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1个条目

自我決定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

目錄

什麼是自我決定理論[1]

  自我決定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以積極心理學為背景發展起來的一種認知動機觀,該理論認為,個體是積極向上的,具有自我實現和自我成長的需要,個體具有自主、勝任、歸屬等三項基本的、與生俱來的心理需要。自主需要是指個體希望在從事各種活動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進行自主選擇,同時希望在活動中感到不受限制、對自我的行為和決策擁有選擇的權力;勝任需要是指個體需要在活動中體驗到有能力完成該項任務,或者說個人感覺自己能勝任或掌控工作;歸屬需要指個體希望自己在所處的環境中能感受得到來自他人的關懷和愛,感受到自己屬於組織中的一員。個體自主、勝任、歸屬需要的滿足會顯著增強個體內在動機。

  自我決定理論認為,自主需要是一種自我決定的心理需要,往往伴隨著一種積極的體驗和自由感。自我決定理論的創始人Ryan和Deci通過對自主支持和自主抑制兩種不同環境的比較研究發現,自主需要滿足更能激發個體的內在動機,即相對勝任需要和歸屬需要,自主需要滿足對內在動機的影響最大。已有的實證研究也表明自主需要對於維持個體的最佳效能和幸福感尤為重要。

自我決定理論及其理論進展[2]

  隨著自我決定理論的不斷發展,目前自我決定理論主要包含6個子理論。分別為:認知評價理論有機整合理論、基本心理需要理論、因果定向理論目標內容理論和關係動力理論。具體來看,第一,認知評價理論主要闡述外在環境對內部動機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第二,基本需要理論提出人有關係、自主和勝任三種需要,是自我決定理論的關鍵理論,三種需要的滿足使內部動機得以滿足,從而增強自我決定性;第三,有機整合理論把動機的連續過程分為四個過程:即外部調節、內攝調節、認同調節和整合調節,外部調節和內攝調節是控制性動機,認同調節和整合調節屬於自主動機,主要介紹人們為什麼會產生某種行為;第四,因果定性理論主要闡述個體差異對內部動機的影響;第五,關係動力理論主要介紹高質量的人際關係對內部動機的影響;第六,目標內容理論把目標分為內在目標和外在目標,通過它來介紹人們追求什麼樣的行為。上述相關理論均得到相關實證研究的支持,但也有部分亞理論仍存在一些爭議,如目標內容理論和關係動力理論作為自我決定理論的理論新發展,有關目標與動機的內涵也存在概念上的混淆。

  1.不同理論視野下的目標內容與動機

  Kasser和Ryan研究人們在人生目標上的個體差異時,發現目標內容與幸福感相關。國內研究者胡小勇較早對目標內容理論進行過介紹,揭示了目標內容與以往目標的區別,即動機心理學中的目標是指個體預期自己行為所達到的結果,而目標內容則強調個體追求的是什麼樣的目標。該理論把目標分為內部目標和外部目標,內部目標激發內在動機,增強自我決定性,外部目標則相反。自我決定理論認為,追求內部目標對幸福感具有積極影響,因為促進了對自主,能力和關係的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相反,對外部目標內容的強烈追求不能滿足基本心理需求,而且外部目標往往是針對外部價值指標,與過度的社會比較和不穩定的自尊相關聯。

  有機整合理論把動機分為無動機、外部動機和內部動機,且動機是個不斷內化的過程。動機內化的過程分為:外部調節、內攝調節、認同調節和整合調節,外部調節和內攝調節是控制性動機,動機內化的連續體如圖1所示。認同調節和整合調節屬於自主動機,自主動機是指個體參與某項活動是因為活動本身是有趣的和令人滿意的,控制動機是指個體參與某項活動的原因與活動本身分離。目標內容理論強調追求什麼目標,自主動機和控制動機則強調為什麼要追求該目標。舉例來說,A同學為促進自我成長努力學習英語(內部目標),原因有:A同學自己非常喜歡英語(自主動機);A同學努力學習英語是因為父母希望他能學好英語(控制動機)。Vansteen kiste採用內外部目標啟動的方法,發現在內部目標對學習成績的影響上,自主動機起部分中介作用。自主動機對學習成績有獨立的影響,驗證了目標內容與自主動機的區別。

