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4个条目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放大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02.07-1937.05.28),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心理學體系,由生物學定向的本我轉向社會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學,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錄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簡介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郊區一個富裕的穀物商人的家庭,但卻度過了一個不幸的兒童時代,從小因患脊柱症而身體孱弱、行動笨拙,喉部也常因哭叫而感覺窒息。三歲時,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又他幼年有兩次被車撞的經驗,使他十分畏懼死亡。四歲才會走路,五歲患嚴重肺炎,五歲時,因得了肺炎,痊愈後決定當醫生。求學時成績平平,數學成績極差,然因父親不斷地支持、鼓勵,他終成班上數學最好的學生,這一經歷與他後來學醫及形成其獨特的心理學思想有關。

  1895年進入維也那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初為一眼科醫師,他特別註意身體器官的自卑,認為它是驅使個人採取行動的真正動力。後轉向精神病學,曾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症問題,1902年他參加弗洛伊德周三討論會,是當時精神分析學派的核心成員之一。1910年任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主席。

  1911年因突出強調社會因素的作用,公開反對弗洛伊德的泛性論而兩人關係破裂,阿德勒創立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另建自由精神分析研究會,1912年改稱個體心理學會,成為一個頗有影響的學派。

  1914年他創辦《國際個體心理學雜誌》。1920年後任教於維也納教育學院,併在學校系統中組織兒童指導臨床活動,成立兒童指導中心。在 1922年至1930年期間,他主持召開了五次國際個體心理學會議。1926年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客座教授,1932年他到長島醫學院任美國醫學心理學的第一個講座。1934年定居紐約。1937年赴蘇格蘭亞伯丁做講演旅行時病逝。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學術內容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主要著作有:《神經症的性格》(1974,1912)、《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補償的研究》(1917)、《理解人類本性》(1957, 1918)、《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1971,1919)、《生活的科學》(1969,1927,中譯本為傅任敢譯,1936)、《生活對你應有的意義》(1932,臺灣中譯本名為《自卑與超越》,黃光國譯,1960)、《神經症問題》(1964,1932)等。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在幼兒時期,就漸漸形成一種生活模式,根據此生活模式而形成生活的主觀目標,但每個人的生活模式不同,因此每一個人的主觀目標不完全相同,研究心理過程應以每個人的特殊心理經驗為對象,故阿德勒的心理學被稱為“個體心理學”。

  阿德勒的學說以“自卑感”與“創造性自我”為中心,並強調“社會意識”。主要概念是創造性自我、生活風格、假想的目的論、追求優越、自卑感、補償和社會興趣。

  創造性自我:創造性自我是一種個人主觀體系,它解釋個人的種種經驗使之有意義。它追求經驗,甚至創造經驗以幫助個人完成他獨特的生活作風。創造性自我使人格有一貫性、穩定性和個性。它是人類生活中活的因素。

  生活風格:生活風格是一個人在每一行動中所表現出來、極其獨特並因人而異的各種動機、特性與價值的團集物。它決定一個人要學什麼、怎樣行動、怎樣思維,有哪些經驗要滲入他的人格之中。和生活風格無關的經驗被抹煞,被抵制,被壓抑。每個人有他自己的生活風格;沒有兩個人的生活風格是一樣的。生活風格是由創造性自我發展、建立起來的。早在兒童時期四五歲時就形成了。

  假想的目的論:與弗洛伊德不同,阿德勒相信,人的行動是受他對未來的各種願望,而不是受過去經驗的激發。這些未來的願望可能純粹是假想的-即不可能實現的各種理想,然而這些假想的願望卻對一個人的行為有著深刻的影響。激發他去完成愈益重大的事業。正常人遇必要時能夠擺脫這些假想的影響而面對現實,而神經症患者卻做不到這一點。

  追求優越:追求優越是為求得自身完美所做的一種努力,而並非一種要超過他人的欲望,雖然試圖完全達到自己願望的方式因人而異。阿德勒觀察到患神經症的人只顧努力達到自己的目的,正常人則以對社會有益為自己奮鬥目標。

  自卑感:人們常說的“自卑情結”是阿德勒最出名的概念之一。自卑感起因於一個人感覺生活中任何方面都不完善、有缺陷。自卑感使人努力剋服缺陷。阿德勒把這種努力叫做補償。

  社會興趣:社會興趣是人希望對社會作出貢獻以便使之更加完善的一種天賦的特性。個人試圖在社會中完善單憑自己無法完善的東西。阿德勒說,社會興趣是對個人的種種缺陷的最後補償。社會興趣使得一個人將個人私利服從於公共福利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語錄

  • 我們的煩惱和痛苦都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而是因為我們加在這些事情上的觀念。
  • 從許多方面看來,人會相信宿命其實是出於怯懦的逃避,因為相信宿命就可以不必在有益的人生方向孜孜矻矻。基於上述理由,宿命論信念只是一種虛假的精神支柱。
  • 為原則而戰要比按照這些原則生活容易些。
  • 我有一種感覺,在你的身體里,藏著一個誰也不認識的人。
  • 在這世界上,每個人的獨特性,實在無法用一個簡短的公式,或用幾句話來表達。心理學之中的普遍規則,包括我所創立的個體心理學所立下的規則,都應該只是研究“人類個體”這個學術領域的工具。因此,我從不墨守成規,並且十分重視彈性和靈活性,其間更要有縝密的心思和辨別真偽的能力。由於我對“規則”有著這樣的看法,我對“個體”在兒童時期就擁有自由的創造力,以及在日後人生中創造力會受到限制這個觀點,越來越有信心。因為這個觀點,孩子在追求完美、自我實現、學習技巧、自我成長等自由表現時,擁有很大的空間。根據這個觀點,我們可以把環境和後天教養的影響,當成為那些陶醉在游戲中的孩子們建造一座生活城堡的建材和資源。
  • 要評估一個人的心理狀況如何,可以從“當他面臨無法逃避的困境時,會如何反應”來觀察。人生之中會碰到許多問題和困境,這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包括我們對自己、對其他人,或對工作和愛情所採取的態度。通常在第一個問題還沒解決時,就已經和其他三個不同的問題糾結在一起了。而這些問題都不是容易解決的,並且是在人生中無可避免的,卻又沒有人可以為我們解答,因為這些問題起源於個體和人類社會、地球及異性的關係。
  • 人生就是所有問題的集合,尋找人生的意義也是一種問題。每個人對人生意義的解釋也不一樣,因為它是測量思想、感情以及行動的基本依據。不過,真正的人生意義這張底片,是在個人犯錯或遇到障礙時,才會顯影出來的。我們之所以會選擇咨詢、教育或治療這一類工作,就是要縮小人生意義與個人錯誤行為間的差距。
  • 我們並不因過去的創傷而痛苦,我們只是按自己的目的去應付。
  • 決定自己的是自己,而不是環境、教育或素質。既然生而為人,就沒有「除了現在的生存方式,沒有其他生活方式」這種事;既然生而為人,就永遠都有其他的生存方式。
  • 意義不是由環境決定的,而我們則以我們賦予環境得意義決定了我們自己。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4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fj3000,Vulture,Dan,Chuhao23,y桑,Mis铭,刘维燎,苏青荇.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