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放大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目錄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簡介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又譯維特根施泰因;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出生於奧地利,後入英國籍。哲學家、數理邏輯學家。語言哲學的奠基人,20世紀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之一。

  • 主要領域:形而上學,認識論,邏輯學,語言哲學,數學哲學
  • 著名思想:語言的圖象論,“不可說”,“意義即使用”,語言游戲,家族相似,“私人語言”論證,生活形式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的生平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於1889年4月26日出生於奧匈帝國的維也納,父親卡爾·維特根斯坦是歐洲鋼鐵工業巨頭,母親萊奧波迪內,哈耶克外祖父之姑表妹,是銀行家的女兒。路德維希在八個子女中排行最小,有著四分之三的猶太血統,於納粹吞併奧地利後轉入英國籍。維特根斯坦自幼跟隨兄姊在家裡接受教育,然而家庭教育的結果卻無法使其達到正規高中的接納標準。直到1903年在通過入學考試後前往林茨的一所以技術著稱的中學學習,和阿道夫·希特勒是同學,不過尚未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這兩位重要人物有過任何深入的交往。和一些偉大人物一樣,維特根斯坦在中學的成績並不好,大都處於中下水平,在度過了三年的不愉快後,更帶著高考的落敗離開了這裡。少年路德維希愛好機械與技術,十歲時就制出過一臺簡單實用的縫紉機。其最初的志向在於物理學,曾經渴望師從著名物理學家玻爾茲曼,然而,後者於1906年自殺,使得維特根斯坦的希望毀於一旦。隨後維特根斯坦又立志成為一名工程師。1906年,維特根斯坦前往柏林學習機械工程。1908年,進入英國曼徹斯特維多利亞大學攻讀航空工程空氣動力學學位。期間,為了徹底搞清螺旋槳的原理,同時出於對數學基礎的興趣,維特根斯坦閱讀了伯特蘭·羅素與懷特海合寫的《數學原理》以及戈特洛布·弗雷格的《算術基礎》。在1911年夏天拜訪了弗雷格後,維特根斯坦聽從了這位邏輯學家的推薦,前往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問學於羅素門下,後成為英國哲學家羅素的學生兼好友,羅素稱這場相識是他一生中“最令人興奮的智慧探險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本可免服兵役的維特根斯坦作為志願兵積極入伍,在戰場上完成了標誌所謂哲學的語言學轉向的《邏輯哲學論》(英文版:Tractatus Logico - Philosophicus;德文版:Logische - Philosophische Abhandlung)的初稿。《邏輯哲學論》後他認為所謂的哲學問題已被解決,於是懷著貴族式的熱忱前往奧地利南部山區,投入格律克爾倡導的奧地利學校改革運動,成為一名小學教師。有著理想主義追求的維特根斯坦在這裡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對學生也充滿了熱情,然而卻被無法理解的家長們視為“瘋狂的家伙”,他們拒絕了這個古怪家伙提出的收養其中一個或兩個學生的要求。1926年,被證明總是與成年人格格不入的維特根斯坦離開了“粗俗愚蠢的南部農民”,結束了鄉村教師的職位。

  作小學教師“失敗”之後維特根斯坦先是在一個修道院里作過短時間的園丁助手,後來其姊瑪格麗特由於擔心他的精神狀態而設法要求其協助設計並負責建造了自己的一處宅第。這個後來曾被用作保加利亞使館的建築物使維特根斯坦獲得了建築師的身份。1927年,維特根斯坦結識了奉《邏輯哲學論》為圭臬的“維也納小組”成員並應邀參與一些活動,與石里克、魏斯曼等成員有過交往,然而維特根斯坦拒絕加入他們的圈子。1928年春在聽了數學家布勞維爾在維也納有關“數學、科學和語言”的一次講演後,維特根斯坦重新萌發了強烈的哲學探索的興趣。1929年,維特根斯坦重返劍橋,以《邏輯哲學論》作為論文通過了由羅素和G.E.摩爾主持評審的博士答辯後,留在三一學院教授哲學,並於1939年接替摩爾成為哲學教授。1947年,堅信“哲學教授”是“一份荒唐的工作”的維特根斯坦從劍橋辭職,以專心思考、寫作。

  1951年4月29日,身患前列腺癌的維特根斯坦在好友比萬(Edward Bevan)醫生家中與世長辭。去世後由弟子安斯康姆(Elizabeth Anscombe)和裡斯(Rush Rhees)出版了被認為是引導了語言哲學新的走向的《哲學研究》(英文版: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德文版: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維特根斯坦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被羅素稱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範例”:熱情、深刻、認真、純正、出類拔萃。

  維特根斯坦具有極為深厚的文化素養,對人類生存本質有著深刻的感知。早年維特根斯坦家族有著濃厚的藝術文化氛圍,父親卡爾·維特根斯坦是長期的藝術捐助商,勃拉姆斯、馬勒等是這個被音樂充滿的家庭里的常客。維特根斯坦家族成員中音樂天賦不算突出的路德維希其單簧管演奏也很有造詣,同樣,被認為是有書面表達障礙的維特根斯坦的文筆卻也十分精湛。另外維特根斯坦十分喜愛奧地利文藝評論家卡爾·克勞斯(Karl Kraus)的著作。然而“不幸”卻很早就與這位哲學家如影隨形,孤獨和抑鬱充滿了維特根斯坦的一生。據其傳記作者威廉·巴特利(William Warren Bartley)考證,維特根斯坦家族的兄弟五人里,包括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本人共有三名是同性戀者,這其中的兩個兄長漢斯和魯道夫早年分別自殺,此後父親卡爾·維特根斯坦雖然放緩了對子女們的嚴厲,青年路德維希卻仍然常常有令羅素擔心的自殺傾向,據稱其本人參加一戰就是為了“體面地自殺”。他的另一個兄長庫特·維特根斯坦在戰場上被俘前自殺,在戰爭里幸存但致殘的最後一位兄長,保羅·維特根斯坦,是著名的單臂鋼琴家。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的哲學思想

