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旅游资源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什么是隐性旅游资源[1]
隐性旅游资源是指一定时期内,会随着自然、社会环境变迁及相应的主体意向性体验过程而显现的被认为具有吸引力和旅游价值以及可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隐性旅游资源一词是一个偏正结构,该词的建立是从隐性和显性思辨的角度来研究旅游资源长效开发问题。(1)隐性旅游资源的隐性是指在人的意识中所呈现的一种隐性状态,因此我们对隐性旅游资源及其显性化的研究离不开对人的意识活动的研究;(2)隐性旅游资源的“隐性”蕴含了潜在性和可能性;(3)隐性旅游资源存在与否及其价值的生成,始终依赖于其显现化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理解和解释活动;(4)概念中提到的关键词“吸引力”,既指对游客体验的吸引力,也指首先要对旅游规划师具有体验吸引力,或者是旅游资源地管理者、经营者和当地居民以及外来投资商。隐性旅游资源在没有显现前的吸引力是未被多数人体验到的,我们不能说隐性旅游资源在没有显现前不具有吸引力;(5)概念中的“意向性体验”在现象学中是一种意识对于潜在对象的实现、显示、建构、综合、统摄、再塑的活动,通过赋予事物以现实化的意义和形式,使某物“显现”。这种意向性具有“好恶之情,,的价值指向性;(6)隐性旅游资源即包括物质性的资源,也包括非物质性资源,更有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统一体,即使是前两者,他们在显现过程中也会呈现统一的趋势,并最终成为二元一体。因此,在研究中我们不能将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分开,各行开发,但也不能从表面上将两者不分性质地掺合在一起,这很容易导致产生逻辑矛盾——隐性旅游资源“既是物质的又是非物质的”表达方式。
隐性旅游资源特征[1]
隐性旅游资源普遍具有以下特征:
1.离散性
隐性旅游资源分布广泛,一方面区域空间分布离散,另一方面人们认知离散,在形成资源整合之前呈现为主体意识体验的不统一、无系统的游离状态。
2.静止性
静止性是资源隐性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并非所有的隐性旅游资源都是静止的。静止性相对于隐性旅游资源显现前的过程而言,是被人的意向性体验指向并激活之前所呈现的一种状态。
3.模糊性
顾名思义,隐性旅游资源的边界、主体和使人们的认知都处在似资源和非资源的模糊状态中,基本无公认资源形象的感应和凸现状态。
4.不确定性
既是指主体意识把握隐性旅游资源本质现象的风险性,又是指隐性旅游资源显现过程的复杂多变性。隐性旅游资源的概念就体现了其主体依赖性。
5.主体依赖性
没有主体对隐性旅游资源意象性体验的指向,隐性旅游资源的意义和价值就不能得以生成,它不能自发成为旅游资源,成为大众旅游的审美体验对象。
6.创新性
隐性旅游资源作为主客合一的现象就具有了可创造性特征,隐性旅游资源可显性的过程本身就是创新。
隐性旅游资源主要类型[2]
隐性旅游资源分物质型、非物质型两大系列,本文针对形成隐性旅游资源致“隐”盖层的类型,大致可分为:
·区位型:因区位偏僻致使旅游资源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交通条件改善和现代旅游浪潮席卷来时才发现的资源,如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九寨沟和泸沽湖摩梭人传统社区等。
·观念型:因意识形态原因不曾被承认的,甚至被视为禁区的资源,如湖南双峰县曾国藩故居,曾因曾国藩镇压了太平天国,其故居一直处于尘封状态。而在文化产业繁荣的今天,曾国藩其人被辩证地评价为近代湖湘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其故居转化为显性资源。除政治性名人外,各地还有一批批工厂、农区、校园,过去几乎不可能排到旅游资源的名录上,但今天则成为了开展工业旅游、乡村旅游和校园专项旅游的吸引物。
·地下型:大型古墓葬、古遗址和溶洞等均因埋藏地下,发掘前对游客的吸引力很小,甚至接近为“零”,开发后往往具有轰动效应,有的持续不减,如长沙马王堆汉墓等。
·非物质型:有的资源文化品位很高,知名度很大,但因缺少载体而致“隐”的资源。如黎锦晖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作了一吐“桃花江是美人窝”,曾唱红海内外,影响至今,但今天湖南桃江县一直因找不到美人群体及其村落载体而使“美人窝”资源处于隐性状态。我国许多的区域非物质性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均因缺少吸引游客的载体也使其成为隐性旅游资源。
·技能型:怀有绝活而又不为人知者,在其吸引游客的绝技献出前为隐性旅游资源,如泰国的人鳄搏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