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6个条目

创新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创新(Innovation)

目录

创新的概念

  创新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或具体讲,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1]

什么是创新?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产品、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来源创新方法研究会杨远锋)

  创新,顾名思义,创造新的事物。《广雅》:“创,始也”;新,与旧相对。创新一词出现很早,如《魏书》有“革弊创新”,《周书》中有“创新改旧”。和创新含义近同的词汇有维新、鼎新等,如“咸與惟新”、“革故鼎新”、“除旧布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创是始的意思,所以创造不是后造,而是始造。创造和仿造相对。通常说创造,含有造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事物的意味。说创新,大致有两种意味。一种意味是创造了新的东西,这和创造实际是同一个意思。另一种意味是本来存在一个事物,将它更新或者造出一个新事物来代替它。在这种意味下,创新中包含了创造。但创造不可能凭空而起,新的创造一般是建立在原有的事物或其转化的基础上,包含了对原有事物的创新,因而创造中又包含了创新。人类的创造创新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思考,想出新主意,一是行动,根据新主意做出新事物,一般是先有创造创新的主意,然后有创造创新的行动。创造和创新还有一种特定的含义,即创造创新学术界主流的术语定义,创造是指想新的,创新是指做新的。[2]在西方,英语中Innovation(创新)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一个,更新,就是对原有的东西就行替换;第二,创造新的东西,就是创造出原来没有的东西;第三,改变,就是对原有的东西进行发展和改造。

  创新是企业家首次向经济中引入的新事物,这种事物以前没有从商业的意义上被引入经济之中。

  1912年,约瑟夫•A•熊彼得(1883 – 1950)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创新者将资源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创造出新的价值。这种“新组合”往往是“不连续的”,也就是说,现行组织可能产生创新,然而,大部分创新产生在现行组织之外。因此,他提出了“创造性破坏”的概念。熊彼得界定了创新的五种形式: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发掘新的原材料来源;实现新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3]

  彼得•F•德鲁克(1909 – 2005)提出,创新是组织的一项基本功能,是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在此之前,“管理”被人们普遍认为就是将现有的业务梳理得井井有条,不断改进质量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等。然而,德鲁克则将创新引入管理,明确提出是每一位管理者和知识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和基本责任。

创新的内涵[4]

  创新是为客户创造出“新”的价值。把未被满足的需求或潜在的需求转化为机会,并创造出新的客户满意。创新的目的不是利润最大化,创新的目的是创造客户。以牺牲客户价值为代价的“创造”不是创新,其结果只能是给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造成灾难。因此,发明未必是创新,除非该发明能够被应用并创造出新的客户价值。创业也未必是创新,只有其新的事业创造出了“新的客户满意”,否则,新创企业很可能对现有的产业造成破坏。

  创新活动赋予资源一种新的能力,使它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客户价值。实际上,创新活动本身就创造了资源。因此,创新是一项有目的性的管理实践,遵循一系列经过验证的原则和条件。创新是一门学科可以传授和学习的。与在工商企业中一样,创新对非营利组织公共机构同样重要。

  在持续改进的过程中有时也能够产生创新的成果,然而,更多的创新产生于对客户需求更深刻的发掘和认识,从而创造出“全新的业务”和客户价值,即所谓“颠覆式创新”。创新是有风险的,然而,“吃老本”或者“重复改进”比创造未来风险更大。创新的障碍并非企业的规模,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创新源自大企业;创新真正的障碍是现有的“成功模式”造成的“行为惯性”和“思维定式”。

  创新所释放出来的生产力及其创造出来的市场价值推动了产业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有效地避免了经济的衰退和社会动荡。创新不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而且是推动社会进步,避免暴力革命对社会造成伤害的有效途径。

  在高速变化的互联网时代,创新正在成为每个组织和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

创新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在西方,创新概念的起源可追溯到1912年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概论》。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如涉及到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及非技术性变化的组织创新