  2.關係動力理論的新闡釋

  關係動力理論是由Deci和Dyan提出的自我決定理論的最新理論,目前國內尚無相關介紹。人們最重要的價值觀和動機之一是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聯繫,SDT認為“Relatedness”是一種憑藉自身努力逐漸形成的心理需要。要促進人際互動的幸福感,在這種關係中不僅要體驗關係的滿足還要體驗到能力和自主的滿足。該理論的核心是,出於對關係的需求,人們會尋求與他人的接觸和歸屬,並試圖發展親密關係並建立高質量的關係。儘管關係需求的滿足可以預測人們關係滿意度或關係幸福感的體驗,但單靠關係需求滿足並不足以保證高質量的關係,高質量關係還要求人們在關係中滿足自主的需要以及對能力的需求。為了達到高質量的關係,必須滿足三種基本心理需要。研究發現高質量的關係能夠促進幸福感和增加工作效率,減少對星期天的期待。高質量的關係不僅需要個人自主且從同伴那裡獲得自主,而且在關係內部存在自主與自主支持的相互作用。

自我決定理論的主要觀點

  1.人類行為的分類:自我決定行為和非自我決定行為

  德西等人指出,個體有一種天性──想相信他們是憑自己的意志力來活動的──是因為他們想做,而不是他們不得不做(DeCharms,1976,1984:Deci,1975:Deci&Ryan,1985)。他們認為人們形成了影響他們的信息解釋的不同的因果取向:個人取向和非個人取向,從個人取向這個角度來看,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個體把自己知覺為他們自己的行為的原因,這種他們稱為因果的內在點,又叫做自主取向;另一種情境是個體相信他們的行動是為了獲得獎賞或取悅他人,或是因為外部因素的影響,他們叫做因果的外部點,又叫做控制取向。當人們的因果點是內部而不是外部時,人們更可能被內在激發來活動。一個人的因果取向形式決定結果行為是自我決定的或是非自我決定的。自我決定行為基於對人們的有機需要的認識,並且設計選擇行為,這種行為在於滿足人的需要。而非自我決定行為,不包含真正的選擇,所以可以說是自動的,它們受外在刺激和非整合的內在因素相互作用的控制,如替代需要、機體調節或壓制人們的需要結構的驅力和情緒。由於非自我決定行為是控制決定的或者是無動機的,因而它不是德西的自我決定論研究的重點。這樣,自我決定理論就把所有的人類行為區分為兩大類:自我決定行為和非自我決定行為。

  根據該理論,當一個人選擇來採取某項活動,而不是完成某個外部目的時,同樣的活動更可能被激發或更快樂。如快樂閱讀,指人們選擇書或文章來閱讀,而不是課堂作業。非常幽默的是,如果兩位室友閱讀同一本書,自己選擇來閱讀這本書的人,會津津有味地讀;而當做作業來完成的人則會敷衍了事。

  2.自我決定行為和非自我決定行為的信息加工模式

  德西和瑞安(1985)利用信息加工模型來說明動機行為序列的各個方面是如何起作用的(見圖)。在這個理論模型中,他們將認知理論的主要研究成果整合成一個完整的動機理論。這種動機理論描述行為序列的各個成分,並以流程圖的形式表現出來。

  德西認為,自我決定的心理標誌在於靈活地控制自己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在自我決定時,人們自由選擇行動,而不是被迫或受到強制,並且這種選擇基於對有機體需要的一種認識,和對外在事件的一種靈活解釋。自我決定時常涉及對人們的環境或結果的控制,但它也可能涉及放棄這種控制的選擇。但同時,自我決定也會受到環境力量的支持或阻止,所以,對自我決定的研究部分地依賴於對環境影響的探索。

