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6个条目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Adler's Personality Theory)

目录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概述

  生活风格与人格发展——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阿德勒的理论强调人的积极品质和社会动机在个人行为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人格是在战胜自卑和追求优越过程中形成发展的。

  阿尔弗莱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毕业于维也纳大学的医学院,后从事精神病学,因写过赞同弗洛伊德观点的论文而被邀加入精神分析学会,成为弗洛伊德最早的同事之一。但他对人格心理的看法与弗洛伊德大相径庭,不久便与弗洛伊德分离,于1911年自己创立了“个人心理学”,阿德勒的理论强调人的积极品质和社会动机在个人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阿德勒从小体弱多病,身患佝偻病而身材矮小,由于疾病和车祸还差一点死于非命。儿时的创伤经历和死亡的恐惧曾使他极度自卑,因此,他的人格理论始终围绕着克服自卑而进行。

  阿德勒认为,人格是在战胜自卑和追求优越过程中形成发展的。人天生自卑,因为其生下来是弱小、无力的,完全依赖成人,由此产生自卑。但是,正是自卑促使人们去努力克服自卑,追求成功,成为人格发展的动力。但是,若被自卑所压倒,则产生自卑情绪,导致神经症人格,抑郁、悲观、消沉。人类还有追求优越与完美的倾向。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追求优越的最终目标。追求优越也是双重性的,适度追求,促进个人发展,对社会有益。过分追求,走极端,则产生优越情绪,自我中心、自负、忽视别人和社会习俗、缺乏社会兴趣。个体如何追求优越,取决于自己独特的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由此会发展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和习惯,即所谓的生活风格。生活风格的发展和自卑感有密切关系。如果一个儿童有某种生理缺陷或主观上的自卑感,那他的生活风格将倾向于补偿或过度补偿那种缺陷或自卑感。例如,身体瘦弱的儿童可能会有强烈的愿望去增强体质,因而锻练身体、跑步、举重,这些愿望和行为便成为他生活风格的一部分。生活风格决定了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形成了我们的行为模式

  阿德勒描述了4种主要的生活风格:

  1、支配- 统治型(dominant-ruling),这一类型的人倾向于支配和统治别人,缺乏社会意识,很少顾及别人的利益,他们追求优越的倾向特别强烈,不惜利用或伤害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需要控制别人从而感到自己的强大和有意义。在儿童期,他们在地板上打滚、哭闹,希望父母向他屈从。如作为父母,他们又要求孩子服从,说:“因为我说了要这样”。作为教师,他们威胁学生,说:“如果你不这样做,那你就去校长办公室”。这样的人容易发展成虐待者、违法者和药物滥用等。

  2、索取型(getting type),这种类型的人相对被动,很少努力去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依赖别人照顾他们。许多富裕或有钱的父母对他们的孩子采取纵容的态度,尽量满足孩子们的一切要求,以使他们免受“挫折”。在这样的环境下的孩子,很少需要为自己努力做事,也很少意识到他们自己有多大的能力。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而希望周围的人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3、回避型(avoiding type),这样的人缺乏必要的信心解决问题或危机,不想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试图通过回避困难从而避免任何可能的失败。他们常常是自我关注的、幻想的,他们在自我幻想的世界里感受到优越。

  4、社会利益型(social useful type),这样的人能面对生活,与别人合作,为人和社会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常常生长于良好家庭,家庭成员相互帮助、支持,人与人之间彼此理解和尊重。

  在上述4种生活风格中,前3种是适应不良或错误的,只有第四种才是适当的。

  阿德勒指出了三种影响不良生活风格形成的因素:

  1、生理自卑,可能激起积极的补偿(努力)或过度补偿,但也可能导致不健康的自卑情绪,被自卑感所压倒,一点也不追求成就,一事无成。

  2、溺爱或姑息,父母过分宠爱儿童,过多满足儿童的需要,这种儿童是家庭的中心,长大后变得自私自利,缺乏社会兴趣。

  3、忽视,父母和成人无视儿童的愿望,缺乏必要的关注,使儿童感到自己毫无价值,也引起他们的愤怒,并使他们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别人。

  儿童生活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克服自卑和追求优越影响着生活风格的形成,模仿也是生活风格形成的主要途径之一。儿童往往把自己所处环境中最强有力、有影响和感染力的人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如父母、老师和好友等。生活风格的发展还主要取决于儿童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根据阿德勒的观点,儿童碰到的最初的社会环境是家庭,在家庭中与母亲的接触和母子关系的发展形成了将来与他人关系发展的基础,如果母亲采取一种积极、合作的态度,儿童就倾向于形成社会兴趣。然而,如果母亲把孩子紧紧束缚在自己身边,那孩子就容易将他人排斥在自己生活之外,形成较低的社会兴趣。正是母子早期交互作用的性质,影响甚至决定儿童将来能否以健康坦诚的态度对待他人。

  在阿德勒的理论中还有一个重要观点,即创造性自我(creative self)。 他认为,人类不是环境或遗传影响的简单消极的接受者,相反,人可以有目的的生活,每个人都有机会选择生活方式。例如,某些有生理自卑的人经过补偿发展成对社会有益的人,而有的人形成自卑情绪,一事无成,差别在于选择,用阿德勒的话说:“正是他对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对阿德勒的人格理论的评价

  阿德勒的理论是积极的,丰富了我们对人格发展的认识。与弗洛伊德强调无意识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以及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节)在人生中的作用不同,他特别强调个体的主观选择和创造性,注重人对目标、理想的追求,并对人持乐观的态度。这一点对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大影响。另外,他既注重探索人的主观世界,同时又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强调了遗传和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双重作用,其人格心理发展的观点有明显的社会倾向。即“生活的意义是——对同伴发生兴趣,作为团体的一份子,并对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但是,阿德勒的人格理论也有其局限之处。首先,他从自身童年的经历出发,过分强调自卑对人格发展的作用,认为自卑贯穿于人的发展的全过程,这无疑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这正应了他自己所说的一句话“他们的观点是依他们个人的经验而定的,对某些人,他们之间有关联,对其他人则否。”其次,阿德勒虽然重视人格的统一整体性,但他忽视对人格结构及其内在矛盾的分析,把人的发展简单化。其三,阿德勒虽然重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但他所说的环境实际上仅指家庭环境,而没有看到社会环境对人发展的巨大影响。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1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fj3000,Angle Roh,Dan,Vulture,方小莉,y桑,Tracy,Lin,苏青荇,nonameh,滴滴.

评论(共2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阿德勒的人格理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122.247.149.* 在 2017年8月5日 22:44 发表

外部环境深深影响着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回复评论
M id 3038e66372b593e85c1c8ae802220bfd (Talk | 贡献) 在 2019年11月10日 10:10 发表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