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軟體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通信軟體(Communication Software)
目錄 |
什麼是通信軟體[1]
通信軟體是指實現通信協議的軟體,例如在FDDI、ATM和FR這些主要依靠軟體的網路中就大量採用了通信軟體。
根據通信網及其設備和產品的不同,通信軟體可以分為通信網系統軟體、通信設備軟體和應用軟體三大部分。
由於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目前又有人把通信軟體細分為:嵌入式軟體、網路管理軟體、計費軟體、業務平臺、應用軟體、工具軟體。
嵌入式系統主要由微電子晶元(包括微處理器、定時器、序列發生器、控制器、存儲器、感測器等一系列微電子晶元與器件)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統和應用軟體組成。在嵌入式操作系統的基礎上,有各種各樣的開發環境和相應的軟體模塊,這些軟體模塊的主要作用是實現通信領域的各種協議和標準,也稱為嵌入式通信軟體,它是直接建立在硬體平臺基礎上的,和硬體密不可分。
1.對硬體平臺的依賴性強
通信軟體是在硬體平臺基礎上進行開發並和通信業務的發展日益緊密結合的產業。大部分通信軟體開發既需要對硬體設備理解深透,又需要對通信運營業務十分熟悉,軟體開發難度相對較大。
2.要求適應通信業務的實時性
通信軟體必需要滿足通信設備功能和運營業務的需要,但由於通信實時性強的特點,不能使其程式的運算過於煩瑣複雜。
3.高可靠性和高穩定性要求
通信業務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因此對軟體質量要求很高。
4.更新速度快
由於通信產品的飛速發展,相應地要求應用軟體的版本也必須快速更新。國外的一些大通信製造商一般每年都會推出兩個應用軟體的版本,緊急時3個月推出一個新版本。
5.嵌入式通信軟體應用廣泛
隨著信息浪潮的到來,特別是移動通信的發展,使中國已經成為包括手機、PDA、數位相機、腕表甚至冰箱等數字產品的世界加工廠。幾億人通過信息電器實現上網得要求為嵌入式軟體的開發和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國外的通信業發展較早,與國內企業相比它們已經在企業的經營管理、市場運作和自身的發展上得出了很多經驗,形成了自己的發展特色。
首先國外的企業有比較明確的分工,大、小企業所開發的產品有著明顯的區別。小的企業無論是在人力還是物力上都不能與大企業相比,但是他們經營靈活,管理不墨守成規,對市場的嗅覺比較靈敏,可以隨時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產品轉移,因此它們多開發一些比較小的但具有創新意義的項目,小的通信軟體企業由於受實力的限制,向小而精、小而專的方向發展。具有獨創性是一些小軟體企業的重要特點。有的小型軟體企業還向某一領域的創新方面發展,為企業帶來豐厚的回報。小企業對某個方面的軟體進行開發,一旦成功,經過測試滿足要求後,將其所研發的軟體產品拿到大企業(如IBM、Intel、Sony)進行宣傳推銷,有些大公司將其產權買斷為自己所用,或者大公司可以將小公司全面收購,將其變為自己的一個部門,對其進行直接的領導並按照本公司的管理運營方式對其進行改造,使其能夠完全融入公司當中。
由於歷史的原因,國內的通信軟體業發展較晚,同時也錯過了一些發展機會,與國外的企業有著很大的差距。在通信製造業中,有將近70%~80%的企業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自己的核心技術,而是通過貼牌(OEM)的方式進行經營。通信運營業所使用的軟體,絕大部分隨設備一起購進,僅有很少量的增值服務應用軟體是自己開發或合作開發。因此,通信業在技術上受制於人,發展的後勁明顯不足。
總體來看,我國的通信軟體業還處於初期發展的低水平階段,多數企業還沒有進入系統軟體的開發,較少使用先進的開發工具和軟體開發平臺。北京通信企業開發軟體的規模大部分都在百萬元級和十萬元級的水平上,千萬元級的較大型軟體還很少。這種規模和國外的同類軟體企業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這也成為國內通信軟體業發展的一個瓶頸,它極大地限制了國內企業趕超國際先進水平的步伐;在中低端產品方面,國內的技術發展較快,與國外的差距不大,但今後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據調查,在北京通信業開發的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中,使用最多的操作系統是WindowsNT,少部分使用的是Unix和其它操作系統軟體,這表明我國通信領域和其他領域一樣,被微軟控制著。在開發嵌入式的軟體中,使用最多的操作系統是美國風河公司的平臺。開發資料庫軟體,使用最多的是Oracle系統,也有少數軟體是用Sybase、Informix、SQLserver和其它系統,很少有我國自己開發的資料庫,這和我國整個軟體產業的發展水平是一致的。但是通信軟體使用的資料庫,尤其是終端設備中使用的嵌入式資料庫,不能採用上述大、中型資料庫,而應像國外通信企業那樣,根據設備和需求,開發適用、小型的資料庫。
1.急功近利和好高務遠的思想有一定的普遍性
我國的通信軟體業確實有很多聰明、有前途的人才,但有些人員太想做出突出的成績,迫不急待地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小的軟體剛有進展和收穫,就急著要開發大的軟體,一個操作系統還未完全掌握,又想搞另一個操作系統,同時,也急切地盼望自己地位、待遇的攀升,但實際上他們的基礎並沒有打牢,缺乏豐富的經驗和豐厚的技術底蘊,結果卻欲速則不達,適得其反。不僅軟體的水平、質量上不去,而且也缺乏創新精神和市場競爭力。
2.開發程式不規範、不嚴格
軟體開發計劃性差。軟體需求分析不充分、不明確。軟體開發過程不規範。開發過程沒有統一的、公認的方法論和規範指導。
3.軟體產品無評測手段
國外的通信軟體開發用在測試上的時間一般為編程時間的兩倍,測試人員和編程人員數基本相同,而且為了減少軟體中的BUG,測試人員和編程人員常進行換崗。國內的通信軟體常常未能在測試階段充分做好檢測工作,提交用戶的軟體質量差,在運行中出現大量問題,輕者影響系統正常工作,重者發生事故,甚至造成重大損失。
4.缺少國內通信標準
由於歷史的原因,目前國內的通信業基本都是在國外大企業制定標準的基礎上進行外圍的開發,而國外的一些大企業所開發的軟體,其用的代碼、編程語言和使用的系統軟體都有所不同,沒有通用性,這就使我們只能受制於人,長期以往不可能有獨立自主的發展。國內軟體業要想有更大的發展,在國際舞臺上有自己的一片立足之地,就應該積极參加國際ITU組織的活動,參與通信標準的制訂和討論,加大力度研究各項新技術的標準。
- ↑ 嚴體華等主編.第八章 網路管理 網路管理員教程 修訂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