  由圖可以看出,自我決定行為是從環境的信息輸入和個人的需要結構開始的。信息輸入從其機能意義上說可能是信息的、控制的,或無動機的。通過一系列的動機行為,信息不斷地以一種允許自我改正的途徑被連續加工,同時,還可能伴隨著思考和反思。需要結構也可以提供信息,需要結構所引起的信息來自於非神經系統的與基本驅力有關的生理(如人的血糖水平和腺體活動)和與內在動機有關的神經系統組織。

  從環境的信息輸入和個人的需要結構還和個人的因果取向形式(自主取向、控制取向和非個人取向)相互作用。這導致動機的形成(對未來滿足的認識)。不同的因果取向將導致人們在滿足需要的過程中積極性的高低,以及有區別地解釋與滿足需要相聯繫的信息輸入。同時,和信息輸入相互作用,一個人的因果取向的形式決定結果行為是自我決定的還是非自我決定的。

  動機的形成成為目標選擇和目標行為的基礎,在目標達到的時候,也就是在行為完成並且以某種方式受到外在獎賞的時候。如果目標獲得導致預期的動機滿足,整個序列宣告結束。然而,如果個人的預期不准確,以至沒有獲得滿足,個體可能會回過頭來重新選擇一個目標,以獲得最終的滿足。在激發的動機已被滿足或在另一個動機已出現時,原來自我決定行為的這個序列告終。

  自動的、非自我決定的行為,既可以是控制決定的,也可以是無動機的。他們以和上述自我決定動機行為不同的方式運轉。它們都涉及非整合的(時常是無意識的)動機。這種動機與控制的結構或非個人的、不能把握的力量相互作用,產生非真正的選擇行為。這些可能是有意的,像控制決定的行為情況一樣,或者它們可能產生於受與個人的意圖相抵觸的力量支配的情況。在這兩種情況下,這種行為通過直接的或替代的非整合的動機滿足而告終。

  3.自我決定行為的動機來源

  德西著重論述了自我決定行為的動機過程,突出了個體在動機過程中的能動作用。

  激發動機和給行為提供能量的最為重要的信息來源是最初的一系列驅力。驅力可以作為發動自我決定行為的動機出現,或者它們可能是自動行為的發動者。驅力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它的迴圈運作。

  形成動機的第二個重要的信息來源是智慧和自我決定的內在需要。這種基本的、不斷發展的動機傾向在於給行為提供能量和指導,引導人們去挑戰,去從混亂中創造秩序,去調節他們的驅力或投入有趣的活動。

  情緒像驅力和內在需要一樣,提供可以導致動機形成和隨後的目的行為的信息。例如,憤怒可以引起一種動機來改變人所處的令人不愉快的環境因素。情緒作為行為的前提和後果在動機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自我決定理論中,情緒反應是信息的源泉,這種信息先於行為並給行為提供能量,並且它們以體驗到滿足的形式成為成功行為的結果,或以挫折的形式成為不成功行為的結果。德西認為,自我決定行為由動機提供能量,而這種動機由情緒以及對將來滿足狀態的需求引起。非自我決定的情緒行為有一種非整合的情緒直接提供能量並以自動的、富有表情的反應出現。例如,一個人首次駕車在快車道上行駛時會感到焦慮,但在快車道上行駛產生的征服感這種積極的情緒可能促動這種自我決定的行為(如在快車道上行駛練習)。相反,在快車道上行駛的恐懼可能引發罵那些突然行駛到旁邊的人的非自我決定行為。

  驅力、內在需要和情緒這三種動機來源會相互影響、相互侵占和相互干擾,也可能聯合起來產生多重動機。在一個動機或多個動機顯現時,人們根據他們對這些動機的滿足的預期來選擇目標,從事自我決定的行為,這種行為可以通過自我修正並指向目標而獲得。如果所有的步驟都進展順利,並且這種目標將產生預期的滿足,行為將終止。不然,人們將需要選擇一個不同的目標,這種目標增加了一些,是預期產生滿足的可能性更高。

自我決定理論的動機類型[3]

  自我決定理論最顯著的特色是辨識出人們從事活動的三種動機,即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和去動機(amotivation)。內在動機指由於自己的興趣和活動本身的樂趣而從事活動的動機;外在動機指為獲得活動所能帶來的另外結果而從事活動的動機;去動機指缺乏從事活動意圖的動機(Ryan&Deci,2000a)。