  其哲學思想與邏輯理論包括:

  ①其思想發展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以《邏輯哲學論》為表徵。提出語句是事態的邏輯圖像(即語言圖像論)觀點,認為語言可被視作一種符號,如同圖像一樣來反映事態。試圖構造一種語言與現實的對應關係,認為名稱代表對象,名稱和名稱組成基本命題,基本命題表現對象和對象之間可能的邏輯關係(即基本事態),複合命題是基本命題的真值函項。

  ②《邏輯哲學論》提出的中心問題是劃分可說的和不可說的界限,認為圖像可以描繪實在,即作為事態的圖像的語句可以說出事物是怎樣的,但圖像不能描繪它作為事態圖像的邏輯形式,這種邏輯形式是無法言說的。語言只能描述那些在實際上或邏輯上可能的事態。超出語言描述範圍的東西是無法思考的。故認為確實有某種我們說不出來的,“語言的界限正意味著我的世界的界限”。所以哲學的任務在於邏輯地闡明思想,使本來似乎是含糊不清的思想清晰和界限分明。

  ③後期維特根斯坦在《哲學研究》一書中否定了前期的語言圖像論,認為描述實在只是語言的一種功能,語言在實際生活中卻有許多種功能,從理想的人工語言觀點轉向摩爾的日常的自然語言觀點。認為語句的意義在於它的用法,在不同情況下使用,語句的意義也不同,因此“語言是工具,語言的概念也是工具”,故正確使用語言,要分清什麼情況與什麼目的。把語言視作生活形式的一部分,強調從語言的實際運用中去研究語言。提出“語言游戲”概念,認為:“語言游戲”在這裡主要強調“語言是一個活動或一個生活形式的一部分”。

  ④與前期不同,規定哲學的任務是使語言離開其形而上學用法而重新回到其日常用法,哲學家就像正在治療我們疾病的醫生一樣,“在他能達到健全的人類理智的思想之前”,必須首先“治愈自己理智中的許多疾病”。在邏輯學上,對邏輯語義學和邏輯語法學的研究有積極的貢獻。分析命題的邏輯性質,指出基本命題是一切命題的核心,其他命題是基本命題的真值函項。明確提出採用真值表方法解析一切命題,定義各種命題。在用真值表方法分析命題真值的基礎上,區分並定義了“永真命題 ”和“矛盾命題”。由此又說明瞭必然、可能和不可能等模態概念,指出:“一個永真命題的真實性是必然的,一個命題的真實性是可能的,一個矛盾命題的真實性是不可能的。”

  ⑤與哲學思想相對應,其前期還把美學、倫理學排除在能說的範圍之外,認為“美”、“善”都是不能用語句說出了,是人們看待世界的情感體驗。後期則從日常語言哲學出發,主張對善、美和藝術的實際用途作邏輯描述,否定善、美有統一的本質。要理解價值判斷語句的意義,就要看這個語句在何種具體的環境、場合中被使用。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的著作

  • 邏輯哲學論(初作《名理論》),張申府 譯,陳啟偉 校
  • 哲學研究,陳嘉映 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1
  • 論確實性,張金言 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文化與價值
  • 藍皮書和棕皮書
  • 關於數學基礎的評論
  • 哲學評註
  • 哲學語法
  • 維特根斯坦劍橋講演集
  • 藍皮書
  • 一種哲學的考察
  • 論數學的基礎
  • 心理學哲學評論
  • 雜評
  • 紙條集
  • 關於顏色的評論
  • 關於倫理學的講演以及其他
  • 論色彩
  • 心理學哲學最後著作

維特根斯坦語錄

  • 凡是能夠說的,都能夠說清楚;凡是不能談的,就應該保持沉默。 
  • 世界就是一切發生的事情。  
  • 世界是事實的總和,而不是事物的總和。  
  • 事實的邏輯圖象是思想。  
  • 確實有不能講述的東西。它們使自己表現出來,它們是神秘的東西。  
  • 世界上的事物是怎樣存在的這一點並不神秘,神秘的是它是那樣存在的。  
  • 哲學的目的是使思想在邏輯上清晰。  
  • 哲學不是一套學說,而是一種活動。哲學的主要工作是解釋。  
  • 世界的意義必定在世界之外。  
  • 幸福、和諧的生活的客觀標誌是什麼?不可能有任何這種可以描述的,這也是很清楚。這個標誌不可能是一個物質的標誌,而只能是一個形而上學的標誌,一個先驗的標誌。  
  • 理解一個命題的含義也就是知道它的真假問題是如何被確定的。  
  • 當一個人與環境格格不入時,他的一切智能就失去了應有的正常,他就會顯得各種病態。只有讓他回歸至自己的本性,才會導致良好的結果,使一切顯出正常。
  • 一個命題的含義就是它被證實的方法。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Cabbage,Zfj3000,Dan,Yixi,连晓雾,林巧玲,刘维燎.

評論(共2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10.81.90.* 在 2016年2月7日 12:36 發表

[一個命題的含義就是它被證實的方法]與[理解它的含義就是知道它的真假問題是如何被確定的]是什麼意思?

回複評論
M id 64ae103b521d975f12b865e834ee8692 (討論 | 貢獻) 在 2020年10月26日 11:36 發表

是命題的邏輯定性,決定它的真假,就是你的思考過程與理解過程。大白話就是:說的啥是啥,聽到啥是啥,想到啥是啥。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