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網損分攤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網損分攤[1]

  網損分攤是指按市場規則將網損相關費用分攤給接受網路服務的用戶。

網損分攤的原則[2]

  網損分攤方案有如下原則:

  1.保證用戶的長期短期經濟效益

  此原則意味著網損分攤方案對用戶的合理性.顯然,簡單地削減電價,對電力用戶在短期也許是有利的,但未必能保證長期的經濟利益。如果電源投資方不能有效回收成本,將阻滯其進一步投資決策。不合理的網損分攤方案會導致部分電網用戶的偶發獲利或損失,也影響用戶的決策和畸變的電力市場的正常經濟學信號。

  2.系統安全性

  對系統操作員ISO,在保證負荷需求的情況下,電網安全運行是非常重要的任務。投資者必須被鼓勵去建立足夠的發電容量,電廠運行部門也要受到鼓勵去平衡每時每刻的負荷需求。實際上,此原則是要求提供發電廠正確的經濟激勵。

  3.經濟效益

  經濟效益分兩部分:a.生產效益,即最小化投資成本和運行成本,包括交易成本;b.分配效益,即通過指導用戶以邊際成本價格支付其實際負荷,達到最大化社會效益的目的。實際上,由於市場規模限制和“市場力”的存在,很難在促進完全競爭的條件下,達到最優的“價格等於邊際成本”要求,往往電力市場都是運行在次優的方式下。但不管如何,要實行一種新的網損分攤方案,都必須力爭降低用戶風險和儘可能準確提供短期和長期的經濟學信號。

  4.透明度

  提高透明度是為了保證對用戶的公平性。網損分攤方法必須計算簡單、客觀、可復現、易於理解和驗證。市場參與者可以清楚知道現在和將來的運行方式下,應該支付和獲得電能的電價。

  5.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提出的網損分攤方案可被市場參與各方接受,即降低懷疑和抵制情緒,要在滿足前述幾個原則的基礎上,和基於現有的政策基礎,不致造成部分市場參與者的偶發獲利或損失。

網損分攤的必要性[3]

  開放傳輸網路OTA(open transmission access),是相對較新的合作概念,指所有市場參與者享有同等使用系統設備和遵守物理約束條件的權力,同時必須履行完成合同所需的費用。一些新概念的產生,例如發電商間的競爭,電力作為商品的概念,電力交易合同,電力期貨市場,ISO's等等暗示了對已存在的電力網路交易的重大影響以及在電力經濟實體,終端用戶和獨立電力生產者等之間一套全新的交易。在這種新的情況下,完整的市場和有效的定價規則對提高電力傳輸有很重要的意義。在對發電、傳輸功能和獨立特殊公司私有化分類計價過程中,產生很多有爭議的問題。有的問題根源就是傳輸網路的基本本質。開放傳輸網路環境保證發電商公平的進入網路,但又要求使用網路的費用應從所有市場參與者中獲得。然而,系統網路對發電機送出的潮流提供多種路徑,物理追蹤網路中某台發電機送出的電能的路徑是不可能的。這就是電力網路中共同或聯合費用分攤問題的根源。

  有功損耗一般是由傳輸線路電阻部分引起的,每條線路的損耗都依賴於潮流。因為每條線路上的潮流都是由與之相連的發電機送出的潮流的總和,能被歸於某一特殊的市場參與者的傳輸損耗比例非常依賴於潮流占用網路線路的方式。雖然由於潮流公式的非線性本質,準確的將支路潮流分配給發電機和負荷是不可能的,但分攤網損費用的共同協議對提高競爭仍然非常重要,因為只有所有實際的和有潛力的市場參與者都相信電力市場的運作是公平的,競爭才能在這個市場中充分發揮其作用。

  因此,面對現今正在進行的電力工業改革,競爭機制的引入,只要存在交易,公平、合理、透明地分攤傳輸網路損耗費用的協議就必不可少。

網損分攤的演算法[4]

  目前國內外關於輸電損耗分攤演算法研究主要可分為4類:

