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目標導向行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標導向行為(Goal Directed Activity)

目錄

什麼是目標導向行為[1]

  目標導向行為是指個體由強烈的動機所驅使,希望達成某一目標的行為

目標導向行為與目標行為的區別[1]

  這兩類行為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它們對需要的強度具有不同的影響力。在目標導向行為中,需要的強度隨著該行為的進行而增強,直至目標達成或遭受挫折方止。即當一個人的行為受阻而不能達成目標時,挫折隨之產生,當挫折感更加強烈時,目標需要的強度便會減低,直到它不再影響行為,放棄努力或另行嘗試。而目標行為則不一樣,當目標行為開始後,需要的強度就有減低的趨向。例如,某一職工為進一步深造,希望被某所業餘學校錄取,因此而廢寢忘食地努力學習,越是臨近考期,越是心理緊張,需要越是迫切。而一旦入校學習後,需要的強度會隨畢業的臨近逐漸降低。

  這樣,一個人從需要、動機到行為,直到達成目標和實現目標的過程,就可用下圖表示:

目标导向与目标导向行为

  上圖說明,人由強烈的需要或動機的驅使,會產生目標導向行為和目標行為。但是,不管動機的強度如何高,並非所有的目標都能夠達成,有的目標甚至永遠也達不到,這也是並不罕見的。因此,目標行為以虛線表示。

目標導向行為與目標完成行為的區別[2]

  目標導向行為與目標完成行為,各自對需要強度有著不同的影響力。對目標導向行為來說,需要強度會隨著這種行動的進行而增強,越接近目標,動機強度越強,直到達到目標或者受到挫折而停止。而目標完成行為則不一樣,當目標行為開始後,需要強度就有減弱的趨勢。例如,一個饑餓的人為了充饑,迫不及待地尋找食物,對食物的需要強度增強,而當得到了食物並開始進食後,隨著進食的增多,對食物的需求強度逐漸降低,直到吃飽終止了目標完成行為。

參考文獻

  1. 1.0 1.1 梁祖晨主編.經營管理心理學[M].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年03月第1版
  2. 高玉祥等主編.新編管理心理學[M].中國青年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ER,方小莉.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目標導向行為"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