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的人格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阿德勒的人格理論(Adler's Personality Theory)
目錄 |
生活風格與人格發展——阿德勒的人格理論。
阿德勒的理論強調人的積極品質和社會動機在個人行為中的重要作用。他認為,人格是在戰勝自卑和追求優越過程中形成發展的。
阿爾弗萊德·阿德勒(Alfred Adler)畢業於維也納大學的醫學院,後從事精神病學,因寫過贊同弗洛伊德觀點的論文而被邀加入精神分析學會,成為弗洛伊德最早的同事之一。但他對人格心理的看法與弗洛伊德大相徑庭,不久便與弗洛伊德分離,於1911年自己創立了“個人心理學”,阿德勒的理論強調人的積極品質和社會動機在個人行為中的重要作用。
阿德勒從小體弱多病,身患佝僂病而身材矮小,由於疾病和車禍還差一點死於非命。兒時的創傷經歷和死亡的恐懼曾使他極度自卑,因此,他的人格理論始終圍繞著剋服自卑而進行。
阿德勒認為,人格是在戰勝自卑和追求優越過程中形成發展的。人天生自卑,因為其生下來是弱小、無力的,完全依賴成人,由此產生自卑。但是,正是自卑促使人們去努力剋服自卑,追求成功,成為人格發展的動力。但是,若被自卑所壓倒,則產生自卑情緒,導致神經症人格,抑鬱、悲觀、消沉。人類還有追求優越與完美的傾向。每個人都有相同的追求優越的最終目標。追求優越也是雙重性的,適度追求,促進個人發展,對社會有益。過分追求,走極端,則產生優越情緒,自我中心、自負、忽視別人和社會習俗、缺乏社會興趣。個體如何追求優越,取決於自己獨特的環境,不同的生活方式。由此會發展出不同的行為特征和習慣,即所謂的生活風格。生活風格的發展和自卑感有密切關係。如果一個兒童有某種生理缺陷或主觀上的自卑感,那他的生活風格將傾向於補償或過度補償那種缺陷或自卑感。例如,身體瘦弱的兒童可能會有強烈的願望去增強體質,因而鍛練身體、跑步、舉重,這些願望和行為便成為他生活風格的一部分。生活風格決定了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形成了我們的行為模式。
阿德勒描述了4種主要的生活風格:
1、支配- 統治型(dominant-ruling),這一類型的人傾向於支配和統治別人,缺乏社會意識,很少顧及別人的利益,他們追求優越的傾向特別強烈,不惜利用或傷害別人以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需要控制別人從而感到自己的強大和有意義。在兒童期,他們在地板上打滾、哭鬧,希望父母向他屈從。如作為父母,他們又要求孩子服從,說:“因為我說了要這樣”。作為教師,他們威脅學生,說:“如果你不這樣做,那你就去校長辦公室”。這樣的人容易發展成虐待者、違法者和藥物濫用等。
2、索取型(getting type),這種類型的人相對被動,很少努力去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依賴別人照顧他們。許多富裕或有錢的父母對他們的孩子採取縱容的態度,儘量滿足孩子們的一切要求,以使他們免受“挫折”。在這樣的環境下的孩子,很少需要為自己努力做事,也很少意識到他們自己有多大的能力。他們對自己缺乏信心,而希望周圍的人能滿足他們的要求。
3、迴避型(avoiding type),這樣的人缺乏必要的信心解決問題或危機,不想面對生活中的問題,試圖通過迴避困難從而避免任何可能的失敗。他們常常是自我關註的、幻想的,他們在自我幻想的世界里感受到優越。
4、社會利益型(social useful type),這樣的人能面對生活,與別人合作,為人和社會服務,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們常常生長於良好家庭,家庭成員相互幫助、支持,人與人之間彼此理解和尊重。
在上述4種生活風格中,前3種是適應不良或錯誤的,只有第四種才是適當的。
阿德勒指出了三種影響不良生活風格形成的因素:
1、生理自卑,可能激起積極的補償(努力)或過度補償,但也可能導致不健康的自卑情緒,被自卑感所壓倒,一點也不追求成就,一事無成。
2、溺愛或姑息,父母過分寵愛兒童,過多滿足兒童的需要,這種兒童是家庭的中心,長大後變得自私自利,缺乏社會興趣。
3、忽視,父母和成人無視兒童的願望,缺乏必要的關註,使兒童感到自己毫無價值,也引起他們的憤怒,並使他們以懷疑的眼光看待別人。
兒童生活風格的形成和發展有賴於他們的生活經歷和環境。剋服自卑和追求優越影響著生活風格的形成,模仿也是生活風格形成的主要途徑之一。兒童往往把自己所處環境中最強有力、有影響和感染力的人作為自己的模仿對象,如父母、老師和好友等。生活風格的發展還主要取決於兒童與社會的交互作用。根據阿德勒的觀點,兒童碰到的最初的社會環境是家庭,在家庭中與母親的接觸和母子關係的發展形成了將來與他人關係發展的基礎,如果母親採取一種積極、合作的態度,兒童就傾向於形成社會興趣。然而,如果母親把孩子緊緊束縛在自己身邊,那孩子就容易將他人排斥在自己生活之外,形成較低的社會興趣。正是母子早期交互作用的性質,影響甚至決定兒童將來能否以健康坦誠的態度對待他人。
在阿德勒的理論中還有一個重要觀點,即創造性自我(creative self)。 他認為,人類不是環境或遺傳影響的簡單消極的接受者,相反,人可以有目的的生活,每個人都有機會選擇生活方式。例如,某些有生理自卑的人經過補償發展成對社會有益的人,而有的人形成自卑情緒,一事無成,差別在於選擇,用阿德勒的話說:“正是他對生活的態度,決定了他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阿德勒的理論是積極的,豐富了我們對人格發展的認識。與弗洛伊德強調無意識欲望,特別是性的欲望以及俄狄浦斯情結(戀母情節)在人生中的作用不同,他特別強調個體的主觀選擇和創造性,註重人對目標、理想的追求,並對人持樂觀的態度。這一點對當代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產生和發展有重大影響。另外,他既註重探索人的主觀世界,同時又註重人與自然、社會的關係,強調了遺傳和環境對人格形成的雙重作用,其人格心理髮展的觀點有明顯的社會傾向。即“生活的意義是——對同伴發生興趣,作為團體的一份子,並對人類幸福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但是,阿德勒的人格理論也有其局限之處。首先,他從自身童年的經歷出發,過分強調自卑對人格發展的作用,認為自卑貫穿於人的發展的全過程,這無疑帶有很大的片面性。這正應了他自己所說的一句話“他們的觀點是依他們個人的經驗而定的,對某些人,他們之間有關聯,對其他人則否。”其次,阿德勒雖然重視人格的統一整體性,但他忽視對人格結構及其內在矛盾的分析,把人的發展簡單化。其三,阿德勒雖然重視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但他所說的環境實際上僅指家庭環境,而沒有看到社會環境對人發展的巨大影響。
外部環境深深影響著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