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購買成本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隱藏] |
顧客購買成本是指顧客在購買商品或服務所花費的各種成本。在顧客購買了某個商品時一方面他可以獲得商品為其帶來的各種價值,另一方面顧客還要為這些價值付出各種成本。作為顧客誰都想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價值,而儘量降低自己所付出的成本。
顧客購買成本的類別[1]
顧客購買商品的過程,實質上也是一種投入產出的過程。而這種投入除金錢外,還包括情感、時間、體力和精力等付出,這些投入和付出構成了顧客的購買成本。
(一)貨幣成本
顧客要獲得自己滿意的商品,必須要付出貨幣成本。顧客貨幣成本大小受市場商品供需狀況的影響與制約。商家的促銷手段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顧客貨幣成本的上升。
(二)情感成本
顧客購物消費,不是簡單地滿足其物質需求,更深層次上是為了滿足精神需求。顧客對商品的滿意、贊賞、褒貶都要付出情感成本。特別是顧客購物後,發現商品存在缺陷或商家存在欺詐行為,顧客的購物情感成本就會增大。
(三)時間成本
顧客為了獲得滿意的商品,常常需要貨比三家,通過網路、報紙等媒體獲得更多商品信息。實際購買時還要多家進行比較,反覆權衡,花費很多時間,從而形成一定的時問成本。如果企業的經營策略到位,便於顧客快速作出購買決定,則顧客可以節省大量時間用於其他方面,以創造更多的價值。
(四)體力和精神成本
體力和精神成本是顧客購買商品時體力和精力的消耗,包括企業缺乏必要設施而造成上下樓、攜帶等支付的體力及因對服務不滿意而造成的精神損害等。考量這四個方面的成本大小,可以反映出企業的經營管理給顧客帶來了什麼好處和效用。許多企業只熱衷於存商品價格上做文章,認為商品品質好、價格低,顧客自然就會樂於購買。許多顧客的投訴與抱怨均證明企業沒有完全考慮顧客購物的非貨幣成本。
- ↑ 鄭燕燕.零售企業經營成本與顧客購買成本的博弈分析[J].北方經濟,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