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型人力資本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經營型人力資本是指具有廣博知識和各類經營能力(如分析判斷、綜合決策、組織協調、學習創新等)並能進行資源優化配置的人力資本,是一種邊際報酬遞增性質的異質型人力資本。[1]
經營型人力資本的特征[1]
與其他類型的人力資本相比,經營型人力資本至少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第一,稀缺性。經營型人力資本的稀缺性,一方面源於其形成的難度,經營型人力資本的價值形成不但依賴於個人天賦與環境因素共協作用下的一般學習勞動,還要求大量的“乾中學”特殊學習勞動,而且由於其易於貶值,更新快,對學習效率和技巧的要求也高;另一方面源於其累積的風險,經營型人力資本的最佳使用是任職經營者,但由於從事企業經營的機會畢竟很少,加之篩選機制和用人機制存在失效的可能性,所以,即使累積了經營型人力資本也未必就一定能任職經營者。
第二,異質性。人力資本的概念本身就是在挑戰資本與勞動同質性假設的基礎上產生的,所以,人力資本具有異質性勿庸置疑。但就不同類型的人力資本相比較,經營型人力資本的異質性最強,其次是管理型和技術型人力資本,技能型人力資本的異質性最弱。
第三,易貶值性。儘管人力資本通過學習可以不斷自增值,但如果學習不足,和物質資本一樣,人力資本也會貶值。而且由於受知識更新的速度和不同人力資本內涵的結構特征等因素的影響,經營型人力資本最容易貶值,其更新速度最快。相對而言,技能型人力資本最不易貶值,更新也慢。
第四,難以度量性。我們知道,人力資本是難以度量和監督的,而經營型人力資本又是最難以度量和監督的。這一特性包含兩層含義:其一是指經營型人力資本存量難以界定,在計量上沒有基本單位,我們可以模糊地判斷某企業家的經營型人力資本的存量較大,但是我們至今仍不可能確切地知道一個企業家的人力資本到底有多大。其二是指企業對人力資本的運用和發揮難以計量和監督。因此,企業家的職責是在不確定性的環境下,“發現相關價格”,“感覺並捕捉機會創造利潤”(柯茲納,1979),或者是“改革和革新生產方式”(熊彼特,1912)等。對所有這些經營決策活動,在事先無法加以規劃與預測,而且事後也只有通過業績檢驗等間接方法大體測定。因此,經營型人力資本的運用和發揮取決於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的安排和執行。
第五,“乾中學”性。人力資本都具有使用和自身生產合一的特性,但經營型人力資本的使用和自身生產過程合一性最強,即所謂的“乾中學”(Learning by doing)。我們知道,經營型人力資本在企業中的使用就是企業的經營決策過程。而在這一過程中,為經營決策搜集、加工和處理相關信息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而且由於學習內容大多不具有重覆性,所以,“乾中學”所耗費的時間、精力、財力等構成了對經營型人力資本的追加投資,是經營型人力資本的價值形成的重要方式。事實上,現實經濟中的企業家大多是在市場中“摸爬滾打”出來的。
經營型人力資本的價值形成[1]
通常,技能型人力資本(一般勞動力)的價值形成包括三個方面:“生活費用、教育費用與學習者自己的學習勞動所創造的價值”(王書瑤,1992)。作為一種特殊的人力資本——經營型人力資本,其價值形成也應包括生活費用、教育費用和學習者自己的學習勞動所創造的價值等三個方面。生活費用是維持生命的基本支出,這一費用的支出對不同類型人力資本的價值形成沒有本質區別,即使在數量上差別也不大。
教育費用或稱教育投資,對不同人力資本的價值形成也沒有本質區別,投資的額度不同,只會使人力資本價值量產生變化,如一般性教育投資和特殊性教育投資,可以決定人力資本的價值形成大小,但並不能區別不同類型人力資本的價值形成。教育投資少的人一樣可以擁有經營型人力資本而成為企業家。
學習者自己的學習勞動所創造的價值是不同類型人力資本價值形成的主要方面。學習勞動是學習知識和參加實踐活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可以形成不同屬性的人力資本,但過程本身不能區分出不同類型的人力資本。學習勞動不僅是一種勞動,而且還因學習者個人天賦和心理素質的不同,即理解、吸收、創造知識的能力和學習動力的不同,而形成和創造出不同的價值。“複雜勞動之複雜,並不在於教育費用之多寡,而在於學習勞動本身形成價值之多寡。而且,有同樣學習經歷的人,正因為他們之問學習勞動的勤奮程度與領悟程度不同,才形成才能的不同,解決問題能力的不同”(王書瑤,1992)。由此可見,正是由於學習勞動所創造的價值不同,才有不同類型人力資本之別。這就是,一起參加同樣學習勞動的人,而其結果卻從事了不同職業諸如企業經營者、銀行職員、教師等的原因所在。因此,經營型人力資本的價值是在學習者具有某種特殊天賦和心理狀態的前提下,通過學習勞動創造而形成的。
經營型人力資本的價值是學習者在學習勞動中創造而形成的,在這一過程中,影響其價值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學習者自身的生理因素和環境因素。生理因素主要是個人所具有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態和天賦(智能)即理解、吸收和創造知識的能力;環境因素則是指個人所處的家庭、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發展狀況等。在生理因素中,健康的身體是進行正常學習勞動的保障,超常人的天賦和獨特的心理狀態是學習勞動創造經營型人力資本價值的根本。超常人的天賦和後天的努力結合,使學習勞動能夠創造出特殊的價值。舉世聞名的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正是由於他的先天素質和後天努力,才通過學習勞動創造出其獨特的經營型人力資本,從而既成為一名科學家、發明家,又是一位靠智慧生財的傑出企業家。
獨特的心理狀態是創造經營型人力資本價值的動力。這種狀態正如熊彼特所說的是“征服的、戰鬥的和優於別人的願望”。從美國企業家的出身分析研究可以發現,除一些是出身於企業主家庭外,其他企業家通常有一個貧窮而艱苦的童年,因此,有一種發自內心力圖改變現狀的強烈願望,這個“願望”就是奮發學習而成才,並努力實現自己目標和價值的動力,這就是所謂“從破衣爛衫到富人的神話”。因此,獨特的心理狀態是經營型人力資本價值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
獨特的心理狀態是後天形成的,也是環境因素作用的結果。環境因素包括外環境因素和內環境因素。外環境因素是指個人所處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和科技發展狀況等,這些因素從不同範圍、不同角度和不同程度對經營型人力資本的價值形成產生影響。一般說來,充滿競爭和風險的市場環境是催生經營型人力資本的沃土;現代高科技的發展使學習者不但能更容易掌握先進的學習手段,而且能更充分、快捷、全面地獲取各類信息,因而能夠花費較少的學習勞動累積更多的人力資本;一個和平、自由、公平競爭的社會環境更易使人們積累和利用人力資本,等等。內環境因素主要指家庭環境,包括家庭的宗教信仰、經濟狀況、人口、文化等因素,家庭環境對人們的行為方式、人生追求和價值觀念等有著重要的甚至決定性的影響。根據國外有關研究,歸納起來,能夠培養和產生經營型人力資本的家庭主要有“困境求生型”和“高度期望型”兩類。前一類家庭出產的經營型人力資本來源於從小立志,不斷奮發,堅韌不跋,逆境成長的自我式學習過程;後一類家庭出產的經營型人力資本的價值形成於典型示範,耳濡目染,預置軌跡,設計發展的輔佐式學習過程。“刀片大王”美國人吉列就是前者的代表,而“銀行家”約翰·洛克菲勒則可以被列為後者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