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投資差額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股權投資差額是指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與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之間的差額,或者是以非現金資產對外投資時其賬面成本或凈值與投資協商確認價值之間的差額。
股權投資差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投資者在證券市場向第三方購買股權時,購買價格高於或低於按持股比例計算的應享有份額。這是投資過程投資雙方共同自願形成的結果。
股權投資差額是指採用權益法核算長期投資時,投資方投資成本與事有的受資方所有者權益份額的差額,可用因素分標法,將其分解為:
股權投資差額Ⅰ:按公允價值計量的受資方可辨認凈資產中投資方所占份額與受資方可辨認凈資產賬麵價值中投資方所占份額時差額。這部分差額表明,由於時間流逝、技術進步反物價變動等因素。受資方的可辨認凈資產價值已經改變,而對這部分可辨認凈資產雙方採用了不同的計量基礎,投資方按公允價值確認,面受資方按歷史成本確認,因此產生了差額。
股權投資差額II:投資方投資成本與按公允價值計量的受資方可辨認凈資產中投資方所占份額的差額。產生差額的原因是由於受資方有本人賬的商譽,投資方願意以高於受資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金額將其買進。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股權投資差額=投資成本一受資方可辨認凈資產賬麵價值中投資方所占份額=(投資成本一受資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中投資方所占份額)+(受資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中投資方所占份額一受資方可辨認凈資產賬麵價值中投資方所占份額)一股權投資差額I十股權投資差額II
會計實務中,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下,把投資雙方視為一個經濟利益密切相關的整體,對投資時產生的股權投資差額採取的處理方法是:投資支付的價款高於應享有份額而產生的差額,應按其差額相應調減投資成本;投資支付的價款低於應享有份額而產生的差額,應按其差額相應調增投資成本。
使“投資成本”科目的數額等於按持股比例計算的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份額。目的是使會計信息能真實地反映投資時投資成本與應享有份額的關係,也使投資者對自己投資所付價款的多少做到心中有數。如果投資時支付的價款大於應享有的份額,意味著該項投資將來應有較大的投資回報(投資收益)來彌補投資時多付價款的“損失”;如果投資時支付的價款小於應享有的份額,則意味著該項投資將來得到的投資回報較小,投資時少付的價款應作為一種收益分期計入投資收益。
股權投資差額、合併價差、合併商譽都與企業合併的會計處理有關,三者不僅在數值上有聯繫,並且所反映的經濟實質也有相通之處。
(一)從數值上講,三者的關係可以表示為如下兩個等式:
1、股權投資差額II=合併價差II=合併商譽。三者都是購買方的購買成本與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中屬於母公司股權份額之間的差額。 2、股權投資差額=合併價差I十合併價差II。二者都是母公司對子公司權益性資本投資數額與同一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屬於母公司股權份額之間的差額。
(二)從反映的經濟實質來看,股權投資差額II、合併價差II、合併商譽反映了相同的經濟實質。購買方願意以大於被購企業公允價值的金額實施購買行為,是因為預期被購企業存在的優越條件和無形資源在未來有可能使控股企業獲取超額利潤。為獲得這些優越條件和無形資源的控制權所付出的代價,在權益性資本投資時確認為股權投資差額II,在合併報表時又確認為合併價差II,但其實質都是商譽。
實際上,從會計處理實務中可以發現三者的同源性:合併會計報表時,將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和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母公司所擁有的份額抵銷,借記合併價差,貸記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中的股權投資差額。II也就轉化為合併價差II;在國際會計準則中,這部分差額在母公司報表和合併報表中都確認為商譽。
無論從內涵上,從會計實務處理上,股權投資差額II、合併價差II和合併商譽只是對同一會計事項的不同表述。正確認識這一問題,有助於改進合併報表會計處理方法,更好地體現會計相關性、明晰性原則。
股權投資差額是指投資企業在採用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時,初始投資成本與有表決權資本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差額。其計算公式為:
股權投資差額=初始投資成本-投資時被投資方所有者權益×投資持股比例
投資企業的初始投資成本大於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份額,可能是由於被投資單位按公允價值計算的所有者權益高於賬麵價值或有未入賬的商譽;反之,則可能是由於被投資單位的某些資產高估或存在負商譽。
我有個問題,在權益法下,關於股權投資差額,投資成本大於享有被投資單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根據新會計準則,不是不用調整投資成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