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9个条目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Virtual HRM)

目录

什么是虚拟人力资源管理[1]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以合作关系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帮助企业获取、发展和筹划智力和劳力资本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它可以满足企业管理虚拟化发展的要求,将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行外部化或员工自主化,企业从而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

  80年代早期,彼得·德鲁克和怀特·巴克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被引起重视。逖凯(Tichy)、弗布鲁姆(Fombrum)和戴瓦纳(Devanna)等人提出要把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战略计划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从此,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出现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由此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行政性管理工作,另一种是战略性管理工作。人力资源部门应逐渐从行政性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从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持或参与支持企业总体战略的各项活动,成为管理的专家、变革的推动者、决策部门的咨询顾问、业务部门的战略伙伴

  虚拟企业的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企业经营环境经历剧烈变革,使得现代企业的功能、组织结构经营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虚拟企业便运应而生。虚拟组织由于借助信息网络,形成一种力量强劲、运作灵活、优势互补、效益最佳的组合,它大大降低了组织的开支,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服务范围,缩短产品进人市场的时间,从而为组织提供强大的发展力量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1.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现实原因。

  • 第一,降低成本的需要市场竞争的激烈促使企业不得不降低成本,而劳动成本的降低也是节约成本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人力资源而言,虚拟化可以通过企业外部特定领域的专家来防止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继续增加,这是多是企业进行虚拟管理的重要原因。
  • 第二,降低风险的需要。如今,企业面临的风险加大,处于对外部环境和内部业务发展前景的考虑,通过人力资源虚拟化,企业可以将外部风险转化给其他专门机构,以降低自身风险。
  • 第三,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企业不断寻求自身在特定环节上的优势,而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帮助组织从复杂事物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集中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上。

  2.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理论基础。

  对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可做出解释的理论众多,主要有劳动分工理论价值链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亚当·斯密提出劳动分工理论标志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业务外包劳动分工的延伸。波特曾提出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把薄弱环节外包给其它企业,以提高价值链的活动质量,保证顺畅和高效。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应确认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把非核心业务外包给最好的专业公司,把有限的资源投人到核心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形式[2]

  1.虚拟实践社团。

  人力资源虚拟管理是管理功能的扩张,而不是管理队伍的扩张。企业利用外聘经营顾问管理专家等智囊人才,扩大了管理幅度,提高了决策水平和管理效率,但企业并未因此而扩大企业领导班子和增加管理层次,这便是虚拟实践社团的一种。虚拟实践社团所实现的管理扩张是人力资源所带来的技术生产、管理和销售等功能的延伸扩大,而不是追求对这些功能的载体——“人”的最终占有。

  2.人力资源外包。

  人力资源外包是人力资源虚拟管理的重要形式。很多传统的市场对于这方面的操作只是略有涉及,但是有的国际人力资源专家认为这种策略是现今商业竞争性的最新机密之一。人力资源的外包能够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益处,主要体现在增加效率和专业性方面。由于外包中的合作者很可能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外包的结果能带来高速,增加便利性。另一方面,本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能够集中精力做其他事情,有策略地帮助公司实现其长期发展目标。

  3.员工自助式服务。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某些员工参与性比较强的功能,如培训、日常考核绩效评估等可以采取自助式服务,鼓励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样既可以避免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也节约了工作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2]

  1.薪酬虚拟

  工资的设计与发放向来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最基本业务,而美国的许多企业已经将该项工作外包给专营企业去做。1995年一份关于314家美国大公司的调查显示:这些公司中已经有26%的公司将退休、健康和其他津贴业务交由社会上的专营公司去处理。而这些专营公司也越来越规范,所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到位,以满足各种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而我国多数机关、企事业单位也都由银行来代发工资,并把退休员工养老金的发放推向社会。

