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路線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職業生涯路線是指一個人選定職業後選擇從什麼途徑去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是向專業技術方向發展,還是向行政管理方向發展。
發展方向不同,要求也不同。這就如登山,要達到山頂的目標,就要選擇最佳的登山路線與方式。人們也常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講的是道路多、選擇多、辦法多的道理。可是那麼多道路到底哪條是到羅馬最近最好走的路呢?這就是實現目標中的路線選擇問題,選擇了捷徑好路,就易於進入職業發展的快車道,否則,就會耽擱在路上。而且沒有一個職業發展的路線藍圖,就會走錯路,走彎路、走回頭路,這將直接影響我們的心情和成就,導致我們的努力、動力、能力不能直接作用於目標,就會產生資源、時間、精力的浪費,在無形中延長了我們成功的期限。因此,在職業確定之後,必須對職業生涯路線進行選擇,以使今後的學習和工作延著職業生涯路線和預定的方向發展。
在職業確定後,向哪一路線發展,此時要作出選擇。即,是向行政管理路線發展,還是向專業技術路線發展;是先走技術路線,再轉向行政管理路線……由於發展路線不同,對職業發展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在職業生涯規劃中,須作出抉擇,以便使自己的學習、工作以及各種行動措施沿著你的職業生涯路線或預定的方向前進。
典型的職業生涯路線圖是一個“V”型圖。假如一個人24歲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即V型圖的起點是24歲。以起點向上發展,V型圖的左側是行政管理路線,右側是專業技術路線。將路線分成若幹等分,每等分表示一個年齡段,並將專業技術的等級、行政職務的等級分別標在路線圖上,作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
通常職業生涯路線的選擇須考慮以下三個問題:
- 我想往哪一路線發展?
- 我能往哪一路線發展?
- 我可以往哪一路線發展?
回答上述三個問題,是對“知己”、“知彼”有關情況進行綜合分析並加以利用的過程,以此確定自己的最佳職業生涯路線。
第一個問題是通過對自己的價值、理想、成就動機和興趣分析,確定自己的目標取向。
第二個問題是通過對自己的性格、特長、經歷、學歷以及專業的分析,確定自己的能力取向。
第三個問題是通過對自己所處的社會、經濟、政治、組織環境分析,確定自己的機會取向。
1.技術型
職業選擇時,主要註意力是工作的實際技術或職能內容。即使提升,也不願到全面管理位置,只願在技術職能區提升。在本技術區達到最高管理位置,保持技術優勢。工程技術、財務分析、營銷、計劃、系統分析等。
財務分析員→主管會計→財務部主任→公司財務副總裁
2.管理型
能在信息不全的情況下,分析解決問題,善於影響、監督、率領、操縱、控制組織成員,能為感情危機所激勵,善於使用權力管理下級,承擔責任越大,獨立性越大。政府機構、企業組織及其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
3.穩定型
依賴組織,怕被解雇,傾向於按組織要求行事,高度的感情安全,沒有太大抱負,考慮退休金。要求一種穩定、安全、良好的家庭、工作環境。
教師、醫生、幕僚、研究人員、勤雜人員。
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4.創造型
有自主權、管理才能,能施展自己的特殊才能,喜好冒險,力求新的東西,經常轉換職業,建立或創造某種東西,他們是完全屬於自己的傑作。
無典型職業通路,極易變換職業或乾脆單挑。
5.自主型
隨心所欲制定自己的時間表、生活方式和習慣,組織生活是不自由的、侵犯個人的。在工作中得到自由與歡娛。學者、職業研究人員、手工業者、工商個體戶。
自己領域中發展自己的事業與個人
能不能給個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