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奧地利經濟學派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维也纳学派)

目錄

什麼是奧地利經濟學派

  奧地利經濟學派是近代資產階級經濟學邊際效用學派中最主要的一個學派。它產生於19世紀70年代,流行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因其創始人門格爾和繼承者維塞爾柏姆·巴維克都是奧地利人,都是維也納大學教授,都用邊際效用的個人消費心理來建立其理論體系,所以也被稱為維也納學派心理學派

奧地利經濟學派產生背景

    19世紀70年代以後,馬克思主義在工人隊伍中迅速傳播,而為資本家辯護的種種經濟學說,諸如成本論、效用論、節欲論等等都紛紛破產。奧地利學派以主觀唯心精神來“改造”傳統經濟學以便對付馬克思主義的意圖,受到了資產階級的熱烈歡迎。

經濟學派
重農學派
古典經濟學
新古典經濟學
奧地利學派
奧地利經濟學派
新奧地利經濟學派
邊際效用學派
德國曆史學派
弗萊堡學派
法國古典政治經濟學
供給學派
官房學派
公共選擇學派
功利主義
貨幣學派
哈佛學派
海派經濟學
經濟歷史學派
劍橋學派
激進經濟學派
經濟浪漫主義學派
經濟自由主義
凱恩斯主義
洛桑學派
倫敦學派
李嘉圖派社會主義者
李嘉圖學派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瑞典學派
數理經濟學派
新制度學派
新古典綜合學派
新劍橋學派
新自由主義
新凱恩斯主義
新曆史學派
新經濟地理學派
新制度經濟學派
理性預期學派
芝加哥經濟學派
制度學派
重商主義
資產階級庸俗政治經濟學
資產階級經濟學
古典自由主義
成本學派
[編輯]

  主要代表作: 

  門格爾的《國民經濟學原理》(1871),維塞爾的《自然價值》(1889),柏姆-巴維克《資本與資本利息》中的第一卷《資本利息理論的歷史和批判》(1884)、第二捲《資本實證論》(1889)。此外,柏姆-巴維克的《馬克思體系的終結》(1896)也有較大的社會影響。

奧地利經濟學派研究內容

  奧地利經濟學派反對德國曆史學派否定抽象演繹的方法,以及否定理論經濟學和一般規律的錯誤態度,也反對英國古典學派及其庸俗追隨者的價值論和分配論,特別是反對李嘉圖勞動價值論。它認為社會是個人的集合,個人的經濟活動是國民經濟的縮影。通過對個人經濟活動的演繹、推理就足以說明錯綜複雜的現實經濟現象。

  奧地利經濟學派把社會現實關係中的“經濟人”,抽象還原為追求消費欲望之滿足的孤立個人;把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從人與人之間的生產關係,改變為研究人與物的關係,研究消費者對消費品的主觀評價,把政治經濟學變成主觀主義的個人消費心理學。

  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理論核心是主觀價值論,即邊際效用價值論。與薩伊等人的“效用價值論”不同,邊際效用價值論認為:一件東西要有價值,除有效用之外,還必須“稀少”,即數量有限。以致它的得、失成為物主快樂或痛苦所必不可少的條件。

  例如一杯水對井邊的人而言,倒掉也毫不在乎,這時,這杯水只有效用而無價值;但對沙漠旅行者而言,水壺中剩下的最後一杯水,有了它如獲甘泉玉器,沒有它則不勝口渴的痛苦,於是這杯水就產生了價值。奧地利學派承認這是主觀價值,並認為經濟學上講的價值就應該只指這種主觀價值,市場價格無非是根據這種主觀價值所作的估價而形成的。

  奧地利經濟學派有各不相同的分配理論,門格爾認為勞動、資本和土地的收入是它們各自提供的效用的報酬;維塞爾則把它們當作補全財貸價值中各個組成要素的價值“歸屬”問題;柏姆·巴維克則以現在財貨的邊際效用估價高於未來財貨的“時差利息論”解釋之。

  奧地利經濟學派的邊際效用價值論和分配論,是同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剩餘價值論針鋒相對的。它的主要論點有:價值是主觀的,是物對人的欲望滿足的重要性;價值的成因是效用加稀缺性;價值量的大小也只取決於邊際效用的大小,與社會必要勞動無關;價值產生於消費領域,不是生產資料將其價值轉移予其產品,相反是產品價值賦予其生產資料以價值;資本和土地的收入,或是各自提供效用的報酬,或是產生於現在財貨與將來財貨的不同估價,與剝削勞動毫不相干。總之,奧地利學派全部抹煞了勞動在價值創造中的決定性作用。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奧地利經濟學派"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