  2.招聘虚拟

  人力资源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以及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给企业的招聘政策、招聘工作带来较大的风险;同时虚拟企业员工的流动性、弹性和可替代性也越来越强烈,因此,该项工作走向虚拟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招聘虚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外部中介机构在人力资源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范围内,根据企业所需人员的条件进行广泛、有效的筛选后,为企业提供较为合理的人力资源的配置。另一种方式是企业在自己的网站上辟有“职位空缺“栏目。求职者若希望到某个企业组织去工作,就可直接访问该组织的网点。

  3.员工虚拟

  企业用工形式变得越来越灵活,不仅存在劳动力的虚拟,也出现高级人才虚拟现象,其实质就是将对员工所拥有的智力、知识、体力的管理与对员工的管理分离开来。提供服务的一方享有员工管理的“所有权”,而另一方则只享有员工智力、知识或体力的“使用权”。员工虚拟目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劳力虚拟,一类是智力虚拟。劳力虚拟主要是为企业提供体力劳动的服务,国内许多企业也实行工人雇佣的弹性化,传统的“单一就业模式”让位于“补丁模式”。而智力虚拟主要是指一些高级人才提供智力上、知识上的服务,是一种典型的借用外脑的虚拟运作模式

  4.培训虚拟

  虚拟管理对员工的技能要求更加独特,它的经营过程也是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互动式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求员工自身要有较强的适应动态变化的学习能力企业培训也应不拘一格。在美国,许多企业的培训工作除了依赖于专业咨询公司或高等院校外,还有一种更为时尚的培训方式就是企业内部网络化培训,这种方法以其高效便捷逐渐为众多的企业所接受。运用网络媒体以最快速度推出各种培训项目,是企业纷纷借助网络开发人力资源的初衷。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1]

  企业在实行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时,存在下列问题:

  成本问题

  企业在实施虚拟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都非常关心所付出的成本与所得回报。正是为了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企业才将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外包给专业服务机构,如招聘、薪酬、培训、考勤、绩效考核等。但是,外包并不意味着成本能马上降低。仅仅计算人员完成某个特定任务的成本,包括员工薪酬、福利办公设备等,然后再与虚拟管理的成本进行比较,这种计算方法过于简单,缺乏科学性。企业重新整合意味着可能存在一个由于时间延迟所造成的潜在转换成本,同时,由于专业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方案可能会因为未充分考虑企业需求而导致相关损失,从而造成成本高于预期。

  风险问题

  风险问题包括安全风险、劳动风险等。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工作外包,有可能产生商业泄密、产权纠纷以及聘用员工的劳动争议、劳动纠纷等问题。此外,在与专业服务机构合作时,如果两者之间企业文化理念差别较大,可能导致今后合作过程中的风险。

  员工问题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导致用人观念发生改变,从“为我所有”转换为“为我所用”,这种“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可能会造成劳资关系重叠,导致员工在职务升迁、培训职业规划归属感等方面造成困扰,员工利益得不到保证,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同时,也会对员工绩效评估造成困难。此外,员工的稳定性差,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沟通问题

  有效沟通是成功实施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在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成员可能跨地域分布,必须依赖电话、传真、网络等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这种沟通可能会因为面对面交流减少等而产生信息反馈不及时、意见观点不能充分表达等问题。

  管理问题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对人、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协调功能的要求更高,要求管理者信任其它合作伙伴。同时,合作伙伴流动性大,不利于技术积累和技术保密。而合作伙伴的分散性,不利于资源的全局优化和项目的监督控制,使管理问题更加复杂。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1]

  成本问题对策

  企业应与专业服务机构密切合作,充分沟通,使服务机构能充分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为了保证实施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企业还在实施过程中密切关注实施效果,随时提供反馈意见。同时,在计算成本问题时,还应综合考虑企业员工未来能力、企业状况、员工和管理人员满意度等问题。

  风险问题对策

  企业在实施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前,对自身的能力、成本效益以及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慎重选择一个有信誉、实力雄厚和熟悉企业情况的服务机构,并与之签订完善的合同,以降低企业风险。

  员工问题对策

  企业应积极与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所属员工沟通,抱着对员工负责的态度,为其制定合适的职业规划,有效实施绩效考核,提供相关培训,不能只重视短期的利益而忽视企业长期的发展,既可以让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也为人才的再次外借奠定基础。

