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酸味劑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酸味劑(Acidity Regulators)

目錄

什麼是酸味劑

  酸味劑又稱酸度調節劑、酸化劑,是指賦予食品酸味的添加劑[1]。酸味劑主要用於改善食品風味、增加食欲,兼有抑制微生物生長、護色、改良粘度和流變性,提高內在質量、防腐和延長保質期[2]

酸味劑的分類及作用[1]

  酸味劑可分類為:

  (1)無機酸:磷酸

  (2)有機酸:檸檬酸、酒石酸、蘋果酸、延胡索酸、抗壞血酸、乳酸、葡萄糖酸。食品中用酸味劑,半數以上是選用檸檬酸,其次是蘋果酸、乳酸、酒石酸、醋酸及磷酸。在國外還使用富馬酸及琥珀酸。

  種酸會產生不同的口感,如檸檬酸、抗壞血酸和葡萄糖酸所產生的是令人愉快、有清涼感的酸味,但酸味消失快,磷酸、酒石酸有較弱的澀味,醋酸有強刺激性,它們的酸味也消失較快,蘋果酸帶有苦味,其酸味的產生和消失緩慢,富馬酸有強澀味並能呈長時間的酸味。

  影響酸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般溫度對酸味影響較小,酸與甜味有相乘效應,與鹹味有消殺效應。酸味給人以爽快的刺激,一般人雖多喜甜食,但是純甜的糖果、飲料、果醬等飲食甜味平淡,食多則膩,若能以適當之酸甜比配合,可明顯地改善其風味和掩蓋某些不好的風味。

  食品中酸味劑在飲料中的應用是最廣泛的,酸味劑在飲料中的作用如下:

  (1)使用飲料產生特定的酸味;

  (2)改進飲料的風味與促進蔗糖的轉化;

  (3)通過刺激產生唾液,加強飲料的解渴效果;

  (4)具有防腐作用,一般清涼飲料中添加0.01~0.3%的酸味劑,使pH值下降,細菌難於生長。

  酸味劑除了調味作用外還有以下作用:

  (一)防腐作用:微生物生存需要一定的pH值,多數細菌為6.5~7.5,少數耐受到pH為4~3的範圍(酵母菌、黴菌),因此,酸味劑以調整酸度起防腐作用,還能增加苯甲酸、山梨酸等防腐劑的抗菌效果。

  (二)抗氧化作用:Fe、Cu離子是油脂氧化、蔬菜褐變、色素褪色的催化劑,加入金屬螯和劑是可行的方法,酸味劑也具有螯合作用,使金屬離子結合而失去催化活性。

  (三)緩衝作用:食品加工保存過程中都需穩定的pH值,要求pH值變動範圍很窄,單純酸鹼調整pH值往往失去平衡,用有機酸及其鹽類配成緩衝系統,起不致因原料調配及加工過程中酸鹼含量變化而引起pH過分波動的作用。

  (四)其它作用:酸味劑與NaHCO3配製成膨鬆劑,高酯果膠在膠凝時需要用酸味劑調整pH值,酸味劑對解酯酶有鈍化作用等。

常用酸味劑的性質與用途[1]

  (1)檸檬酸(枸櫞酸,2-羥基丙三羧酸)無色透明結晶,或白色顆粒、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極酸;易溶於水及乙醇,在乾燥空氣中可失去結晶水而風化,在潮濕空氣中可緩緩潮解而結成塊狀,含一分子結晶時熔點為100℃~133℃。可與多種香料酸合而產生清涼爽口的製品,適用於清涼飲料、果醬類、罐頭、糖果、糕點餡、羊奶、使用量不限;調節酒類pH值,用於肉製品可使顏色和風味更持久。

  (2)乳酸(α-羥基丙酸)透明無色或淡黃色糖漿狀液體,無臭或有輕微酸味,與水、醇、甘油可任意混合,有吸濕性,濃縮至50%時部分變成乳酸酐,一般80%~90%的乳酸含10%~15%的乳酸酐,可以澱粉、糖蜜為原料以乳酸菌發酵制取,並具有較強的抑菌作用。用於發酵食品、飲料、配製酒、果醬、罐頭和糖果等。

  (3)酒石酸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易溶於水,稍有吸濕性,自然界的葡萄中含有大量酒石酸,以酒石酸氫鉀的形式存在,是葡萄酸味的主要成分。用於生產芳香飲料及糖漿,柑橘類果味、果醬、罐頭、糖果、葡萄汁及製品。 

  (4) 磷酸是唯一作為食品酸化劑使用的無機酸。在有香味的碳酸飲料,特別是可樂和類似啤酒的無醇飲料中,磷酸是廣泛使用的一種重要酸化劑。

酸味劑的特點[3]

  酸味,是無機酸、有機酸及其酸性鹽所特有的味,呈酸味的本身物質是氫離子。一般在同濃度下電離度大的酸, 由於其氫離子濃度高,故酸味表現也較強。食品飲料加工中使用的有機酸有很多種,這些有機酸味質不同,與不同的陰離子構成有關,如羧基和羥基的位置和數量,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通常羥基給人以柔和感,羥基數多的有機酸呈現的酸味較豐盈。幾種有機酸並用時,對酸味並沒有增強的效果,但可以調節味質,使之具有某種特點。

  酸味與甜味相互間都存在著減效作用。甜味物質中加少量酸, 則甜味感覺減弱,在酸中加甜味物質則酸味感減弱。酸味中加少量食鹽則酸味減弱,但在食鹽中加少量酸則鹹味增強。將少量食鹽加入柚子中,食用時可減少酸味而突出甜味。酸中含有少量的苦味或澀味物質時會使酸感增強。對檸檬、葡萄柚等水果,適當的苦味與酸味相配合,才能使其風味得到表現。人對酸味的感覺隨溫度升高而增強,這一方面是因為酸電離度隨溫度升高而加大,另一方面是因為在溫度升高後某些緩衝物如蛋白質變性,從而失去緩衝作用,造成酸味增強。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第四章 食品添加劑.食品化學.雲南大學精品課程
  2. 汪多仁.國內外酸味劑的現狀和展望[J].中國食品用化學品,1998(5)
  3. 侯偉.酸味劑的種類及其應用[J].農產品加工,2008(9)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方小莉.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酸味劑"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