  自我決定理論進一步區分出外在動機的不同類型。SDT認為人類具有內生的吸收、同化和整合社會贊許的行為、價值觀和規範的傾向。由於個體對這些外部行為、價值觀和規範的內化與整合程度差異,導致了人們從事非內在激勵的行為時可能呈現出不同類型的外在動機,即外部調節(external regulation)、攝入調節(introjected regulation)、認同調節(identified regulation)和整合調節(integrated regulation)。外部調節指依賴於外部條件,為獲得行為所能帶來的工具性結果而從事活動的動機;攝入調節指個體吸收外部規範或價值,但並沒有完全同化這些外部規範或價值,為避免焦慮、愧疚或為提高自尊而從事活動的動機;認同調節指個體認同所從事活動的價值,感覺到活動對自身是重要的而從事活動的動機;整合調節指個體認同活動的價值並整合為自我價值的一部分而從事活動的動機(Ryan&Deci,2000b)。

  Ryan和Deci(2000b)依據不同外在動機類型的自主性程度,將外在動機的類型依序排列在一個連續體上,從最少自主的外部調節,部分自主的攝入調節,充分自主的認同調節到完全自主的整合調節,再到內在動機。據此Ryan和Deci提出自主性動機(autonomous motivation)和控制性動機(controlled motivation)兩種類型動機。自主性動機是指從事活動時具有充分的意願感、意志感和選擇感的動機,包括內在動機以及整合調節和認同調節兩個外在動機類型;控制性動機是指從事活動時具有被外部條件或內部心理強迫或控制感的動機,包括外部調節和攝入調節兩類外在動機。

自我決定理論的核心假設[3]

  自我決定理論認為自主(autonomy)、勝任(competence)和關係(relatedness)三種基本心理需要是個體心理成長、內化和心理健康必備的條件。“自主需要”指個體體驗到依據自己的意志和選擇從事活動的心理自由感;“勝任需要”指個體體驗到對自己所處環境的掌控和能力發展的感覺;“關係需要”指個體體驗到與別人聯繫,愛和關愛他人以及被愛和被關愛的感覺(Ryan&Deci,2017)。

  自我決定理論的核心假設是:當組織環境滿足員工的自主、勝任和關係三種基本心理需要時,就會體驗到工作活動的意願感、意志感和選擇感,增強或維持自主性動機,此時行為就會更為持久,質量更高,最終產生更有效的行為結果,也增進個體的身心健康;相反,當個體的自主、勝任和關係三種基本心理需要受到阻滯時,員工在工作活動就會體驗到較強的被控制感,展現出較強的控制性動機或無動機,此時個體更加關註外在的結果,對行為結果和敬業水平產生負面效應(Gagné&Deci,2005)。

德西和瑞安的自我決定論[4]

  德西和瑞安提出了一種動機理論,該理論假設了所有人都試圖滿足的三種需要:能力、關聯性和自主性(DeciRyan,1980,1985,2000)。能力(competence)指的是我們控制環境的需要,這類似於班杜拉的動因概念。關聯性(relatedness)就是與他人保持相屬感的需要。自主性(autonomy)就是我們自由地將經驗與自我感整合到一起的需要(Deci&-Ryan,2000)。自我決定理論認為,這三種需要本質上是心理性的,但是,它們是先天的,而不是後天習得的。所以,自我決定理論不同於大多數與先天的生理需要有關(例如,Hull,1943)或與習得的心理需要有關(例如,Murry,1938)的傳統動機理論。這些需要是先天的,因此,它們存在於所有不同文化和背景中的人中。但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這些需要的滿足方式是不同的。