  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罗斯托提出了“起飞”六阶段理论,对“创新”的概念发展为“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提高到“创新”的主导地位。

  1962年,由伊诺思在其《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首次直接明确地对技术创新下定义,“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伊诺思的定义是从行为的集合的角度来下定义的。而首次从创新时序过程角度来定义技术创新的林恩认为技术创新是“始于对技术的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过程”。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并组织对技术的变革和技术创新的研究,迈尔斯和马奎斯作为主要的倡议者和参与者。在其1969年的研究报告《成功的工业创新》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变革的集合。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从新思想、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实际的成功应用。到70年代下半期,他们对技术创新的界定大大扩宽了,在NSF报告《1976年:科学指示器》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而明确地将模仿和不需要引入新技术知识的改进作为最终层次上的两类创新而划入技术创新定义范围中。

  20世纪70~80年代开始,有关创新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始形成系统的理论。厄特巴克在70年的创新研究中独树一帜,他在1974年发表的《产业创新与技术扩散》中认为,“与发明或技术样品相区别,创新就是技术的实际采用或首次应用”。缪尔赛在80年代中期对技术创新概念作了系统的整理分析。在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他认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著名学者弗里曼把创新对象基本上限定为规范化的重要创新。他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创新。他认为,技术创新在经济学上的意义只是包括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装备等形式在内的技术向商业化实现的首次转化。他在1973年发表的《工业创新中的成功与失败研究》中认为,“技术创新是一技术的、工艺的和商业化的全过程,其导致新产品的市场实现和新技术工艺与装备的商业化应用”。其后,他在1982年的《工业创新经济学》修订本中明确指出,技术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

  中国80年代以来开展了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傅家骥先生对技术创新的定义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方法,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新的组织,它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此定义是从企业的角度给出的。彭玉冰、白国红也从企业的角度为技术创新下了定义:“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进行重新组合,以建立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生产体系,获得更大利润的过程。”

  中国学者陈伟博士构筑了创新管理学科架构体系。1994年,陈伟提出创新的第三种不确定性、创新追赶陷阱模型、以工艺变化为中心的产业创新模型等。1996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第一部《创新管理》专著,成为该领域奠基之作。专著思路架构领先于欧美同类学者。1997年,《创新管理》获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第一名。《创新管理》被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工大等用作管理硕士、博士教材,博士生入学考试指定教材;中国省部级干部技术进步高级研究班教材;北京大学商学网将《创新管理》与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道被列为两本必读创新论著。1992~1995年,陈伟承担国家八五重大项目“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之子课题“技术创新过程组织”;1999年,项目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陈伟博士在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开设创新专栏。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推动下知识社会的形成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被认识,科学界进一步反思对创新的认识:技术创新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知识社会条件下以需求为导向、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进一步得到关注。宋刚等在《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一文中通过对科技创新复杂性分析以及AIP应用创新园区的案例剖析,指出了技术创新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双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信息通讯技术的融合与发展推动了社会形态的变革,催生了知识社会,使得传统的实验室边界逐步“融化”,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急需构建以用户为中心、需求为驱动、以社会实践为舞台的共同创新、开放创新的应用创新平台,通过创新双螺旋结构的呼应与互动形成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创新生态,打造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

