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4个条目

目標內容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標內容理論(Goal Contens Theory,GCT)

目錄

什麼是目標內容理論

  目標內容指個體所追求的目標的具體內容,目標內容理論的概念最初是由Deci & Ryan提出來的,它是自我決定理論的第五個子理論。該理論認為可以通過個體所追求目標的差異來解釋其具體行為結果的差異,並且認為目標的激勵作用也是根據其內容的變化而變化的。

  在對基本心理需求的研究過程中,學者們開始關註人類的激情和生活目標,並通過一系列的研究探討目標內容和心理健康的關係。Sheldon 與 Kasser 發現內在目標的獲得可以增強個體的幸福感,而外在目標的獲得對幸福感基本不產生作用,表明對有價值的目標的追求和獲取並不能確保個體一定會獲得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這主要取決於目標本身的內容。內在目標(如合群、親密關係、個人成長等)與外在目標(如經濟上的成功、外表、知名度 /名望等)相比,能夠引起個體更多的心理需求滿足。至此,動機研究領域中另一重要變數———目標被合理地結合入自我決定理論的體系中來,為該理論的進一步發展打開了新的空間。

目標內容的測量及應用[1]

1. 欲望指數量表及應用

  1.1. 國外測量工具及應用

  根據自我決定理論,Kasser & Ryan (1993)設計了欲望指數量表,該量表被用來研究目標內容與健康的關係,施測對象多為大學生群體。量表包含21個條目,採用5級評分,從2個方面(重要性和實現可能性)來測試被試對於自我接納、歸屬感、團體情感與經濟成功這4種目標的評定。後來,目標種類增加到7個,分為內在目標:歸屬感、團體情感、健康、自我實現;外在目標:經濟成功、社會認同、有吸引力的外表。研究者後來發現內外部目標不足以概括我們生活中的所有目標,因此將量表從7個維度擴大到11個維度,共57個條目,目標類別包括:自我接納、歸屬感、團體感覺、身體健康、享樂主義、安全、靈性、順從、經濟成功、受歡迎程度和有吸引力的外表。

  1996年Kasser & Ryan在對196名大學生進行目標內容與幸福感相關聯的研究中發現,個體關註外在目標超過內在目標時,會有較低的幸福感;Ryan等人於1999年對美俄大學生進行目標內容與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中,發現俄羅斯大學生外在、內在目標都低於美國大學生,同時俄羅斯大學生也表現出較低水平的生活滿意度與自我實現等,研究者認為個體假如感到自身必須獲得更高的外在目標時,不利於甚阻礙幸福感,但是假如感到需要獲得更好的內在目標就會對幸福感產生積極作用;Kasser & Ahuvia (2002)對新加坡的98名商科學生進行物質主義、目標內容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測驗,得到過強的物質義傾向的學生整體幸福感水平低,個體過多追求外在目標與自我實現、個體發展呈現負相關,與焦慮呈現正相關,而且同時也得到團體情感得分高的個體主觀幸福感更高。另外還有些研究發現目標內容與一些高風險性行為有關,William等(2000)測量了美國高中生的生活目標,發現外部目標還可能與一些高風險的行為相關(如抽煙、酗酒、吸毒等),Kasser & Ryan (2001)的一項對於美國中西部大學生的研究,結果也是與其一致的,研究發現追求外部目標的人會更多的使用毒品。

  1.2. 國內測量工具及應用

  國內學者唐海波等(2008)修訂了欲望指數量表(Aspiration Index-35)的中文版,以634名大學生為樣本,分析其信度、效度。量表包含7個維度:經濟成功、外表有吸引力、社會認同、歸宿感、團體情感、自我接納、身體健康,共計35個條目,採用7級評分,維度分數越高則對應的價值傾向越明顯,外部目標傾向越明顯則物質主義水平可能越高。結果表明,該中文版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92,重測信度為0.70,結構效度及其餘各項指標良好,是一種較好地測評價值傾向的工具。

  欲望指數量表(AI)是在近十年內才在國內翻譯並檢驗,因此國內該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且大多是在學生群體中進行的。黃任之等(2009)認為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不僅要集中於人格上,更多的需要探討個人奮鬥、個人目標和生活欲望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作用。徐希錚(2012)以349名大學生作為樣本的研究發現,內部目標能夠正向預測個體的創造思維創造力。馬改麗(2019)以初中生作為研究對象,發現不同的目標對於初中生的學習投入的影響有著顯著差異,內部目標追求強於外部目標的個體通常對於學習會更加投入。