  德西和瑞安認為,對於健康的機能來說,這三種需要的滿足是必要的。如果我們僅僅滿了其中一種或兩種需要(或糟糕到一種也沒有滿足),那我們就無法維持心理的健康。更嚴重的是,如果一個人滿足這三種心理需要的努力受阻,那麼這個人就會像饑餓這種生理需要沒有滿足時所表現的那樣,可能會以更大的決心去滿足它們。但是,這種滿足需要的努力,例如滿足自主需要的努力持續受到阻礙的話,就可能導致這種努力的減少,也可能引起適應不良,例如無助感和(或)滿足需要的錯誤努力(例如,飲食失調的形成)。

  為什麼生理需要最初得不到滿足會增強這種動機,而心理需要持續受膽卻會導致相反的結果呢?德西和瑞安認為,這是由於當生理需要出現時,我們體驗到的是一種必須得到滿足的缺失感。一旦這種缺失感得到滿足了,有機體就會停下來。然而,心理需要並不是一種缺失,而是驅動我們成長的一些需要。所以,心理需要受阻會導致活動減少,或降低個人成長的動機。雖然這種情況並不能立即將我們置於生理上的危險中,但是它會導致嚴重的心理後果。一個可能的後果就是習得性無助。在某種意義上,習得性無助和控制感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控制的缺失會降低行為的活力,而控制感(無論實際情況怎樣)則具有去動機的作用。

  有一些證據表明,自我決定理論詳細闡明的三種需要對成長和發展來說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例如,回憶一下前邊討論過的由謝爾登及其同事(2001)所作的研究。當要求被試描述他們在經歷"最令人滿意的事件"的感受時,他們一致報告說,這些重要的體驗與自主性、關聯性和能力是聯繫在一起的。還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自我決定理論有助於解釋內在動機的發展。

心理需要和內在動機的發展

  根據自我決定理論,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可導致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的產生,內在動機也就是指與活動相聯繫而不是與這種活動指向的目標相聯繫的價值或快樂(Staw,1976)。因此,我們之所以做出內在動機的行為,是因為我們願意做出這種行為,而不是為了獲得獎勵,或是為了避免懲罰。相反,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針對的是活動所指向的外在目標。

  內在動機之所以重要,是由於它與總的心理健康和機能有關(例如,Kasser&Ryan,1996;Ryan&.Deci,2000),但是,就像兒童那樣,我們的行為主要是由外部因素決定的。那麼,內在動機是怎樣產生的呢?德西和瑞安(2000)認為,內在動機的發展是通過自我決定理論所假設的三種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而實現的。具體來說,研究已經表明,完成某種行為而獲得獎賞會削弱內在動機(例如,Deci,Koestner&.Ryan,1999)。在自我決定理論看來,這是由於獎賞削弱了個體的自主感,因此導致了內在動機的降低。現在假設有一位名叫查爾斯的兒童愛好讀書。父母發現了這點,並想鼓勵他繼續這種愛好。於是,每當查爾斯閱讀30分鐘時,他們就給他一定數量的金錢獎勵。根據自我決定理論,父母的良好意願可能會強化查爾斯的閱讀行為,但是實際上會削弱他的閱讀願望。為什麼呢?因為查爾斯可能會將自己的行為歸因於獎賞(例如金錢),而非自己的意願。雖然他可以自由地選擇閱讀,但他不會感到自由;在這種情況下,他的自主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由於我們更可能喜歡那些我們擅長的活動,所以,能力需要也可能對內在動機的發展起調節作用。怎樣培養能力感,以使得內在動機得到發展呢?按照自我決定理論的觀點,在特定條件下,正反饋是一種能夠在一定條件下增強能力感,並能產生活動的內在動機的方法(例如,Valler and Reid,1984)。然而,僅有正反饋還不夠。此外,反饋還必須讓人感到是純粹的(例如,Henderlong &- Lepper,2002),並且,它絕不能取代個人的自主感(例如,Deci&-Ry-an,2000)。

  讓我們再考慮一下查爾斯的例子。如果查爾斯的父母表揚他是因為他對閱讀感興趣,並且他感到表揚是純粹的和非控制的,他就會形成能力感。純粹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查爾斯必定相信,他已經贏得了表揚,而且,父母並不僅僅是為了使他感到優秀而表揚他的(例如,Henderlong&.Lepper,2002)。表揚必須是以保持查爾斯自主的方式呈現(例如"你是一個優秀的讀者"),不應讓他感覺受到條件性表揚的控制(例如"你是一個優秀的讀者,確實像我希望的那樣")。