  人类所做的一切事物都存在创新,创新遍布人类的方方面面,如观念、知识、技术的创新,政治、经济、商业、艺术的创新,工作、生活、学习、娱乐、衣、食、住、行、通讯等领域的创造创新,而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事情,尽管技术创新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决定性意义。[2]何道谊认为事物创新—仿复模型具有普遍适用性,在这一模型下生产力由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仿复能力决定,生产力公式为:生产力 =(学习能力 + 创新能力)× 仿复能力。[5]仿复能力指仿照一定的模式进行复制、复做的能力,如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年服务接待人次能力。何道谊在《技术创新、商业创新、企业创新与全方面创新》中提出并论述了全方面创新大研发概念。企业全方面创新,分为作为构成企业有机体的软系统的创新,包括战略创新、模式创新、流程创新、标准创新、观念创新、风气创新、结构创新制度创新;作为企业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的硬系统的创新,即人、财、物、技术、信息及其相关体系和管理的创新,如职责体系、权力体系、绩效评估体系、利益报酬体系沟通体系的创新;通用管理职能的创新,包括目标、计划、实行、检馈、控制、调整六个基本的过程管理职能的创新和人力、组织、领导三个基本的对人管理职能的创新;企业业务职能的创新,如技术、设计、生产、采购物流营销销售、人力、财务等专业业务职能的创新。由于科技的普遍适用性、连续进步的显著性和发展的长期累积性,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造作进步的根本性驱动力,所以研发通常指技术研发。研发是创新成模的过程,研发功能是专门从事创新的功能。企业创新不仅仅是产品技术的创新而是各个方面的创新,那么,企业的研发也不仅仅是产品技术的研发,而是涵盖各个方面。[5]

创新的内容[1]

  创新包括:

  创新的关系:

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创新的主体[1]

  创新的主体:人类。这里人类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个人(如:自然人的发明创造,像爱迪生等);二是指团体或组织(如: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

创新的客体[1]

  创新的客体: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类自身思维规律

创新的过程[6]

  1.信息搜集与整理

  创新的第一阶段就是进行信息的搜集与整理。管理者要从管理目标与需要出发。大量搜集与整理信息资料。分析组织内部存在的不协调。界定所要解决的问题与任务要求。同时明确客观环境与主观条件。在此基础上。理清创新的大致方向。

  2.创新方案的制定

  创新是有风险的。为了将这种风险降到最低。企业必须根据本企业内外的实际情况。结合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和业务特点。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创新方案。

  3.实施创新

  有了创新方案。就要迅速付诸实施。而不论这一方案是否绝对完善和十全十美。如果想等到创新方案达到完美的时候再行动。那将是看到别人成功的时候。

  4.不断完善

  前已述及。创新是有风险的。是可能失败的。为了尽可能避免失败。取得最终的成功。创新者在开始行动以后。要不断研讨。集思广益。对原有方案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

  5.再创新

  这一轮的创新成功。则为下一轮的创新提供了动力。创新不能停止。必须要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实施再创新。即使这一轮创新失败。也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持续创新提供借鉴。

创新的核心[1]

  创新的核心:就是创新思维。是指人类思维不断向有益于人类发展的方向动态化的改变。

创新的关键[1]

  创新的关键:就是改变。向新的方向、有效的方面进行量和质的变化。

创新的结果[1]

  创新的结果:有两种。其一是物质的,如:蒸汽机、电脑;其二是非物质的,如:新思想、新理论、新经验等。

创新的特征[1]

  创新的特征:价值取向性;明确目的性;综合新颖性;高风险、高回报性。(主观能动性)

创新的作用[1]

  创新的作用有三点:

  1)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

  2)深化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3)提高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驾驭能力。

创新的原则

  创新原则就是开展创新活动所依据的法则和判断创新构思所凭借的标准

  1.遵守科学原理原则

  创新必须遵循科学技术原理,不得有违科学发展规律。因为任何违背科学技术原理的创新都是不能获得成功的。比如,近百年来,许多才思卓越的人耗费心思,力图发明一种既不消耗任何能量、又可源源不断对外做功的“永动机”。但无论他们的构思如何巧妙,结果都逃不出失败的命运。其原因在于他们的创新违背了“能量守恒”的科学原理。为了使创新活动取得成功,在进行创新构思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对发明创造设想进行科学原理相容性检查

  创新的设想在转化为成果之前,应该先进行科学原理相容性检查。如果关于某一创新问题的初步设想,与人们已经发现并获实践检查证明的科学原理不相容,则不会获得最后的创新成果。因此与科学原理是否相容,是检查创新设想有无生命力的根本条件。