2. 成就目標量表及應用

  成就目標的測量工具根據其結構分為三大類:二分法即把成就目標分為成績目標和掌握目標兩大類,主要測量工具代表是Nicholls編製的動機定向量表(MOS) (1984),共包含三個分量表,分別測量任務定向、自我—社會定向和工作逃避定向,這是最早的成就目標測量工具之一;三分法即把成就目標分為三個維度進行測量,代表性測量工具是Elliot和Church編製的成就目標問卷,他們將成就目標分為三類:成績趨近目標、成績迴避目標和掌握目標;四分法是目前對於成就目標的研究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分類方法,它將成就目標分為成績趨近目標、成績迴避目標、掌握趨近目標和掌握迴避目標,主要測量工具Pintrich編製的成就目標問卷。

  國內使用最多的成就目標量表是劉惠軍和郭德俊(2003)修訂的四分成就目標定向量表,該量表分為4個維度,共包含29個條目,分別是成績趨近目標(9個條目),掌握趨近目標(9個條目),成績迴避目標(5個條目)和掌握迴避目標維度(6個條目)。

  成就目標的研究多以學生群體作為研究對象,已有研究表明,成就目標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考試焦慮、負向情緒、心理健康狀況以及未來時間洞察力等有著顯著相關。Luo等(2011)對新加坡的1697名初中生研究發現,傾向於掌握目標的學生往往在學業方面會比成績目標的學生付出更多的努力,並且掌握目標的學生考試焦慮水平和負面情緒都要明顯低於成績目標者,學習成績卻更高,並且結果顯示掌握目標與考試焦慮呈顯著的負相關,而成績目標則與考試焦慮呈顯著的正相關。Deemer (2010)的一項對心理學博士生的研究發現,掌握目標可以正向顯著預測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時,有研究顯示不同的成就目標水平的大學生在學習投入上也有著顯著差異,掌握目標水平高的學生學習投入水平也顯著更高。連榕等對於高中生的研究表明,高掌握目標者心理健康狀態比低掌握目標的學生更好,高成績目標高中生表現出更多負向情緒。Stan & Oprea (2015)對156名學生的調查研究發現掌握目標水平高的學生考試焦慮顯著更低。

目標內容效應的理論觀點[2]

  內部目標與外部目標是兩種不同自主水平的目標,如兩名藝術班的學生正在潛心創作一幅圖畫,學生A是為了在作畫過程中獲得樂趣(內部目標),而學生B創作這幅作品是為了取悅他的父母(外部目標)。內部目標(intrinsic goals)是指反應個體的內在成長趨向的目標,所追求的目標內容與基本心理需求,關係、勝任、自主相一致。內部目標內容包括自我接受、親密關係、健康等。外部目標(extrinsic goals)指如何獲得外部獎賞或社會贊許,通過獲得外部的價值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等目標,如財富、權力、地位等。內部與外部目標可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區分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如美國、德國、俄羅斯、南韓的實證研究表明,內、外部目標這一結構維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Deci 和 Ryan 認為,在每個個體身上都存在著一種發展的需要,這就是人類的基本心理需要。在大量實證研究的基礎上,他們總結出了三種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需要(autonomy)、勝任需要(competence)和關係需要(relatedness)。自主需要,即自我決定的需要,這種需要的滿足最為重要,個體在某個活動上的自主程度高時,體驗到的是一種內部歸因,感到能主宰自己的活動,此時從事這個活動的內部動機就高;勝任與 Bandura 的自我效能感同義,指個體對自己的學習行為或行動能夠達到某個水平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勝任該活動;而關係需要是指個體需要來自周圍環境或其他人的關愛、理解和支持,體驗到歸屬感

  在此基礎上 Deci 和 Ryan 進一步提出,內部目標和外部目標是有著各自不同的效應。他們認為,相對於外部目標來說,追求內部目標是和較高的幸福感、良好的適應性等正性結果相聯繫(內部目標效應)。因為內部目標是和自主、勝任、關係這些基本的心理需求緊密相關的,內部目標在達成的同時,這些基本心理需求也得到了滿足。相反,當人們對外部目標賦予更多的權重的時候,他們越是傾向於人際比較、獲得表揚、獲得自我價值的外部線索。外部目標定向和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是不相關的,甚至使得人們偏離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

