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投資工具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結構性投資工具/投資結構實體(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簡稱:SIVs)
目錄[隱藏] |
所謂結構性投資工具(SIVs)是銀行支持的一種投資業務,主要銷售商業票據等短期債券,購買次貸債券等長期債券。其利潤所得主要來自短期債券和長期債券之間的利差。
結構性投資工具(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SIV),是Corporate Finance里的東西。說白了就是借錢放貸款。這次危機SIV是激發因素之一,也是死的最慘的。基金的定義太廣了,好像是 mutual fund; unit trust fund,之類的東西,要是這樣的話,SIV可以說是基金的一種吧,只不過是一種帳外投資工具,銀行先是發行短期票據和中期債券,所得收益用於投資高收益資產,比如抵押貸款證券。所發行票據與結構性證券之間的差額就是銀行能得到的利潤。
所謂結構性,就是投資工具和管道的結構有所增加。通常是指通過某種約定,在客戶普通存款的基礎上加入一定的衍生產品結構,將理財收益與國際、國內金融市場參數掛鉤,例如匯率、利率、債券、商品、信用指數、一籃子股票、基金、指數等市場價格參數等。從而使投資者在結構性理財產品到期保本的同時,有機會獲得比傳統存款更高的收益率。與定期存款類似,該類產品也分別有短、中、長期的投資期限。而相比普通的定期存款及目前市場上的其它理財產品,結構性投資產品具有低風險且相對較高收益、免申購費率以及與國際市場投資接軌的顯著優點。
wikipedia對SIVs的解釋:
A 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 (SIV) is a fixed income maturity transformation fund, similar to a CDO or Conduit. SIVs are a type of structured finance product; they are usually from $1bn to $30bn in size and invest in a range of asset-backed securities, as well as some financial corporate bonds. Unlike a CDO, an SIV has an open-ended (or evergreen) structure, and plans to stay in business indefinitely by buying new assets as the old ones mature.
SIVs are formed to make profits fro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hort term borrowing rate and long term returns. The risk that arises from the transaction is twofold. First, the solvency of the SIV may be at risk if the value of investments falls below the equity part. Second, there is a liquidity risk, as the SIV borrows short term and invests long term i.e. outpayments become due before the inpayments are due. Unless the borrower can refinance short-term at favorable rates, he may be forced to sell the asset into a depressed market.
全球目前大約有30家SIV機構,它們持有的資產總額在4,000億美元左右。過去,SIVs在低利率時將短期商業票據拋售,在利率走高時買進按揭類資產證券化產品。
但隨著抵押在信貸市場的風行,許多SIVs在售賣新的商業票據以代替即將到期的舊商業票據時遇到了很大的麻煩。花旗銀行已有1,000億美元的資金在SIV中被套牢,因此它牽頭提議成立一個可發行短期債券和購買由加盟銀行旗下的結構投資工具所持資產的特別基金,通過購買SIVs的失敗投資,給予他們資本以償還商業票據債務,並最終從重大虧損的危機中脫身。其他兩大銀行,摩根大通銀行和美國銀行因為沒有結構投資工具,在放貸投資中所受的損失很小,它們加入這個計劃的目的是,在辦理有關資產收購的過程中獲取一定的手續費。
這筆基金將為華爾街註入足夠的流動資金,讓投資者重拾信心,購買商業票據。花旗銀行的CFO 加里·克裡騰登希望這個計劃能消除市場擔憂,使優質資產的融資變得更為容易。
市場觀察人士認為,此次由美國財政部出面組織的“拯救市場行動”並沒有動用政府稅收,而是一種由銀行聯合出資的自救行為;看起來銀行正在為自己做出不明智的商業決策“買單”。在波士頓大學管理學院的教授斯科特·斯圖爾特看來,“他們所應該做的就是承擔責任,而不是寄希望於美國政府能施以援手。
SIV在實際操作上,和之前次級房貸的MBS(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一樣,發行或管理的多是國際知名的大銀行,但是在開始為了考量風險,他們多是另外成立公司再成立管理基金的方式,再由銀行利用本身良好的信用背書,讓這些公司得以在市場上發行"商業本票"(CP, Commercial Papers)以銀行間融通的利率(一般多是以LIBOR利率)來取得低利率的成本資金,再把這些資金投入到較高利率而且"他們認為"較安全的中長期債券之中,來賺取長短期的利差.
這樣的作法其實和一般固定收益部門買入長期債券再分割和市場作"債券附買回"(RP, Re-Purchase)融通資金的道理相差不同.主要的最大差異在RP等同於你是買進債券再去"借"給人家而SIV卻是你去借錢再期望你買的債券會上漲.二者方向不同,也造成了市場風險的南轅北轍.
由於SIV是借短期去投資在長期,換言之,借款部份會比投資部位先到期,因此,本身從一開始設計時這項商品就肩負了"流動性的風險",一般的CP多是從十天到一個月就到期了,而債券則是從1年到10年以上都有,也就是,如果一家 SIV管理公司利用發行一個月的CP的籌資去買進一年期的債券,那麼這家公司要確保至少12次的CP都能順利的籌資,否則馬上就出問題了.這種情況會發生嗎?事實上過去幾年市場上一直是資金過剩我相信這也是為什麼這明明是很簡單的風險問題但是銀行們仍勇於前撲後繼投入的原因.
對SIV 而言,另一個風險則是倒帳(default)的風險,也就是購入的債券如果到期無法清償的風險.事實上這一點才是造成這一次SIV受人註目的成因.如果今天SIV只是乖乖的買進高安全性的美國政府債,問題應該不大(不過這樣就沒什麼搞頭了因為利差不大)主要的成因還是他們運用這些資金投資於和房貸息息相關的MBS之中.原本SIV有要求只能投資於AAA級的債券,但是如同我之前談”次級房貸”的成因之中所提到一樣,這些MBS也很巧妙的把MBS包裹成 AAA級的CDO.讓這些SIV可以順利投資.因此,當市場對MBS吵的沸沸揚揚時,自然SIV就被拖下水了
其實說穿了,不管是SIV或是MBS, CDO...背後都是同一批華爾街的銀行,他們只不過用不同名義向市場摹資再用一層又一層的桿杠和包裝好讓自己賺得更高的手續費和管理費罷了。
評論(共7條)
非常感謝版主為我們提供了一段對SIV簡明易懂的解釋!
SIV是特別投資載體 SPECIAL INVESTMENT VIECHEL不是這個,註意區別哈
SIV是特別投資載體 SPECIAL INVESTMENT VIECHEL不是這個,註意區別哈
SIV which stands for 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s.
結構性融資基礎技術(ta又不是債券票據),(浮動+固定)利率返點?杠桿利率超過本金?倍,看金融技術師的技術了(利差返點越少越有規律性分享越小),不過高級技術師杠桿融資可達本金*萬倍,千倍回報率,核心技術大家自由開發設計,從打欠條抵押開始玩,不錯的。
非常感謝版主為我們提供了一段對SIV簡明易懂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