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線性創新模式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線性創新模式(Linear Model of Innovation)

目錄

什麼是線性創新模式

  關於創新模式論上,目前大致有兩種:線性創新模式非線性創新模式

  線性創新模式是對創新過程的一種描述觀點。它認為,創新過程是一個基礎科學→應用科學→設計試製→製造→銷售的單向的、逐次漸進的過程。

  在它看來,在創新過程中知識的流動很簡單,創新的起因和來源是科學,是基礎研究,從上游這端增加對科學的投入就將直接增加下游端創新的產出。實際上,技術推動型創新模式和市場拉動型創新模式都屬於創新線性模式。過去很長時期里,這種簡單的線性模式在人們對創新過程的認識中占據了主導地位。但是後來人們對發達國家和東亞國家發展歷史的研究表明,某個國家由公開發表論文的數量所體現出來的科研潛力與其創新能力之間並沒有直接的聯繫。例如日本和新興工業化國家成功地實現現代化和工業化,與它們國內新創造的知識即在基礎研究中的“創新”並無直接聯繫,從而證明創新的線性模式與實際創新過程不相符合。由於創新線性模式忽視了創新過程的開放性、創新各階段之間的複雜聯繫及反饋等因素,後來它逐漸被更加全面的創新系統方法所取代。

  信息通信技術融合與發展推動下知識社會的形成及其對創新的影響進一步被認識[1]。科學界進一步反思對技術創新的認識,創新絕不再是從研究到應用的線性鏈條,從小眾到大眾的傳播過程。2007年,葛霆等人在研究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近年相關報告的基礎上,總結了國際創新理論的七大進展。文中著重強調了價值實現在創新活動中的本源地位,認為這是衡量創新成敗的基本判據。以此為基點,替代線形模式的動態非線性交互創新模式突出了創新的多層次、多環節和多主體參與。而非技術創新(制度創新)與創新中非技術要素作用的強化也成為創新理論發展中的關註要點。創新進一步被放置於複雜性科學的視野,技術創新被認為是各創新主體、創新要素交互複雜作用下的一種複雜涌現現象,是創新生態技術進步應用創新共同演進的產物,關註價值實現、關註用戶參與的以人為本的創新2.0模式也成為新世紀對創新重新認識的重要探索。

線性創新模式的局限性

  最初的創新模式都是線性模式。線性模式認為,創新的起因與來源是科學,來源於基礎研究,只要對科學(通常稱上游端)增加投入就是直接增加(下游端)創新的產品,其公式為

  R&D→中試→生產→銷售

  線性模式最典型的代表觀點反映在美國羅斯福總統的科學顧問萬尼瓦爾·布希(Vannever Bush,1890-197的《科學—無止境的前沿》的報告中。該報告有兩個基本觀點:(基礎研究或純研究本身是不考慮實際後果的;(基礎科學有長遠的根本性的意義,是技術創新的源泉。“受布希思想範式的影響,產生了由基礎科學到技術創新,再轉化為開發、生產和經濟發展的模式。”這種模式是一種代表動態形式的一維的“線性模式”,即基礎研究引起應用研究與開發;再依據創新是一種產品還是工藝,轉到生產或經營

  所以,布希的觀點可表達成這樣一種線性形式,即:

  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生產經營

  美國學者D.E.司托克斯通過對巴斯德的工作所作的深入研究分析,從而揭示了布希的上述線性模式的局限性。司托克斯在《巴斯德象限—基礎科學與技術創新》(Pasteur's Quadrant:Basic Science an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199一書中,肯定了布希觀點的歷史作用的同時,尖銳地指出了布希觀點的局限性。司托克斯指出:

  “然而,(布希的)這一範式的影響是有代價的,因為這種影響既朦朧又深刻。布希關於基礎科學根本目的的表述,對科學工作的動機的解釋過於狹隘;而他關於基礎研究對技術進步的重要意義的論述,在說明技術創新的實際源泉方面也過於狹隘的結果,這些局限性使利用這一範式思考一系列政策問題的難度加大。這就需要對科學研究目標及科學發現技術進步的關係有更清晰的認識。

  司托克具體地指明瞭以下幾點:

  1、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之間並不界限分明,有的應用研究同時也是傑出的基礎研究;

  2、科學研究進程同時受認識目標和應用目標這雙重目標的影響;巴斯德和其他許多研究中同時體現出雙重目標的融合;

  3、單一的線性模型描述由科學發現向技術創新的單向流動過於簡單了;

  4、 本在基礎科學方面相對落後,但在生產技術上卻取得巨大成功。這一實例表明,科學與技術之間的關係遠比布希的單一線性關係要複雜。

  創新之所以能突破線性模式、進而突破擴散理論,進入創新2.0時代,首先取決於知識社會下形成的新環境。首先,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和知識網路的形成突破了知識傳播傳統上的物理瓶頸,人類可以利用知識網路更快捷和方便的共用和傳播知識和信息;其次,知識網路的環境最大限度的消除了信息不對稱性,使人為構建的知識壁壘信息壁壘在如今的知識網路下越來越難以為繼;而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和時間者開始關註知識社會的信息爆炸問題,信息可以傳播不等於信息有效傳播,利於知識被快速檢索、理解和運用的眾多知識封裝技術使得知識也得以構件化和模塊化,從而便於更多人利用。上述知識社會的外部環境有助於更廣泛的創新群體在一個開放自由的平臺上從事科技創新活動。 同時,知識社會也迸發了更廣泛的創新需求。外部環境造就了創新主體實施創新活動的可能,也造就了更多知識與應用場合需求碰撞的機會。這樣的碰撞就是創新活動最大的源動力,同時也印證了熊彼特創新來源於生產活動的基本觀點。因此,知識社會環境和需求兩方面的因素催生了創新2.0實踐活動的蓬勃發展。

  現在知道,無論在自然科學領域還是在人文科學領域,其中也包括創新過程,都越來越從生產範式向服務範式轉變[2],越來越從線性思維方式向非線性思維過渡[3]。“生態經濟或政治系統中的局部變化,都可能引起一場全球性危機。線性的思維方式以及把整體僅僅看作全部部分之和的觀點,顯然已經過時了。”

參考文獻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fj3000,Lenovo,Vulture,Zxe,KAER,方小莉,y桑,Lin,苏青荇.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線性創新模式"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