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非理性消費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非理性消費(Irrational consumption)

目錄

什麼是非理性消費[1]

  非理性消費是指消費者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做出的不合理的消費決策,它一般表現為消費者不按追求效用的最大化進行消費,或是消費時沒有考慮收入的約束,或是不按邊際效用遞減規律進行消費,或是對消費品的判斷認識不足等。

非理性消費的主要表現

  一、在政治上,有部分消費者或者出於無知,或者出於別有用心,利用本屬於經濟領域的消費活動來達到反黨、反國家的目的。

  二、在經濟方面,或者說是在家庭理財方面,部分消費者在收入充裕以後,表現出怪異的消費行為,即分別走向兩個極端:其一是講排場,講體面,熱衷於炫耀性消費。例如生日慶祝會、紅白喜事等大操大辦,花銷驚人;在個人衣著打扮方面奇裝異服,過度追求豪華奢侈;片面強調凡是高營養、高蛋白的食物就對身體有利,結果造成自己或家人及子女營養過剩,身體發育畸形;其二是收入增加以後,由於消費者消費觀念陳舊、落後,他們寧可把錢財壓在箱底或存入銀行,也不願用增加後的收入去營造輕鬆愉快的生活氛圍,結果是周一到周五在單位努力工作,周六到周日在家辛苦做家務,以致於休息不足,娛樂缺乏,並且生活方式單調。

  三、在法律方面,部分消費者的文化知識水平和法律常識並沒有隨收入一起增加,於是,一些違法亂紀的醜惡行為又開始滋生蔓延,如吸毒、嫖妓、賭博等時有發生。如此的消費行為輕者損人害己,重者鋃鐺入獄。  從經濟學的角度講,雖然毒品、嫖妓和賭博能給消費者帶來極大的滿足,但是,滿足的同時卻給消費者本人及其相關人員,如家屬、子女等帶來毀滅性的精神與肉體傷害,尤其是毒品的消費更是如此。作為經濟人的消費者在市場經濟當中的生存並不是完全自由的。他或她必須受到社會環境的監督和制約。這一社會環境是千百萬人經過多年的努力才創造出來的,如果容許毒品等社會渣滓泛濫,那就等於把這些和諧的社會環境統統去掉,剩下來的只不過是一群赤身裸體的野蠻人靠採野果、打野獸為生的原始社會部分。 

  四、在文化方面的非理性消費行為較為複雜,它不僅包括以上所述的非理性的政治消費、經濟消費和法律消費,同時也包括來自人類社會各個階層、各種族區域以及不同時代的非理性消費行為,主要表現在:  

  1、重視娛樂性、消遣性消費,忽視智力性、發展性消費。 導致這一現象發生的原因是有些人在豐衣足食以後,反而有些固步自封,不知所措,不知道追求較高層次的消費活動,即失去了生活中進一步的奮鬥目標。  

  2、盲目攀比,忽視了生產與消費之間的比例關係。 人類的消費是與人的欲望緊密相聯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但是消費不可無止境。即使社會的發展鼓勵人們超前消費,但是超前也有一個度的問題。超過了這個度,消費就成了消費者的財政負擔和心理壓力。一旦新的消費方式的普及速度超過了新生產方式和新技術的普及,那麼勢必會加劇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矛盾關係。 

  3、過分註重節儉,不善於消費,不敢消費。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傳統消費觀念在作怪,即人們一方面受到收入水平、利率水平的影響;另一方面還受到消費心理消費習俗非經濟因素的制約。這部分消費者崇尚節儉,不願超前消費,直接導致的結果是消費支出和消費結構的不合理。

制約非理性消費的機制[2]

  理性消費是市場經濟所必要的,而非理性消費又是特定條件下的必然,儘管它本身有害。那麼,有害的非理性消費是否能夠被抑制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們可以通過建立一個制約非理性消費的有效機制,把非理性消費限定在一定範圍之內,直至最終消除它。法律、政府引導、道德和思想文化等構成制約非理性消費機制的基本要素。

  法律是制約非理性消費的根本手段。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市場經濟內部出現的問題必須由法制來規範。因此,制約非理性消費的根本手段必然是法律。通過法律強制手段的作用,保護需求主體正常、合理的理性化消費,防止供給主體可能產生的對需求主體的侵害(如生產和經營質量不合格產品以及假冒產品),維護流通、消費領域中的正常秩序。同時,法律亦可規範需求主體的行為,防止非理性消費產生的外在環境的出現,堅決取締和打擊超越法律限度的那一部分非理性消費。

  思想道德是制約非理性消費的基本手段。法律是制約非理性消費的根本手段,但光有法律的作用還不能徹底根治非理性消費。這是因為:一方面,法律本身也有一個逐漸完善的過程,法律建設滯後於經濟生活是過渡型市場經濟的特征之一,有些人在現有的條件下可能會鑽法律的漏洞;另一方面,非理性消費中的相當一部.分並不違背法律(如搶購、從眾消費),法律可以限制它們產生的外在環境的範圍,但對於它們本身卻無能為力,因此,必須強調思想道德制約非理性消費作用的重要性,可以通過思想教育、倫理規範、信念以及感性直觀的公眾輿論、風俗習慣等非強制性手段,引導需求主體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消費觀,扼制非理性消費,使非理性消費的負面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政府引導是制約非理性消費的有效途徑。

  政府的引導在過渡型市場經濟中對非理性消費的扼製作用是明顯的,這類扼製作用有剛性和非剛性之分。所謂剛性扼製作用就是政府通過價格機制、稅收機制、計劃機制、行政機制、法律機制強制性扼制非理性消費的存在和發展;所謂非剛性扼製作用就是政府通過對需求主體進行一系列市場知識、消費知識、消費觀念、消費信息的灌輸和教育,逐步提高需求主體的消費素質,使之自覺防止非理性消費的誘惑。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查建華主編.理財入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3.
  2. 陳新漢.當代中國市場經濟的哲學審視.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年09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方小莉,苏青荇,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非理性消費"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