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經營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連鎖經營理論,是專門關於連鎖經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連鎖經營作為一種先進的現代商業模式,被譽為商業界的又一次革命性的創新,在世界範圍內影響著商業的發展。
如何選擇和運用連鎖經營模式對連鎖經營的發展至關重要,關係著企業連鎖經營能否成功的運營。發榮、何春凱(1999)“連鎖致勝”一書陳述了連鎖經營的三種基本模式:直營連鎖模式、特許經營模式和自願連鎖模式,並對三種模式進行了比較,認為三種模式都有自身的特質,不能斷定孰優孰劣;並指出在進行連鎖經營模式轉換時應先自我評估,有了充分的準備和階段性的選擇才能逐漸轉換。
Pajiv P.Dant,Andhesh K.Paswan和John Stanworth(1996)對特許經營中的所有權轉向理論進行分析,認為特許連鎖和受許者的加盟行為是一種短期的、早期發展階段的行為,當財務資本和人力資本的稀缺性不再凸顯時,特許人為未來發展的需要,將會選擇更傳統的成長策略(如自己開設分店)。
浩宇(2008)通過實例比較分析認為,對於直營和特許經營的選擇取決於企業發展的規模及階段,早期由於資源的稀缺可能偏向於特許經營,然後逐漸向直營轉換,到了一定階段,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發展特點和需要來選擇特許和直營或兩種模式並用。
而肖朝陽(2008)認為,連鎖企業在發展到一定的規模以後,都會以特許經營為主要的經營模式。也有學者建議綜合運用這三種模式的策略,張榮齊(2007)提出了連鎖模式綜合運行的周轉輪體系,直營模式直接在總部的控制下同軸運轉,連鎖單元在直營狀態,總部對連鎖單元的控制權是強有力的;此時,單元的資本構成中,總部處於支配地位,其他投資者處於從屬地位。劉荔(1999)認為,直營是連鎖經營的地基,特許經營是連鎖經營模式發展的高級階段,是主體,綜合運用會使得連鎖經營取得更好、更快的發展。
劉玉芽(2007)在文章中指出,直營與特許經營的雙重分佈現象會造成一系列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價格、貨品、形象、服務和理念上的衝突,以及其他的人為矛盾;並體提出瞭解決雙重分佈問題的建議:協調好穩定性和快速性、利用好統一性和適應性、制定科學的終端管理制度。艾浪滔(2004)分析了幾種模式並存的矛盾及矛盾產生的原因,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瞭解決矛盾的方法:制定合理的銷售半徑、嚴格進行價格規範、統一終端形象建設、保持促銷活動的統一步調和科學進行貨品品類管理。
專家學者主要探討了影響企業選擇連鎖模式的各種因素,這些因素有時間、資本、人才、總部實力等因素,進一步的研究還可以從特許方品牌發展階段、行業連鎖模式、行業連鎖模式影響因素等方面進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還有很多的創新空間。
國內外相關學者對連鎖經營發展前景的研究十分深入細緻,普遍看好連鎖經營的發展前景,並通過一系列的實證和理論分析來說明。Guilbe Lopez和Carlos Joge(1999)以1945~1998年間北美各主要連鎖商店(如wal-Mart,K-Mart,Sears)在波多黎各島的演進、擴張及空間分佈情況為樣本,對零售業連鎖經營的全球化趨勢進行了實證研究。朱坤萍(2003)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研究了連鎖經營的有效擴張問題,認為連鎖擴張是我國零售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張念(2003)指出,連鎖經營將成為經濟增長的熱點,其銷售額占社會零售總額的比例會越來越高。此外,也有少數學者認為特許連鎖的發展已經飽和,不應該盲目的進行連鎖擴張。
對於連鎖經營的發展趨勢,不少學者也都給予了分析和預測。其中,李曙明(2005)在“構建你的連鎖王國—連鎖經營的運作與管理”一書中分析得很全面。他指出,在未來的連鎖企業經營發展中,第一,連鎖經營發展的區域分佈更為合理,行業範圍持續擴大;第二,連鎖經營的業態形式更趨合理化、多樣化;第三,連鎖經營管理手段和技術手段更趨規範化;第四,競爭會更加有序,但同時也會更趨激烈;最後,特許連鎖將成為最具增值潛力的連鎖經營形態。
連鎖化和規模化是零售業發展的趨勢,這是不容置疑的,今後在連鎖擴張的方式和連鎖模式的創新、定量化研究、個案研究方面都有很大的研究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