  (2)对发明创新设想进行技术方法可行性检查

  任何事物都不能离开现有的条件的制约。在设想变为成果时,还必须进行技术方法可行性检查。如果设想所需要的条件超过现有技术方法可行性范围,则在目前该设想还只能是一种空想

  (3)对创新设想进行功能方案合理性检查

  任何创新的新设想,在功能上都有所创新或有所增强。但一项设想的功能体系是否合理,关系到该设想是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因此,必须对其合理性进行检查。

  2.市场评价原则

  为什么有的新产品登上商店柜台却渐渐销声匿迹了呢?

  创新设想要获得最后的成果,必须经受走向市场的严峻考验.爱迪生曾说:“我不打算发明任何卖不出去的东西,因为不能卖出去的东西都没有达到成功的顶点。能销售出去就证明了它的实用性,而实用性就是成功。”

  创新设想经受市场考验,实现商品化和市场化要按市场评价的原则来分析。其评价通常是从市场寿命观,市场定位观,市场特色观,市场容量观,市场价格观和市场风险观七个方面入手,考察创新对象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前景,而最基本的要点则是考察该创新的使用价值是否大于它的销售价格,也就是要看它的性能、价格是否优良。但在现实中,要估计一种新产品的生产成本销售价格不难,而要估计一种新发明的使用价值和潜在意义则很难。这需要在市场评价时把握住评价事物使用性能最基本的几个方面,然后在此基础上作出结论。

  (1)解决问题的迫切程度;

  (2)功能结构的优化程度;

  (3)使用操作的可靠程度;

  (4)维修保养的方便程度;

  (5)美化生活的美学程度。

  3.相对较优原则

  创新不可盲目追求最优、最佳、最美、最先进。

  创新产物不可能十全十美。在创新过程中,利用创造原理和方法,获得许多创新设想,它们各有千秋,这时,就需要人们按相对较优的原则,对设想进行判断选择。

  (1)从创新技术先进性上进行比较

  可从创新设想或成果的技术先进性上进行各自之间的分析比较,尤其是应将创新设想同解决同样问题的已有技术手段进行比较,看谁领先和超前。

  (2)从创新经济合理性上进行比较选择

  经济的合理性也是评价判断一项创新成果的重要因素。所以对各种设想的可能经济情况要进行比较,看谁合理和节省。

  (3)从创新整体效果性上进行比较选择

  技术和经济应该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它们的协调统一构成事物的整体效果性。任何创新的设想和成果,其使用价值和创新水平主要是通过它的整体效果体现出来。因此,对它们的整体效果要进行比较,看谁全面和优秀。

  创新只要效果好,机理越简单越好。

  4.机理简单原则

  在现有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如不限制实现创新方式和手段的复杂性,所付出的代价可能远远超出合理程度,使得创新的设想或结果豪无使用价值。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结构复杂。功能冗余。使用繁琐已成为技术不成熟的标志。因此,在新创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机理简单原则。为使创新的设想或结果更符合机理简单的原则,可进行如下检查:

  (1)新事物所依据的原理是否重叠,超出应有范围

  (2)新事物所拥有的结构是否复杂,超出应有程度

  (3)新事物所具备的功能是否冗余,超出应有数量

  5.构思独特原则

  我国古代军事家孙子在其名著《孙子兵法·势篇》中指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所谓“出奇”,就是“思维超常”和“构思独特”创新贵在独特,创新也需要独特。在创新活动中,关于创新对象的构构是否独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1)创新构思的新颖性

  (2)创新构思的开创性

  (3)创新构思的特色性

  6.不轻易否定,不简单比较原则

  不轻易否定,不简单比较原则是指在分析评判各种产品创新方案时应注意避免轻易否定的倾向。在飞机发明之前,科学界曾从“理论”上进行了否定的论证:过去也曾有权威人士断言,无线电波不可能沿着地球曲面传播,天法成为通信手段。显然,这些结论都是错误的,这些不恰当的否定之所以出现是由于人们运用了错误的“理论”,而更多的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否定,则是由于人们的主观武断,给某项发明规定了若干用常规思维分析证明无法达到的技术细节的结果。