  1.潮流追蹤類方法

  潮流追蹤的基礎是潮流計算或狀態估計得到的潮流分佈,然後根據節點功率分配比例原則,追溯潮流流向,以此來求出各個用戶功率在每個輸電設備上所流過的功率中所占份額,並據此作為網損分攤的依據。該方法的特點在於直接針對各輸電用戶計算功率總量。由於其原理簡單,便於理解,因此可作為網損分攤的一個備用方法,但是由於無法證明節點功率比例分配原則的正確性,所以一直處於爭論中。按功率追蹤損耗分攤方法和按電流追蹤損耗分攤方法均屬於潮流追蹤類方法的範疇中。

  2.增量類方法

  即基於潮流的損耗增量法。其做法是將所有的雙邊交易合同功率按照一定的順序累加到系統中,根據每個雙邊交易追加後對整個系統功率損耗的影響程度來確定每個雙邊交易合同應分攤的損耗份額。這類方法雖然可計入特定雙邊交易對系統的影響,但存在以下三個固有缺陷:第一是計算結果對雙邊交易追加的次序非常敏感,且單個雙邊交易累加到系統中所引起的功率損耗變化的和並不等於所有雙邊交易同時加入系統中引起的損耗變化。雖然很多研究者對此進行了修正研究,但總體上所用方法令人難以信服;第二是逆向流問題,當一個雙邊交易履行後,可能造成某些輸電元件潮流變小從而使這些元件的功率損失變小,該雙邊交易合同功率稱其為“逆向流”。當出現“逆向流”時,因為降低了系統的損耗,按照理論分析,輸電公司應對該雙邊交易進行補償,顯然這對輸電公司而言是難以接受的。常規處理方法是對該雙邊交易合同不收費,即不考慮其對系統損耗的影響。但是從雙邊交易利用輸電網路的角度看,對引起“逆向流”的雙邊交易不考慮其損耗似乎並不合適;第三是計算時間與雙邊交易數目相關,即由於每累加一項雙邊交易合同就要計算一次潮流,計算時間與雙邊交易合同的數目相關。

  3.基於損耗計算公式分攤演算法

  從系統總的有功損耗的計算公式出發,將所有用戶用功率或電流形式表示在系統損耗或支路損耗表達式中,由此確定損耗分攤份額。系統總的損耗計算公式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根據系統總的損耗等於全網總註入的損耗,同時採用節點註入功率(或電流)表示的公式;另一類是根據系統總的損耗等於支路的損耗之和,採用支路電流或功率表示的公式。這類演算法主要包括基於潮流分析方法、基於節點註入功率(或電流)公式法、基於支路電流損耗公式法、基於直流潮流模型損耗公式法。

  4.邊際類方法

  邊際類方法是電力系統中傳統的計算網損的方法,特點在於其原理簡單、計算快捷以及運行人員對損耗靈敏度概念十分熟悉,主要包括兩類:傳統的邊際類方法一解析靈敏度方法、改進的邊際類方法一功率攝動法。基於靈敏度的解析法是將整個網路功率損耗對輸電服務用戶功率的靈敏度作為輸電損耗分攤的依據。該類方法一般用於聯營和雙(多)邊交易的損耗分攤。而在聯營交易模式中,又有兩種基於損耗靈敏度思想的損耗分攤方法,一種是通過每個用戶在每條輸電線路上引起的潮流變化來分攤損耗;另一種是微增節點註入功率的單位變化引起全網網損變化量的大小來對各節點上負荷或發電機進行網損分攤,實質上是邊際網損繫數法,顯然只能反映各節點所造成的全網網損的微增成本信息並且沒有考慮平衡節點問題。

參考文獻

  1. 名詞解釋.電力技術經濟基礎.浙江大學精品課程
  2. 劉煥志.區域電力市場輸電網損分攤和電網可傳輸容量計算的研究[J].東南大學,2003
  3. 彭新宇.電力市場下的網損計算與網損分攤[J].浙江大學,2002
  4. 張超.考慮平衡節點的網損分攤[J].湖南大學,2010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连晓雾,LuyinT.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網損分攤"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