需,实现双赢。发展中国家建立起了庞大的外汇储备,对货币危机不再心有余悸,发达国家享受到了廉价的商品,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

  由于大量制造业已经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所以商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以及全球通胀的来临对这些国家的影响更大。如今全球通胀的现实,使发展中国家突然间显得如此脆弱,通胀一旦失控,那么多年来在治理贫困和经济增长方面取得的成果将付诸东流,手里剩下的不过是不断贬值的纸币。鉴于此,目前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必须趁现在的通货膨胀还没有急剧恶化之际,未雨绸缪,尽可能地将本国的恶性通胀“止之于未萌”。


下一节:《反通胀战争》 (货币之战) __NOKEYWORD__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1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反通胀战争》 (全球通胀“奔马”图)"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比尔巴菲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3月3日 00:04 发表

好,很有用,引史为鉴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