  在避免轻易否定倾向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要随意在两个事物之间进行简单比较。不同的创新,包括非常相近的创新,原则上不能以简单的方式比较其优势。

  不同创新不能简单比较的原则,带来了相关技术在市场上的优势互补,形成了共存共荣的局面。创新的广泛性和普遍性都源于创新具有的相融性。如市场上常见的钢笔、铅笔就互不排斥,即使都是铅笔,也有普通木质的铅笔和金属或塑料桿的自动铅笔之分,它们之间也不存在排斥的问题。

  总之,我们应在尽量避免盲目地、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设想的同时,也要注意珍惜别人的创意和构想。简单的否定与批评是容易的,难得的却是闪烁着希望的创新构想。

  以上是在创新活动中要注意并切实遵循的创新原理和创新原则,这都是根据千百年来人类创新活动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提炼出来的,是创新智慧和方法的结晶。它体现了创新的规律和性质,按创新原理和原则去创新并非束缚你的思维,而是把创新活动纳入安全可靠、快速运行的大道上来。

  在创新活动中遵循创新原理和创新原则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是攀登创新云梯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把握了开启创新大门的“金钥匙”。

创新的原理

  1.综合原理

  综合是在分析各个构成要素基本性质的基础上,综合其可取的部分,使综合后所形成的整体具有优化的特点和创新的特征。

  2.组合原理

  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说、技术、产品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适当叠加和组合,用以形成新学说、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原理。组合既可以是自然组合,也可以是人工组合。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组合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爱因斯坦曾说:“组合作用似乎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组合创新的机会是无穷的。有人统计了上世纪以来的480项重大创造发明成果,经分析发现三四十年代是突破型成果为主而组合型成果为辅;五六十年代两者大致相当;从80年代起,则组合型成果占据主导地位。这说明组合原理已成为创新的主要方式之一。

  3.分离原理

  分离原理是把某一创新对象进行科学的分解和离散,使主要问题从复杂现象中暴露出来,从而理清创造者的思路,便于抓住主要矛盾。分离原理在发明创新过程中,提倡将事物打破并分解,它鼓励人们在发明创造过程中,冲破事物原有面貌的限制,将研究对象予以分离,创造出全新的概念和全新的产品。如隐形眼镜是眼镜架和镜片分离后的新产品。

  4.还原原理

  这个原理很重要也十分经典。

  还原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创新过程中,能回到设计对象的起点,抓住问题的原点,将最主要的功能抽取出来并集中精力研究其实现的手段和方法,以取得创新的最佳成果。任何发明和革新都有其创新的原点。创新的原点是唯一的,寻根溯源找到创新原点,再从创新原点出发去寻找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用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新的方法重新创造该事物,从本原上面去解决问题,这就是还原原理的精髓所在。

  5.移植原理

  这是把一个研究对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运用于另一个研究对象并取得创新成果的创新原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该原理能动性的真实写照。移植原理的实质是借用已有的创新成果进行创新目标的再创造。

  想想拉链还有什么用途?想起来就记在下面,以后想起来仍可写在这里,积累多了,就能创新。

  创新活动中的移植依重点不同,可以是沿着不同物质层次的“纵向移植”;也可以是在同一物质层次内不同形态间的“横向移植”;还可以是把多种物质层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综合引入同一创新领域中的“综合移植”。新的科学创造和新的技术发明层出不穷。其中有许多创新是运用移植原理取得的。

  6.换元原理

  换元原理是指创造者在创新过程中采用替换或代换的思想或手法,使创新活动内容不断展开、研究不断深入的原理。通常指在发明创新过程中,设计者可以有目的、有意义地去寻找替代物,如果能找到性能更好、价格更省的替代品,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迂回原理很有实用性。