  最後,自我決定理論主張,滿足一個人的關聯需要也是發展內在動機的一個重要的促進因素(例如,Ryan&LaGuardia,2000),但是,這種需要可能不像自主和能力需要那樣的根本(Deci&.Ryan,2000)。體驗到與他人的一種關聯感,正如一個人在由父母和教師所營造的關懷氛圍中所體驗到的那樣,能夠培養內在動機(例如,Ryan,Stiller,&Lynch,1994)。所以,如果查爾斯感到父母和教師愛他和關心他的話,他就會自由自在地發展他的閱讀興趣。

從外在動機向內在動機的移動

  按照自我決定理論,假如外在動機內化(internalized)或整合進了一個人的自我感中的話,那麼,曾經由外在因素所導致的行為就會變成由內在動機所驅動的行為。就像在圖中所描述的動機連續體一樣,內化具有多種不同的水平。在圖的最左端是無動機(amotivation)狀態,此時個體要麼不投人活動,要麼僅僅是"走過場"而已(Ryan&Deci,2000)。當我們的能力和自主性的基本需要不能得到滿足時,就會出現無動機狀態。例如,如果查爾斯感到自己是一個低能的讀者的話,他可能根本就不會去閱讀。或者,在父母和教師的強迫下,他可能僅僅去"走個過場",或者假裝閱讀。

  如圖,中間部分是外在動機,描述了內化的不同水平。如果沿著連續體從左向右移動的話,行為就變得越來越內化。感知到的歸因點就從外部向內部轉移。當我們為了獲得或者避免由他人所支配的獎賞或懲罰而做出行為時,就會出現外部調節(external regulation)狀態。所以說,如果查爾斯為了獲得金錢或是為了避免懲罰而閱讀的話,那他就是處於外部調節中。內投調節(introjected regulation)類似於外部調節,行為仍舊受到獎賞和懲罰的驅動。然而,內投包括由個體所控制的偶然情況。如果查爾斯對自己實施一個強化程式(例如,每閱讀30分鐘就允許自己看1小時的電視)的話,那麼他就是處於內投調節之中。

  當我們開始出於活動本身的利益而考慮其價值時,我們就處於認同調節(identified regulation)中,然而,此時的行為仍然由外部因素驅動。例如,查爾斯可能認識到,閱讀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項技能,因此樂意使用自己的自主性,花更多的時間進行閱讀。即使這樣,動機仍舊來自外部,但是,此時的目標與僅僅是一種懲罰或獎賞相比,更加個人化。最後一種外在動機是整合調節(integrated regulation)。當個體不僅認為行為有用,而旦也將其整合於自我感之中時,就產生了整合調節。例如,査爾斯可能渴望成為一個具有廣博知識和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健康的閱讀動機將有助於他實現這個目標。瑞安和德西(2000)指出,整合調節在很多方面與內在動機相似。但是,處於整合調節中的個體還並不真正受內在動機驅動,因為他們仍然不是出於行為本身的目的而做出行為的(也就是說,行為仍舊是一種實現目的的手段)。圖的最後部分是內在動機,即為了活動本身的內在滿足感而去完成一項行為。當查爾斯因為閱讀是快樂的而去閱讀時,他才真正受到了內在動機的驅動。

參考文獻

  1. 方慧;何斌;付輝建;張韞;馬海英.《基於自我決定理論的自主需要對內在動機影響的研究述評》.社會工作與管理.2018年第3期
  2. 馬改麗;薑永志.《自我決定理論的理論進展、測量評估及其在教育中的應用》.社會科學前沿.2018,7(12):1955-1961
  3. 3.0 3.1 張春虎.《基於自我決定理論的工作動機研究脈絡及未來走向》.心理科學進展.2019,Vol.27,No.8,1489–1506
  4. PETRI.《德西和瑞安的自我決定論》.動機心理學.2014年10月08日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6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Angle Roh,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自我決定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