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獻原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資產評估的技術原則是資產評估機構在設計評估方案、選擇評估方法時應遵循的基本準則。這些原則主要有:預期收益原則、貢獻原則、供求原則、替代原則以及外在性原則。
貢獻原則是指在評估時,某一資產或資產的某一構成部分的價值,應取決於該資產對與其他相關資產共同組成的整體資產價值的貢獻,或該部分對資產整體價值的貢獻,也可以用缺少它時整體資產價值或資產整體價值的下降程度來衡量確定。
從一定意義上講,貢獻原則是預期收益原則的一種具體化原則。它也要求資產價值的高低要由該資產的貢獻來決定的。貢獻原則主要適用於構成某整體資產的各組成要素資產的貢獻,或者是當整體資產缺少該項要素資產將蒙受的損失。
按經濟學中的邊際收益原則,衡量各生產要素的價值小,可依據其對總收益的貢獻小來決定。對於土地估價,貢獻原則是不動產的總收益是由土地及建築物等構成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某一部分帶來的收益,對總收益而言,是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係。就土地部分的貢獻而言,由於地價是在生產經營活動之前優先支付的,故土地的貢&&獻具有優先性和特殊性,評估時應特別考慮。估價時,可以利用收益還原法分別估算土地、建築物價格,進而評估整個不動產價格;也可根據整個不動產價格及其他構成部分的價格,採用剩餘法估算土地價格。因此,貢獻原則是關於部分收益遞增遞減原則的應用,也是收益還原法和剩餘法估價的基礎。
同時,貢獻原則還可用於土地或建築物的追加投資、不動產的部分改良、改造等。它可根據對不動產整體價格的貢獻小,判斷追加投資是否適當;又可應用這一原則判斷最有效使用的上升程度,即將現在的最有效使用與投資後的最有效使用互相比較,以確定純收益最點。
恩,不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