  7.迂回原理

  创新在很多情况下,会遇到许多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迂回原理鼓励人们开动脑筋、另辟蹊径。不妨暂停在某个难点上的僵持状态,转而进入下步行动或进入另外的行动,带着创新活动中的这个未知数,继续探索创新问题,不要钻牛角尖、走死胡同。因为有时通过解决侧面问题或外围问题以及后继问题,可能会使原来的未知问题迎刃而解。

  8.逆反原理

  逆反原理首先要求人们敢于并善于打破头脑中常规思维模式的束缚,对已有的理论方法、科学技术、产品实物持怀疑态度,从相反的思维方向去分析、去思索,去探求新的发明创造。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有着正反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同时相互依存于一个共同体中。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习惯于从显而易见的正面去考虑问题,因而阻塞了自己的思路。如果能有意识、有目的地与传统思维方法“背道而驰”,往往能得到极好的创新成果。

  9.强化原理

  强化就是对创新对象进行精炼、压缩或聚焦,以获得创新的成果。强化原理是指在创新活动中,通过各种强化手段,使创新对象提高质量、改善性能、延长寿命、增加用途。或产品体积的缩小、重量的减轻、功能的强化。

  10.群体原理

  大学生创新小组就是一种群体原理的运用。

  科学的发展,使创新越来越需要发挥群体智慧,才能有所建树。早期的创新多是依靠个人的智慧和知识来完成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想“单枪匹马、独闯天下”,去完成像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试验室和海底实验室等大型高科技项目的开发设计工作,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创造者们能够摆脱狭窄的专业知识范围的束缚,依靠群体智慧的力量、依靠科学技术的交叉渗透,使创新活动从个体劳动的圈子中解放出来,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在创新活动中,创新原理是运用创造性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也是人们使用何种创造方法、采用何种创造手段的凭据。因此,掌握创新原理,是人们能否取得创新成果的先决条件。但创新原理不是治百病人的“万应灵丹”,不能指望在浅涉创新原理之后,就能对创新方法了如指掌并使用自如、就能解决创新的任何问题只有在深入学习并深刻理解创造原理的基础上,人们才有可能性有效地掌握创新方法,也才有可能成功地开展创新活动。

创新的过程

  不少杰出的创新都留下了动人的传说:瓦特看到壶盖被蒸汽顶起而发明了蒸汽机,牛顿被下落的苹果砸了头而发现了万有引力,门捷列夫玩纸牌时想出了元素周期表。……如果创新如此简单,创造学就实在是不用学了。我们研究创新的过程,是把过程看得比结果更为重要。创新是由创新思维的过程所决定的,而结果仅是过程的成功产物。但是,在教育上的一个缺陷是注重创新成果的渲染,而对创新的过程却讲得不多,甚至导致人们对创新的误解。

  创新的“四阶段理论”是一种影响最大、传播最广,而且具有较大实用性的过程理论,由英国心理学家沃勒斯提出。该过程理论认为创新的发展分4个阶段: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和验证期。

  (1)准备期

  准备期是准备和提出问题阶段。一切创新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问题的本质是现有状况与理想状况的差距。爱因斯坦认为:“形成问题通常比解决问题还要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不过牵涉到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然而明确问题并非易事,需要有创新性的想象力。”他还认为对问题的感受性是人的重要的资质,准备还可分为下列3步,力求使问题概念化、形象化和具有可行性。

  ①对知识和经验进行积累和整理;

  ②搜集必要的事实和资料;