  有效沟通问题对策

  有效沟通既包括企业与员工的沟通,又包括员工团队之间的沟通。可以通过BBS、邮箱以及语音视频技术等手段,实现实时沟通,及时传达企业政策,项目规划等,加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自由地交流思想,讨论问题。

  管理问题对策

  企业应该明确和服务机构各自的权利,通畅企业和服务机构的信息沟通,注重实施过程中的协调、沟通,建立有效沟通的信息网络,对项目、人员实施有效监控,采取科学的激励机制,建立诚实互信的关系,加强合作与协调。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视角

  国内学者对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有以下几个视角:

  1.从虚拟企业的合作形式的视角来分析。

  不同的合作形式中,虚拟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内涵则各有重点。虚拟企业的合作形式有:特许经营、合资经营、合作伙伴和战略联盟。这些合作形式在刘现军、刘慧茹提出的“黑白灰”系统管理思想经营模式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该模式分析了不同虚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和方向。业务外包被定义为“黑”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是外包对象的选择,提供及时的信息、合适的要求,联系和配备企业生产和产品的验收,及考虑是否进行下一步的合作。特许经营被定义为灰色系统特许人有权利和义务参与被特许企业的管理。人力资源的活动主要是负责寻找和选择合适的受许人,培训和激励受许人的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保障工作安全。合作伙伴和战略联盟被定义为“白”系统,因为合作双方处于各自独立的状态,为着同一个目标而联系在一起,所以人力资源活动的主要任务则是如何计划、指挥、协调、控制和各合作企业员工共同完成某个预定的目标,如何更好地融合企业文化、更好地发挥虚拟团队的效率。“黑白灰”的管理模式诠释了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根据虚拟企业合作方式的不同分别采用的不同管理方式和介入深度,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的放矢,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发挥虚拟HRM的战略管理

  2.从组成虚拟企业的核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视角来分析。

  虚拟企业是由一个核心企业和其他合作伙伴组成的战略同盟。核心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不仅要从事本企业实体人力资源的所有活动,还要有管理和协调各合作伙伴人力资源的作用。郑轶松等研究了在国有企业中进行虚拟人力资源管理,认为核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应该有“虚”、“实”之分,且要“虚”“实”结合。所谓“实”就是指核心企业人力资源能够而且应该内部完成的部分,包括虚有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能力和核心员工。而“虚”则是可由外部买入的人力资源活动。对于“虚”“实”划分的标准,郑轶松、顾琴轩、美国人力资源学者D.P.Lepak和S.A.Snell,都从核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独特性和战略价值性的两个维度出发,对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划分为独特性、核心性、表层性和传统性四种类型。这种划分能使人力资源部门更多地参与企业的战略性人力资源活动。通过把表层性的一些人力资源活动外包给专业公司,比如工资的发放、福利管理合同管理等,核心虚拟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可以专注那些具有公司独特性和核心性的人力资源活动,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从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的视角来分析。

  孙东川、黄祥芳、刘晓红等提出了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论。把虚拟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按照虚拟企业从识别虚拟合作伙伴到终止与虚拟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这样一个生命周期来分别管理。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识别阶段、组建阶段、运行阶段和终止阶段。因为每一个阶段企业目标的侧重点不同,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内容也相应地有变化。在虚拟组织的识别期/酝酿期,核心企业的人力资源活动主要是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估计、做工作分析和人力资源的规划等;在组建期,虚拟企业各成员企业HRM的工作重点是建立一个虚拟HRM机构,进行员工的招聘和筛选、员工培训和开发;在运作期,人力资源活动主要是员工安排和使用,员工的考核和激励;在最后一个阶段终止期/解体期,HRM的活动主要是员工的遣散和新的核心企业进行下一轮虚拟企业的酝酿期和组建期。可以说,这样的视角是以一种动态的眼光来对待虚拟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4.从虚拟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对象的视角来分析。

