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君入籠策略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請君入籠策略是指在淡判中,紿對手的談判條件劃定一個範圍,以防其“獅子大張口”,或進一步壓對手最終成交條件的做法。
由於劃範圍的形式有點像人們常說的在“籠”子中辦事的樣子,故起名“請君入籠”。這個範圍代表的意思是較廣泛的。它可以是價格,可以是條件,只要與交易有關的內容均可以放到範圍之中。而“籠”,在策略中可以是明確不變的,以實際形式表現的物,也可以是思想上意會的物i這兩個“籠”在談判中均有用,所以在策略中也具兩種含義。
在談判實務中,淡判手有時也稱該策略為“籠子策略”或“最大預算”、“最大許可權”,其實,這些不同稱渭說的都是同一件事,該策略不受談判手地位限制,也不受談判階段限制。
“請君入籠”策略在做法上有兩個步驟,一是做“籠子”,二是請對手入籠。
1.做“籠子”
首先,在談判中,根據談判的階段、談判的內容,“籠子”是不一樣的。所以,做“籠子”必須選擇適合與對手談判的“籠子。”你與對方談“價格”,就不能是“條款”的“籠子”。相反,淡條款,也不可用價格的“籠子”;否則,對手也不會進去,還會批你“牛頭不對馬嘴”。
此外,“籠子”的大小是另一個重要因素。如何沒定“籠子”的尺寸?這與己方準備成交的底線相關。通常,“籠子”尺寸不能等於底線,更不能大於底線。除非,對手的條件十分合理,是已方預算不夠;或者成本太高,缺乏競爭性。但也不能離成交線太遠。因為,成交線的制定是一個科學分析的結果,離得太遠,勢必對對方壓力加大,“籠子”也無法讓對方鑽,不可鑽的“籠子”,也失去策略意義。
2.請對手入籠
該策略用了“請”字,反映運用時,不能強迫對方進“籠子”。當然,“籠子”本身就是壓力,但這壓力不在“籠子”外,而在“籠子”中。當對手不進“籠子”,就無壓力;只有進了“籠子”,才有壓力。所以,在該策略中,只能將對手“清”進去。既然是“請”,就應有合適的、有效的“清”法。
正常情況下,“請”法為:製造氣氛,肯定對手,表示誠意,拋出“籠子”。先要製造和諧、友好、熱情氣氛,讓友情、希望洋溢在談判間,令人醉意朦朧。再紿對方“戴高帽子”充分肯定對手的努力,讓其有自滿、自大的感覺。隨後,把己方良好的感覺、交易的誠意加以渲染,使對方忘卻了“對手”。簡直都是“兄弟”。在關係進一步緊密之後,才做最後的動作——拋出“籠子”。大講自己的難處、苦處,清對手體諒、支持,能按此條件辦。
該策略的成敗在妥善處理四忌:沒餘地,泄密,誤時機,乏靈活。
1.沒餘地
“籠子”的尺寸,即說出的交易條件應有餘地、不應幻想對手會乖乖地入籠+要準備對手反擊,就應有防守——餘地,以求一舉成功。
2.泄密飛
由於“籠子”有虛邊——餘地,那麼增強“籠子”實際效果的首要措施就是保守己方成交底線的秘密:否則,該策略也將失去意義。
3.誤時機
在做好“籠子”後,能否讓對手“自願入籠”,取決於“請”的時機,錯誤地選擇啟動的時機,效果就會很差,甚至會引起對手警覺,使你的策略流產。
4.乏靈活
慎重啟動該策略,多數情況下均會產生效果。但當對方有客觀困難、對手有意試探虛實時,均會給策略運用者帶來困難,甚至意外。那麼,以靈活進退的態度處理,就可最大限度地爭取策略效果。
請君入籠策略案例[1]
中方某公司欲購香港某公司焊接機5台,港方報價70萬美元,中方預算及測算5台設備市場賣價應在50萬—60萬美元之間、於是資金預算在58萬美元。
經過幾輪談判,港方將其價降到了60萬美元,而中方將價逐步還到50萬美元。港方急欲做成該筆交易,於是向中方表示說:“願盡最大努力表示交易減意:”中方說:“欲如此,一定配合貴方做成該交易。”隨即港方提出可以再降2萬美元,即58萬美元出售5台焊機。中方回覆:“貴方態度可嘉,但我方最大預算只有55萬美元。欲簽合同,還需貴方考慮我方難處”港方感到極為難辦,說:“我們已儘力,貴方欲真買我方設備,還望考慮我方的困難。”中方:“我方充分看到貴方誠意,但我方的最大預算僅55萬美元,總不能買4台半設備吧。或許貴方付出多點努力,未來定有回報。”
港方猶豫了一陣,內部又嘀咕了一通後說道:“貴我雙方均有交易誠意,但我方也到了極限,再讓步已超過許可權,我們只能請示後再答覆貴方。不過,作為一個理由,貴方可否將支付條件改一下,先預付我方10萬美元。”中方應道:“可以考慮。”最後,港方同意了中方總價,中方同意了港方的支付條件。
該案例說明中方運用“清君入籠”的策略極為成功。有兩個特點:一是出手時機較好。雙方靠攏之後、決戰之前,提出“籠子”,對方易於進。二是,最後的條件——支付,促進了對手入“籠子”,這個條件運用較好-作為港方,借策略而反用,講自己的“最大許可權”,把中方預付款要到手,實際又壓低了中方3萬美元的要價,但沒有破中方預算的“籠子”,使中方必然接受自己的要求。
- ↑ 丁建忠.九哉四十五策 :商業談判戰法[M].中信出版社,2002年0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