  ③了解自己提出问题的社会价值,能满足社会的何种需要及价值前景。

  (2)酝酿期

  酝酿期也称沉思和多方思维发散阶段。在酝酿期要对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探索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常常需要耗费很长时间,花费巨大精力,是大脑高强度活动时期。这一时期,要从各个方面,如前面讲到的纵横、正反等等去进行思维发散,让各种设想在头脑中反复组合、交叉、撞击、渗透,按照新的方式进行加工。加工时应主动地使用创造方法,不断选择,力求形成新的创意。著名科学家彭加勒认为:“任何科学的创造都发端于选择。”这里的选择,就是充分地思索,让各方面的问题都充分地暴露出来,从而把思维过程中那些不必要的部分舍弃。创新思维的酝酿期,特别强调有意识的选择,富有创造性的人期就注意选择,所以,彭加勒还说: “所谓发明,实际上就是鉴别,简单说来,也就是选择。”

  为使酝酿过程更加深刻和广泛,还应注意把思考的范围从熟悉的领域,扩大到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联系的其他专业领域,特别是常被自己忽视的领域。这样,既有利于冲破传统思维方式和“权威”的束缚,打破成见,独辟蹊径,又有利于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利用多学科知识“交叉”优势,在一个更高层次上把握创新活动的全局,寻找创新的突破口。有时也可把思考的问题暂时搁置一下,让习惯性思维被有意识地切断,以便产生新思维;再有,灵感思维的诱发规律告诉我们,大脑长时间兴奋后有意松弛,有利于灵感的闪现。

  酝酿期的思维强度大,困难重重,常常百思不得其解,屡试难以成功;“山重水复疑无路”却又欲罢不能。此时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进取性性格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这是酝酿期取得进展直至突破的心理保证。

  创造性思维的酝酿期通常是漫长的。艰巨的,也很有可能归于失败。但唯有坚持下去,方法对头,才是充满希望的。

  (3)明朗期

  明朗期即顿悟或突破期,寻找到了解决办法。

  明朗期很短促。很突然,呈猛烈爆发状态。久盼的创造性突造突破在瞬间实现,,人们通常所说的“脱颖而出”、“豁然开朗”、“千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都是描述这种状态的。如果说:“踏破铁鞋无觅处”描绘的是酝酿期的话,“得来全不费功夫”则是明朗期的形象刻画。在明朗期灵感思维往往起决定作用。

  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是高度兴奋甚至感到惊愕,像阿基米德那样,因在入浴时获得灵感而裸身狂奔,欣喜呼喊:“我发现了!我发现了!”虽不多见,但完全可以理解。

  (4)验证期

  验证期是评价阶段,是完善和充分论证阶段。突然获得突破,飞跃出现在瞬间,结果难免稚嫩、粗糙甚至存在若干缺陷。验证期是把明朗期获得的结果加以整理、完善和论证,并且进一步得到充实。创新思维所取得的突破,假如不经过这个阶段,创新成果就不可能真正取得。论证一是理论上验证,二是放到实践中检验。

  验证期的心理状态较平静,但需耐心、周密、慎重,不急于求成和不急功近利是很关键的。

  何道谊将人的创新活动分解为四个基本的思想行动历程:第一历程,“想新的”精神观念和思想意识,即追求更好,希望并相信能够创造出新的更好的;第二历程,“想新的”思考探索活动,即创造思考;第三历程,从思考到行动,按想到的新主意做实验,采取行动探索新的,直至创新成模;第四历程,尝试新的,对创新形成的模本进行试验性应用和改进;应用成功之后自然就是创新模本的重复推广。前两历程是一类,即想新的;后两历程是一类,即做新的;知行合一,第二历程和第三历程通常结合在一起,形成思考和实验探索的连接循环,同样思考和应用试验也结合在一起。[5]

关联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08年河北省创新能力考试复习题(第1章—第12章)
  2. 2.0 2.1 何道谊.“小议创造和创新”.
  3. 熊彼得.《经济发展理论》[M].华夏出版社.2015
  4. 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 5.0 5.1 5.2 何道谊.《技术创新、商业创新、企业创新与全方面创新》.
  6. 赵爱威,耿红莉.管理学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2.
  • 陈伟,创新管理,科学出版社
  • 伦敦商业院贝蒂塔教授,陈伟,企业创新教程,中国财经出版社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37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21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创新"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Zxcok8 (Talk | 贡献) 在 2009年4月17日 16:39 发表

好啊。永远支持!