  有边界内员工(核心员工)、边缘上员工(临时性员工)、和跨边界“员工”(合作伙伴等)(顾琴轩)。并指出企业核心人力资源的管理由核心员工来完成,边缘上员工一般从事一些表层性的人力资源活动。这样根据岗位的内容和重要性来与不同的员工进行分工有利于员工的招聘、培训、选用和培养。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有助于避免核心员工的流失。范慧丽认为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可以分三个层次:第一层虚拟企业的各合作伙伴;第二层团体内的人员配置,即虚拟小组;第三层拥有先进知识和技术的员工个体。针对不同的管理层次提出了不同的管理建议。比如,与合作伙伴要通过信誉评估等建立信任机制,融合文化建立凝聚力。对虚拟小组的管理首先要明确目标,其次要优化利益结构等;对知识员工个体的管理要提倡“自主式”管理、重视与员工之间的沟通等。

  以上四个不同的研究视角,对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与传统的实体人力资源管理相比,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因管理的对象和实现的目标以及与员工的关系、互动和沟通的渠道不同,从而与前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中与员工的关系、互动的方式和沟通的渠道的“本质和变化是虚拟企业和传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差异(范慧丽、郑园圆)”。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前景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是为虚拟企业对变化的市场环境做出快速反应,增加企业的战略性、柔性和以顾客为导向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通过利用企业的核心优势,来吸引和组建与企业外的优势资源来共同完成一个市场项目,达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效应。这样企业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虚拟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起了很大的作用。根据BOXALL的人力资本优势理论,人是企业的最大资产,企业通过本身拥有的一批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员工而获得人力资源本身的优势,同时,企业还必须具备能正确使用对员工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也就是“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虚拟人力资源的管理不仅要能正确使用本企业的核心员工,还要有获取和利用企业外优秀人力资本的能力。把一些表层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虚拟化,企业从而能节省大量的成本,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能力和管理质量。同时能帮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一些繁琐的工作中解救出来,更多地从事企业的战略规划战略决策,从而实现人力资源虚拟管理化后的角色转化,即从实务型向战略型转变。虚拟企业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发展。中国很多企业与世界各地的企业结成了虚拟合作伙伴;此外,对于大型的国有企业,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利用外部的人力资源来为自己服务,也是今后虚拟人力资源管理能发挥重要作用的舞台。以下是今后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1.技术:

  网络等信息技术在联系虚拟企业各合作伙伴之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而言,如何迅速地掌握和充分利用IT技术在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作用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2.业务外包的风险控制:

  业务外包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与企业战略性的工作,但也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比如业务外包的管理监控不善,或者选错了合作伙伴,那么无论是合作效果还是成本节省都难以如愿。此外,过多的外包合作协议就会阻碍组织需求的灵活性。

  3.裁员:

  对于核心虚拟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而言,当一些表层性的人力资源活动外包出去以后,再加上一些管理软件的开发和使用,使得以前专门从事相关工作的员工有可能失去工作,或公司员工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4.激励措施:

  虚拟企业的员工多为知识型员工。拥有企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或许还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另外虚拟合作伙伴多是以团队的形式组成的。所以如何有效地激励知识员工以及进行团队管理,将给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新的挑战。(论文下载网www.lunwenda.com)

  5.校企合作:

  核心虚拟企业虽然可以理论上来说在市场上找到所需要的人力资本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但是不总是能找到所需要的员工。企业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的形式来达到目的。通过利用高校的资源,定单生产自己所需的人才,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趋势[3]

