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心理學 - MBA智库百科

亲爱的MBA智库百科用户:


过去的17年,百科频道一直以免费公益的形式为大家提供知识服务,这是我们团队的荣幸和骄傲。 然而,在目前越来越严峻的经营挑战下,单纯依靠不断增加广告位来维持网站运营支出,必然会越来越影响您的使用体验,这也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因此,经过审慎地考虑,我们决定推出VIP会员收费制度,以便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优质的内容。


MBA智库百科VIP会员,您的权益将包括: 1、无广告阅读; 2、免验证复制。


当然,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您对百科频道的支持。诚邀您加入MBA智库百科VIP会员,共渡难关,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和进步!



MBA智库百科项目组
2023年8月10日
百科VIP
未登录
无广告阅读
免验证复制
1年VIP
¥ 9.9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PayPal
购买数量:
1
应付金额:
9.9
汇率换算:
1.32
美元(USD)
  • 美元(USD)
  • 加元(CAD)
  • 日元(JPY)
  • 英镑(GBP)
  • 欧元(EUR)
  • 澳元(AUD)
  • 新台币(TWD)
  • 港元(HKD)
  • 新加坡(SGD)
  • 菲律宾(PHP)
  • 泰铢(THB)

按当月汇率换算,

包含手续费

打开手机微信 扫一扫继续付款
立即开通
PayPal支付后,可能会遇到VIP权益未及时开通的情况,请您耐心等待,或者联系百科微信客服:mbalib888。
温馨提示:当无法进去支付页面时,可刷新后重试或更换浏览器
开通百科会员即视为同意《MBA智库·百科会员服务规则》

支付成功

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63个条目

個體心理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

目錄

[隱藏]

個體心理學簡介

  個體心理學是指A.阿德勒的精神分析心理學體系。1911年,阿德勒因突出強調社會因素作用,公開反對弗洛依德的泛性論而兩人關係破裂,創立個體心理學。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正統精神分析的心理學理論體系,使生物學走向的本我心理學轉向社會文化走向的自我心理學,是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轉變的中介。阿德勒的心理整體論、主觀目的論和社會文化定向,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為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的產生奠定了基礎,而且也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展提供前提條件。但是,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仍屬於潛意識心理學範疇,如把神經症的病因視為一種潛意識中的補償作用。他的“向上驅力”,先天“社會興趣”潛能的思想均帶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生物學化的烙印。

個體心理學的基本假設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基於下述10點基本假設:

  1.應該全面地而非片面地把人看作為一個整體。人的所有局部官能是對整個人起作用。

  2.人的心理既非取決於過去、遺傳或環境,也非完全脫離這三者,人具有選擇的權利和能力,因而每個人都需盡責。

  3.人的一切行為都是有明確目標的。人在追求其目標方面,追求的運動和方向最能為人所理解。由於這種追求目標的活動,使人始終處於生成轉化的過程之中,其結果導致個體朝著由負向正的情境運動。

  4.由於人具有選擇的權利和能力,因而他們就應該被看作是積極主動的人,而非僅僅是被動地作出反應的人。他們能夠感知事件、評價事件、對事件作出結論。

  5.人不僅能適應其環境、事件或刺激,還能客觀地或主觀地創製、修正和改變這些刺激。

  6.人能主觀地理解世界。因此,為了瞭解一個人,“我們必須能以其人之目視之,以其人之耳聞之”。

  7.個體心理學也可看作是一門社會心理學,因為人的一切行為應在社會環境中加以理解。如同早期的格式塔心理學派描述的那樣,人們在現象場內東逛西闖,個體心理學也是一種“場”。

  8.弗洛伊德認為精神分析在價值方面是中性的。與弗洛伊德的價值觀相比較,阿德勒介紹了一種有價值觀的心理學。他認為,最高價值,即人的理想價值,在於社會利益。後來,有許多人把這一觀點看作對諸如“愛鄰猶愛已”和“切莫總是鶴立雞群”等宗教戒律在心理學上的重新闡釋。阿德勒是現行存在主義的先驅,他不僅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闡發了生活常規,而且不斷強調諸如選擇、個體責任和生活意義等觀念。

  9.個體心理學可以被描述為一種研究特殊規律的心理學。一方面,阿德勒認為研究一般規律的描述也可用於教學目的,另一方面,他又總是告誡其學生說:“不過那時,它也可能是全然不同的局面”。

  10.個體心理學是一種應用的心理學而非一種擁有的心理學。它屬功能的,也是能動的。除非為了探索,個體心理學不再會有分支。診斷術語尤與阿德勒學派的實踐格格不入。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主要思想

  阿德勒認為,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實體,有自己的獨特目的,尋求人生意義和追求理想,並且是一個與社會和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1、追求優越

  阿德勒認為,追求優越是人們行為的根本動力。

  追求優越既是與生俱來的又是後天發展出來的。人在剛出生時,它只是作為潛能。但從5歲開始,則開始確立優越的目標,以帶動心理的發展。他認為,追求優越和自卑感是密切聯繫的,是對自卑感的補償。

