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烏托邦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電子烏托邦(Teletopia)
目錄 |
電子烏托邦是指對網路媒介技術的發展寄予了無條件的樂觀主義期盼,認為其必將會把人類帶入一個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並最終形成一個以電子技術為基礎的民主的理想國。[1]
單純技術上的可能性並不能保證理想的社會形態的出現。單純的技術上的可能性並不能必然保證理想的社會形態的出現,而是需要更加複雜的社會條件,其中包括社會結構、社會制度的合理化以及人的自身素質的提高等。簡單地斷言某種傳播技術或工具必然導致某種社會形態的觀點是幼稚的。
在大眾傳播時代早期,一些思想家對媒介有過諸多理想化的看法。報刊的自由主義理論認為,媒介可以形成“思想的公開市場”;美國社會學家庫利曾說過“印刷意味著民主”;麥克盧漢的理論有明顯的電子烏托邦色彩,並對現代電子烏托邦思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2]。
“電子烏托邦”思想是建立在對網路這種新媒介的某些技術特性及其作用的認識之上的。有的學者認為,網路時代信息的共用和言論的自由會帶來社會權利的分散和公眾參與社會能力的提升,人們不僅可以從事“網上政治”,還可以享受“直接民主”,“分權”因而成為電腦網路時代的一大特質,傳統的中央集權的觀念將隨著網路的發展成為明日黃花。有的學者認為,電子傳播網路的雙向性使傳播過程變得更加平等,所獲取的信息也更加均衡,而這種平等也必然帶來社會關係的平等。還有學者認為,網路媒介為全體公民參與公共事物或參加政治選舉提供了可能性,網路媒介的發展必將帶來一個普遍民主的社會。有人甚至把傳統的自由主義傳播理論和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聯繫起來,認為“意見的自由市場”在傳統媒介中僅僅是一種理想,而網路媒介使之夢想成真,藉助於網路重建“公共領域”的曙光已經出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