  (一)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将逐步扩大

  狄凯(Tichy)、弗布鲁姆(Fombrura)和戴瓦纳(Debanna)等人提出要把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的战略计划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计划的制定必须和组织的总体战略计划相联系。从此,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出现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类职能分为两个层面;行政职能和战略职能。行政职能具体工作包括组织招聘员工、新员工培训、基本技能的培训、工资的计算与发放、考勤管理、福利项目管理实施、人事档案管理等。而战略职能是指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与政策的制定、协助企业进行改组业务流程的设计、提供公司合并收购方面的建议、参与提供业务信息与企业竞争、制订人才保留计划等。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行政职能,几乎无法从本质上对企业的核心价值产生影响,很多公司已经将这部分职能转交给社会上的专业服务公司或顾问人员。如企业可以选择把招聘与培训活动中的部分工作流程外包出去,把一些过于细节化的、附加值较低的人事管理业务外包出去,这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形象与重要性,这也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的选择,使人力资源管理更专注于系统性、全局性、战略性的事务。而对于战略性的职能,由于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关键业务、核心职能,目前企业一般不将其外包,但随着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一些企业已考虑引进外部人力资源管理顾问,或采取与管理咨询机构合作为企业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思想指导与管理技术支持,并且对越来越多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进行虚拟化管理。

  (二)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网络化将愈加明显

  2l世纪是网络化的时代,企业作为信息交换的中心将不可避免地处于1NTERNET的环境中,信息技术将更加广泛地在人力资源工作领域中得到应用,网络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企业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网络化,是利用网络对企业人力资源资源进行整合并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最终使企业竞争力得以提高。网络化使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发挥了新经济时代的独特魅力,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繁杂的行政性业务中抽身出来,从而有时间考虑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策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网络化,其硬件基础是互联网局域网技术的成熟与运用。当然人力资源管理走向网络化也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网络化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包括绩效考评软件、薪酬福利管理软件、员工内部沟通软件等。同时,不同企业地区间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将人力资源相关各方(包括用人单位、求职者、科研机构、人才培训机构等)整合起来,提供基于因特网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应用。这些机构分别承担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才培训、人才招聘人事业务代理等各种任务,实现专业化分工

  (三)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形式将愈来愈以人力资源外包为主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形式在企业中多种多样,如虚拟实践社团,员工自助服务等,但人力资源外包已经越来越成为流行趋势。人力资源外包是指公司委托第三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机构代为处理公司部分人力资源工作。推行人力资源外包可以使企业集中精力开展核心业务;有效控制和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第一流的高效运作和服务;获取并保持领先行业优势以及权威。目前,欧美国家作为这项业务诞生和较早开展的地区,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而在我国,人力资源外包管理作为公司管理中的一项新兴内容,正日益显示出高速的成长性和市场潜力,将成为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形式。

虚拟人力资源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4]

  人力资源管理这门学科本身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虚拟人力资源也是在国外首先被学者和企业家们提出并付诸于具体的实践和应用。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重视职能专业化,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则重视过程、信息和关系管理。而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客观上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自身角色积极转变,这对我国企业人事管理具有很大的启示 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运用自身最强的优势和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的提高核心竞争力是每~一个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新经济条件下,成本、技术、生产已为组织能量(组织速度、反应能力、学习能力、创新等)所取代而成为关键的竞争点,能够获得竞争优势的企业必将是那些高效率、快速反应及创新管理的企业,能够集中优势资源,最大限度整合企业能量和员工力量的企业。目前,我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在培训和福利方面更为突出,随着福利项目在职工工资总额中所占比例的逐年上升,它已日益成为社会保障的重要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业务虚拟化的思想可以位置提供借鉴,是企业福利向社会福利转变,让企业尽快从福利抱负中解脱出来。另外,我国企业培训方面也有很大欠缺,由于国有企业给予各种原因或无力培训员工(无资金、无场地和对培训资源的占用),使员工的工作技能和知识水平得不到提高,跟不上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通过培训业务的虚拟,将员工、企业和培训专营机构三者结合在一起,共同承担员工培训的成本或风险,从而使培训工作走出低谷。总之,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现虚拟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虚拟管理的思想可以为我们管理的变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何蕾.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01期
  2. 2.0 2.1 蔡雯.浅论虚拟人力资源管理 .申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3期
  3. 吴丹,程俊杰.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及其趋势研究.知识经济.2007年12期
  4. 何晓丽.组织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分析.管理与财富.2009年3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xe,Yixi,连晓雾,KAER,林巧玲,Lin,LuyinT.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