  阿德勒區分了追求優越的兩種不同方法。一種是只追求個人優越,很少關心他人,其行為往往受過度誇張的自卑感驅使。另一種是追求一種優越、完善的社會,使每個人都獲得益處。

  2、自卑與補償

  阿德勒把自卑與補償看作是追求優越的動力根源。

  他指出,自卑與補償是與生俱來的。因為人在嬰幼兒時期,在生理、心理和社會三方面都處於劣勢,需要依賴成年人才能生存,他們由此必然產生自卑和補償。當然,這種自卑與補償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正常的健康的反應,可以驅使人們實現自己的潛能。但是,如果不能成功地進行補償,就會產生自卑情結,導致心理疾病的發生。

  3、生活風格

  阿德勒把個人追求優越的目標的生活方式稱為生活風格,但有時他又給出其它定義,如一個人自己的風格、人格的統一體、個體性等。總之。生活風格是因人而異的。阿德勒認為兒童到5歲左右便形成了生活風格。其家庭關係、生活條件和經驗決定了他今後一生的生活特點。他提出三種研究途徑:出生順序、早期記憶和夢的分析

  阿德勒把個體追求優越目標的方式稱為生活風格。他認為,一個人的生活風格也就是一個人自己的人格,是人格的統一性、個體性,是一個人面對問題時的方法和希望對人生做出貢獻的願望等。

  阿德勒認為,生活風格在5歲左右就基本形成了,不過只是潛意識地表現出來。阿德勒提出了三種途徑來幫助理解一個人的生活風格。

  第一是出生順序。他指出,在家庭中,父母對子女教養的方式或給予的關註會根據子女的出生順序而變化,同胞兄弟姐妹之間也常常因要爭取父母的愛而相互競爭。因此,長子的性格特征是聰明、有成就需要、但害怕競爭;次子喜歡競爭、有強烈的反抗性;最小的孩子有雄心、但懶散、難以實現抱負。獨生子女的性格類似於長子,因為其競爭對手往往來自學校的同學。

  第二是早期記憶。阿德勒根據人的記憶具有主觀性、創造性和想象性的特點,認為個體對於自己早年生活的記憶往往為人們瞭解其獨特的個性提供了線索。

  第三是夢的分析。阿德勒認為意識和潛意識共同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因此,夢能夠顯示一個人的生活風格。

  4、社會興趣

  社會興趣是指對所有社會成員的一種情感,或對人類本性的一種態度。表現為為了社會進步而不是為了個人利益而與他人合作。阿德勒認為社會興趣是人類本性的一部分,植根於每個人的潛能之中,因此,必須先發展起社會興趣,才能形成有用的生活風格。阿德勒還把社會興趣作為衡量心理健康標準

  社會興趣是指個體對所有社會成員的一種情感,或是對人類本性的一種態度,表現為個體為了社會進步而不是個人利益而與他人進行合作。

  阿德勒強調,社會興趣根植於每個人的潛能中,是在社會環境中發展起來的,特別是早期的親子關係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兒童能否形成成熟的社會興趣。

  阿德勒指出,可以通過人們的職業選擇、參與社會活動和愛情婚姻這三大任務的解決情況來衡量其社會興趣的發展狀況。三大任務的順利解決反映了個體具有豐富的社會興趣,反之則是缺乏社會興趣。缺乏社會興趣的人會產生兩種錯誤的生活風格:一種是優越情結;另一種是自卑情結。他還根據人們所具有的社會興趣表現的特點,把人劃分為四種類型:一是統治--支配型;二是索取--依賴型;三是迴避型;四是社會利益型。他認為,前三種類型的人的社會興趣和生活風格都是錯誤的,只有第四種類型的人具有正確的社會興趣和健康的生活風格。

  5、創造性自我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在形成自己的生活風格時並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能夠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遺傳積極地建構它。創造性自我能夠使我們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決定了人的心理健康與否、社會興趣正確與否。

  阿德勒的創造性自我的思想與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模式是針鋒相對的,他極其重視自我及其創造性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這深深地影響了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他們的自我概念都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

對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評價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對西方心理學有重要的貢獻,又有明顯的局限性。

  1、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貢獻

  首先,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對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自我心理學的形成和研究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其次,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確立了心理學的社會價值取向。

  再次,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提出了整體研究的方法論原則。

  最後,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推動了心理學走嚮應用。

  2、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局限

  首先,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仍然帶有強烈的非理性主義色彩和生物學化的傾向。

  其次,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對人性的社會本質的看法仍然是膚淺的。

  再次,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帶有較大的主觀性和片面性。

  最後,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科學性不強。他的學說雖然是建立在臨床觀察的經驗研究的基礎上的,但後來的許多研究並未對其科學性提供較多的支持。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1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Dan,Vulture,咪小鸭,Yixi,y桑,力量,刘维燎,苏青荇,nonameh.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個體心理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告MBA智库百科用户的一封信
亲爱的MBA智库百科用户: 过去的17年,百科频道一直以免费公益的形式为大家提供知识服务,这是我们团队的荣幸和骄傲。 然而,在目前越来越严峻的经营挑战下,单纯依靠不断增加广告位来维持网站运营支出,必然会越来越影响您的使用体验,这也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因此,经过审慎地考虑,我们决定推出VIP会员收费制度,以便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优质的内容。 MBA智库百科VIP会员(9.9元 / 年,点击开通),您的权益将包括: 1、无广告阅读; 2、免验证复制。 当然,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您对百科频道的支持。诚邀您加入MBA智库百科VIP会员,共渡难关,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和进步!
MBA智库百科项目组
2023年8月10日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编辑收藏夹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