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環境與經濟核算體系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綜合環境與經濟核算體系(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SEEA)
目錄 |
什麼是綜合環境與經濟核算體系[1]
綜合環境與經濟核算體系(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簡稱SEEA)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的衛星賬戶體系,是可持續發展經濟思路下的產物,主要用於在考慮環境因素的影響條件下實施國民經濟核算。
SEEA的形成[1]
1993年聯合國統計司(UNSD)出版了SEEA1993初稿,首次建立了與SNA相一致的、系統地核算環境資源存量和資本流量的框架。但是SEEA並不是SNA的更新或替代,而是在不改變SNA的基礎上,考慮環境因素,對以SNA為核心的賬戶體系的補充。
2000年聯合國統計司(UNSD)出版了SEEA指導手冊,該手冊沒有闡述SEEA的全部內容或模塊,只是描述那些在目前可行的,至少數據充分並能與SNA連接的部分內容。
2003年聯合國統計署又推出了SEEA的最新版本《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2003》,又進一步擴大了SNA1993的核算內容與範圍,促進了SNA1993與資源、環境信息直接聯繫的概念變化。
SEEA的核算內容[1]
1.環境損耗的評價。
包括以下內容:
(1)在產出和最終消耗中自然資源的使用和損耗價值。
(2)產出和消耗活動所形成的污染對環境質量的影響價值。
2.在SNA的自然資源核算與SEEA的環境價值量核算之間建立起連接
SNA的自然資源核算包含了自然資源所有的儲備及其增減變化,相當於SEEA核算的貨幣儲備和流量核算。
3.SEEA指出資本不包括人造資本,也包括非產出經濟資本。
4.詳細闡述並衡量環境調節總量。
出於對自然資源損耗和環境降級的費用支出的考慮,可以計算修正後SEEA各部分的整體經濟總和。
SEEA的結構[1]
SEEA從5個主要方面擴展了SNA的概念和系統基礎(如上圖所示)。
其中:
第一部分是SEEA的基礎,主要闡述重新設計的SNA的資產供應與需求賬戶,以反映與環境相關的具體經濟活動總量。
第二部分主要闡述那些雖然列入傳統核算但表示不明確的流量和存量,以及從需求與供給表到第一部分的非財政資產核算。
第四部分第五部分對SNA的產出概念進行了拓展,把社會生產擴大到家庭生產的範疇,以及其對環境和人類福利的影響。
SEEA的綜合自然資產和價值核算[1]
1.貨幣儲備和經濟流量的基礎是自然資源和商品。
環境統計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指標基本上反映了絕大多數自然資源、環境與經濟活動之間內部聯繫。
2.自然資源核算的主要內容
(1)自然資源核算(NRA),是指核算期內關於不同自然資產進行儲備和使用的核算。
(2)自然資源投入產出表(PIOT),它可以擴展到材料流量表和環境流量表,以顯示部門的具體流向。最終設置一個總的投入和產出平衡表,以解釋材料或能量的平衡關係(MEB)。
(3)材料流量核算(MFA),目的是通過計量非價值型可持續經濟活動,並由此衡量生產能力。
(4)綜合價值與自然核算(NAMEA),是一個擴展的投入產出表(EIOT),也是SNA環境核算的組成部分。
SEEA的基本框架[1]
如前所述,SEEA是一個與SNA相聯繫的衛星賬戶系統,而不是直接修正或替代SNA的核心系統。SEEA2003在對非生產性有形(自然)資源的分類、資產核算的統一以及與SNA相聯繫等方面對SNA進行了擴展和補充,並最終形成了環境與經濟核算一體化的整體框架。
(一)供給與使用賬戶
(二)環境保護支出核算
環境保護支出(EP)是指各行業、居民、政府和非官方組織等為了避免環境惡化或在惡化發生後減輕其程度而發生的實際費用。EP費用雖然包括在了SNA中,但尚未獨立地出現在傳統的生產和最終使用賬戶中。
(三)價值形態的生產性資產賬戶
SEEA2003的非金融資產(CNFA)分類中將資產分為生產性資產與非生產性經濟資產,其中,生產性資產是指那些通過生產活動形成的產品,由於這部分資產是生產的成果,因而在供給、使用與資產賬戶中被稱統計為產出。
(四)非生產性經濟資產(自然資源)實物賬戶
非生產性經濟資產(自然資源)實物賬戶記錄的是以實物單位(平方米、立方米和公噸)計量的自然資源的期初期末存量及其在核算期內的流量變化,其中,存量是指期初期末自然資源中具有經濟價值且可開發的數量或在核算期期末的存貯量;核算期內流量的變化源於直接的經濟使用或對資源的開發,包括礦物提煉、砍伐、漁業捕撈、水資源分離等。
(五)自然資源的價值賬戶
自然資源賬戶是SEEA的第一個以市場價格為基礎的貨幣賬戶,與SNA賬戶最接近。它記錄了那些已反映在SNA資產賬戶中的自然資產的價值變化。
(六)實物性環境資產賬戶
實物性環境資產賬戶是作為實物統計與指標的聯結紐帶,從環境統計和可行的環境核算框架中取得對環境與經濟交互作用的更詳盡分析。核算表VI沒有區分屬於非同類資產的變動,只是記錄了實物性存量變化。這些變化同其他資產一樣,包括從環境賬戶中轉移的部分。
(七)外溢賬戶
經濟領域由於污染引起環境質量下降的損失關於污染的數據通常由監管機構編製,他們對環境中介如空氣、水、土地(土壤)中的污染物的周圍濃度進行計量,以作為估計環境質量變化的基礎。但是,為了將環境成本分配於相應的造成這些成本的部門,外溢效果的數據更應該收集。由於難以對周圍濃度追根溯源(無論時間和空間),通常在無法對外溢效果直接計量時採用外溢繫數。
(八)外溢的維持成本
所謂環境的維持成本,是指以最有效的活動採用緩解現有污染的可行技術,維持環境對廢物(污染物)的吸收能力所花費的最小成本。維持成本應用於流量,表示根據環境條例要求為保護環境質量而投入的成本。這些成本是為保護自然資產日益減少的環境功能所必需的。
(九)合計與製表
對實物性賬戶的合計僅限於某些被選中的資源和環境。在環境主題下對資產進行合計需要一個價格標準如市價或維持成本。實物性存量或存量變動中貨幣價值的應用,使計算環境性調整如自然資本(財富)、環境調整後的增加值(EVA)、環境調整後的國內生產總值(EDP)成為可能。
(十)SNA核算與經過環境調整的核算指標的對比
1. NDP與EDP環境稅扣減補貼、環保產品的間接消費(使用)、對自然資源的使用這些都作為NDP和EDP的組成要素。各行業對自然資源使用的成本作為對林業、礦藏、生物量的耗減和對土地(土壤)、空氣及水的惡化的計量。
2.居民與政府的最終消費包括兩個要素,環保產品的最終消費和以生產廢物及向空氣、土地和水資源排放的方式對自然資源的最終使用。
3.凈資本形成(積累)經環境調整後的資本形成,從占SNA核算的NDP中的份額轉化為占EDP的份額。只有EP設備中的固定資本形成才作為其組成部分。無論傳統核算還是經環境調整,都只提供了資本形成的總額,因為EP中固定性資本消費的數據我們無法取得。
4.出口與進口在傳統賬戶中對自然資源的進口與出口可分別確定。進口代表了其他國家的耗減。這樣做的目的是確定經濟發展對其他國家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同理,出口象徵著為滿足他國需要而過度使用的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