  因此,相對於內部目標來說,追求外部目標是和較低的幸福感、較差的適應性相聯繫(外部目標效應)。內部目標效應和外部目標效應統稱為目標內容效應。Deci 和 Ryan 還認為,自主、勝任和關係等三種基本心理需要是解釋目標內容效應的心理機制。

目標內容理論與動機效應的關係[2]

  目標內容效應是否真的存在?這個問題是來自於Carver和Srivastava等人對SDT的批評。這些研究者認為目標內容效應就是動機效應。Carver等人認為外部目標與受控動機相聯繫,是受控動機而不是外部目標內容對幸福感和績效產生效應。外部目標內容和心理健康之間的負相關,只不過是人們在追求外部目標時,所感受到的控制感和不安全感在起作用。Srivastava與他的同事們則更加直接,認為目標內容效應完全可以還原為動機效應。因此,他們認為強烈關註如何變得富有或有名氣的個體與關註如何形成有意義的關係或更好成長的個體,只要在追求這些不同目標的時候有相同水平的自主動機,那麼這些個體身上的幸福感的程度是不會存在差異的。

  針對這種批評,Sheldon等人提出,雖然內部目標和自主動機,外部目標和受控動機顯著正相關,但目標內容和動機對幸福感等是有著獨立效應的。Deci和Ryan認為目標內容(內部與外部)和目標動機(自主與控制)的概念在本質上存在巨大差異的。目標動機指的是人們追求某個具體目標內容的原因。行為的目標類型能夠從追求目標的原因上進行區分。例如,一個人為了使自己更具有吸引力去參加形體課程(外部目標),但是原因有:(1)受控動機:他的老婆希望他保持他應有的身材;(2)自主動機:個人的價值觀就是希望自己有一個漂亮的身材。

  如果Carver等人的批評是正確的話,那麼動機在內、外部目標與幸福感、適應性、績效之間會起完全中介作用。然而Vansteenkiste研究結果表明,內、外部目標啟動對學習結果的效應,只能部分地被自主動機所解釋。在控制了動機因素之後,內、外部目標啟動對學習仍存在獨立效應[16]。面對目標內容和動機對幸福感等的影響的爭論,研究者們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用數據來表明瞭人們追求什麼樣的目標(內部還是外部目標)和人們為什麼追求這些目標(自主還是受控的動機)對心理幸福感各自有著不同的效應。

  首先是Sheldon等人進行的一系列的研究來驗證這些問題。研究一,被試內設計,讓被試來評定當他們追求內部或外部目標的時候所感受到的自主的程度以及快樂的程度;研究二,被試間交叉設計,先讓被試評定自己生成的目標內容及相應的動機,然後求它們與報告的當前的幸福感之間的關係;研究三,被試間縱向研究設計,以將要畢業的大四學生為被試。讓他們列出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目標內容,並讓他們評定自己所列舉的目標的自主或受控的程度以及當前的幸福感水平,一年以後重覆測量一次,使得能夠對幸福的變化進行預測。在這三個研究中,層級回歸的結果表明,在控制了動機因素之後,內部目標與幸福感之間仍然存在顯著的正相關。

  後來許多驗證性研究結果都一致表明內部目標和自主動機顯著而獨立地預測了心理幸福感的變異。例如,Vansteenkiste等人的研究結果表明,內部目標與自主動機、學習深度、成就、持續性等結果變數之間都顯著而獨立地正相關;內、外部目標啟動對學習結果的效應,只能部分地被自主動機所解釋。Deci運用高中和大學學生為樣本,進行三個現場研究來驗證目標內容效應,結果表明自主動機和內部目標顯著相關,但對自主動機進行控制之後,目標內容與幸福感之間仍然存在顯著相關。因此,目標內容以及相應的動機對幸福感、學業成就等影響在統計上是互不相關的,它們對幸福感和適應性有著顯著獨立的效應。

參考文獻

  1. 張念瑩;袁勇貴.《目標內容的理論及應用研究綜述》.心理學進展.March 2020
  2. 2.0 2.1 胡小勇;郭永玉.《目標內容效應及其心理機制》.心理科學進展.2008,16(5):826~83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目標內容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