回复评论
210.73.78.* 在 2009年5月5日 11:57 发表

支持创新!

回复评论
219.237.225.* 在 2009年7月1日 13:59 发表

最后一条“创新的原理”感觉不完整。

回复评论
Dan (Talk | 贡献) 在 2009年7月1日 16:31 发表

219.237.225.* 在 2009年7月1日 13:59 发表

最后一条“创新的原理”感觉不完整。

谢谢您的建议,已对相应内容做了补充

智库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也是人人可以参与编写的百科全书,您也可以参与进来哦~

回复评论
220.255.7.* 在 2010年1月26日 17:07 发表

作为 MBA 百科的要求来讲, 这样的解释是没有说服力了, 以上纯属 垃圾

回复评论
222.45.228.* 在 2010年3月10日 10:22 发表

很喜欢,创新! 更加全面了,档次不一样了噢!

回复评论
杨云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1月15日 21:12 发表

创新除了人才本身,整个社会环境更重要。如果抄袭的法律成本更低,创新就会成为先驱被牺牲掉。 另外,创新本非只是指发明,更有价值的是技术整合和商业模式。

回复评论
222.129.46.* 在 2011年1月19日 09:45 发表

其实中国创新专家水平很高,比如傅家骥、陈伟。 陈伟的专著《创新管理》在全球最领先。他还在美国《财富》杂志开设了创新专栏。

回复评论
188.220.249.* 在 2011年8月6日 15:30 发表

220.255.7.* 在 2010年1月26日 17:07 发表

作为 MBA 百科的要求来讲, 这样的解释是没有说服力了, 以上纯属 垃圾

学术上来说,我同意你的观点,以上内容的确没有什么说服力,但是,希望大家也能尊重一下别人的观点和努力成果。毕竟innovation 所包含和涉及的面比较大,不可能简单的几百字能说清楚。我认为上文作者只是想给大家一个最最基本对innovation的印象,也就足够了。我是也是MBA, 主修INNOVATION。

回复评论
112.118.106.* 在 2012年1月19日 19:46 发表

以上的內容都非常實用.很是豐富,帮助了我很多

回复评论
123.120.211.* 在 2012年2月4日 20:37 发表

建议客观公正的发布学术内容,涉及个人的最领先、全球第一之类最好不用,否则就变成个人广告,也会失去智库百科的公信力!

回复评论
183.31.203.* 在 2013年5月25日 11:05 发表

中国式教材

回复评论
121.225.169.* 在 2013年6月27日 15:54 发表

不是很满意

回复评论
111.240.161.* 在 2013年8月17日 13:07 发表

太爛了

回复评论
58.213.113.* 在 2015年6月2日 17:22 发表

对我们这些什么都不懂的人来讲,很好了

回复评论
27.152.231.* 在 2016年4月13日 02:09 发表

还可以

回复评论
xujiaurn (Talk | 贡献) 在 2017年4月10日 11:06 发表

可以加入innovation dilemmas 和 first-mover advantages and late-mover advantages 的内容就更好了。

回复评论
111.30.132.* 在 2017年6月12日 18:24 发表

内容很丰富,没有目录就很苦恼,是我没有发现吗?

回复评论
120.42.91.* 在 2017年6月13日 09:24 发表

111.30.132.* 在 2017年6月12日 18:24 发表

内容很丰富,没有目录就很苦恼,是我没有发现吗?

有目录的,一般在页首的左边,标题旁边的小方框,你注意看下

回复评论
49.159.67.* 在 2018年7月24日 22:48 发表

林志明

回复评论
39.173.7.* 在 2022年1月21日 19:08 发表

中国创新方法研究会会员杨远锋研究总结后给出的创新定义为: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产品、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