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性旅游資源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隱性旅游資源[1]
隱性旅游資源是指一定時期內,會隨著自然、社會環境變遷及相應的主體意向性體驗過程而顯現的被認為具有吸引力和旅游價值以及可能產生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
隱性旅游資源一詞是一個偏正結構,該詞的建立是從隱性和顯性思辨的角度來研究旅游資源長效開發問題。(1)隱性旅游資源的隱性是指在人的意識中所呈現的一種隱性狀態,因此我們對隱性旅游資源及其顯性化的研究離不開對人的意識活動的研究;(2)隱性旅游資源的“隱性”蘊含了潛在性和可能性;(3)隱性旅游資源存在與否及其價值的生成,始終依賴於其顯現化過程中各參與主體的理解和解釋活動;(4)概念中提到的關鍵詞“吸引力”,既指對游客體驗的吸引力,也指首先要對旅游規劃師具有體驗吸引力,或者是旅游資源地管理者、經營者和當地居民以及外來投資商。隱性旅游資源在沒有顯現前的吸引力是未被多數人體驗到的,我們不能說隱性旅游資源在沒有顯現前不具有吸引力;(5)概念中的“意向性體驗”在現象學中是一種意識對於潛在對象的實現、顯示、建構、綜合、統攝、再塑的活動,通過賦予事物以現實化的意義和形式,使某物“顯現”。這種意向性具有“好惡之情,,的價值指向性;(6)隱性旅游資源即包括物質性的資源,也包括非物質性資源,更有物質性與非物質性的統一體,即使是前兩者,他們在顯現過程中也會呈現統一的趨勢,並最終成為二元一體。因此,在研究中我們不能將物質性與非物質性分開,各行開發,但也不能從錶面上將兩者不分性質地摻合在一起,這很容易導致產生邏輯矛盾——隱性旅游資源“既是物質的又是非物質的”表達方式。
隱性旅游資源特征[1]
隱性旅游資源普遍具有以下特征:
1.離散性
隱性旅游資源分佈廣泛,一方面區域空間分佈離散,另一方面人們認知離散,在形成資源整合之前呈現為主體意識體驗的不統一、無系統的游離狀態。
2.靜止性
靜止性是資源隱性的重要條件,但不是必要條件,並非所有的隱性旅游資源都是靜止的。靜止性相對於隱性旅游資源顯現前的過程而言,是被人的意向性體驗指向並激活之前所呈現的一種狀態。
3.模糊性
顧名思義,隱性旅游資源的邊界、主體和使人們的認知都處在似資源和非資源的模糊狀態中,基本無公認資源形象的感應和凸現狀態。
4.不確定性
既是指主體意識把握隱性旅游資源本質現象的風險性,又是指隱性旅游資源顯現過程的複雜多變性。隱性旅游資源的概念就體現了其主體依賴性。
5.主體依賴性
沒有主體對隱性旅游資源意象性體驗的指向,隱性旅游資源的意義和價值就不能得以生成,它不能自發成為旅游資源,成為大眾旅游的審美體驗對象。
6.創新性
隱性旅游資源作為主客合一的現象就具有了可創造性特征,隱性旅游資源可顯性的過程本身就是創新。
隱性旅游資源主要類型[2]
隱性旅游資源分物質型、非物質型兩大系列,本文針對形成隱性旅游資源致“隱”蓋層的類型,大致可分為:
·區位型:因區位偏僻致使旅游資源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直到交通條件改善和現代旅游浪潮席卷來時才發現的資源,如世界自然遺產張家界、九寨溝和瀘沽湖摩梭人傳統社區等。
·觀念型:因意識形態原因不曾被承認的,甚至被視為禁區的資源,如湖南雙峰縣曾國藩故居,曾因曾國藩鎮壓了太平天國,其故居一直處於塵封狀態。而在文化產業繁榮的今天,曾國藩其人被辯證地評價為近代湖湘文化的傑出代表人物,其故居轉化為顯性資源。除政治性名人外,各地還有一批批工廠、農區、校園,過去幾乎不可能排到旅游資源的名錄上,但今天則成為了開展工業旅游、鄉村旅游和校園專項旅游的吸引物。
·地下型:大型古墓葬、古遺址和溶洞等均因埋藏地下,發掘前對游客的吸引力很小,甚至接近為“零”,開發後往往具有轟動效應,有的持續不減,如長沙馬王堆漢墓等。
·非物質型:有的資源文化品位很高,知名度很大,但因缺少載體而致“隱”的資源。如黎錦暉先生在20世紀30年代作了一吐“桃花江是美人窩”,曾唱紅海內外,影響至今,但今天湖南桃江縣一直因找不到美人群體及其村落載體而使“美人窩”資源處於隱性狀態。我國許多的區域非物質性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均因缺少吸引游客的載體也使其成為隱性旅游資源。
·技能型:懷有絕活而又不為人知者,在其吸引游客的絕技獻出前為隱性旅游資源,如泰國的人鱷搏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