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數據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比較數據是指作為本期財務報表組成部分的上期對應數和相關披露。比較數據本身不構成完整的財務報表,應當與本期相關的金額和披露聯繫起來閱讀。
(一)比較數據是本期財務報表的組成部分
財務報表除提供本期財務信息之外,還需要提供涉及一個或多個以前期間的比較信息,以幫助財務報表使用者判斷被審計單位在一定時期內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變化趨勢。
為更好地滿足財務報表使用者進行趨勢分析的需要,企業會計準則明確規定,當期財務報表至少應當包括所有列報項目上一可比會計期間的比較數據;《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規定,年度、半年度會計報表至少應當反映兩個年度或者相關兩個期間的比較數據。這說明,一份完整的財務報表應當由若幹會計期間的財務信息構成,缺少了比較數據,財務報表就失去了完整性。因此,比較數據是本期財務報表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比較數據包括上期對應數和相關披露
上期對應數主要是指報表中列示的與本期數對應的上期數,以及在附註中列示的報表項目上期數的明細資料等。相關披露主要是指附註中的文字描述或說明,如財務報表的編製基礎,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的聲明,重要會計政策、會計估計的說明,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以及差錯更正的說明,以及需要披露的關聯方關係及其交易等其他重要事項。
需要說明的是,儘管由於財務報表中的本期數據包括報表中列示的本期數及相關披露,為確保財務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比較數據也應包括上期對應數及相關披露,但上期對應數及相關披露的詳細程度與本期數及相關披露未必一致,兩者一致與否主要取決於上期對應數及相關披露與本期數據的關係、信息披露法規的要求以及財務報表使用者的需要等因素。
(三)比較數據應當與本期相關的金額和披露聯繫起來閱讀
本期相關的金額和披露即為本期數據,它和比較數據一起才能構成完整的財務報表。為了確保財務信息具備符合規定的質量特性,財務報表需要同時列示比較數據和本期數據,但比較數據並不構成獨立的財務報表。列示比較數據的目的,是為了增加財務報表的信息量,便於財務報表的使用者分析判斷被審計單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變化趨勢,因此,比較數據本身並不構成完整的財務報表,應當和本期數據及相關披露聯繫起來閱讀。
對比較數據的審計責任,可以從比較數據的審計目標、針對比較數據實施的審計程式的範圍、應當評價的事項、首次接受委托時對比較數據的審計要求以及註意到比較數據存在重大錯報時的審計要求等五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比較數據的審計目標
註冊會計師需要根據審計準則和職業判斷對比較數據實施恰當的審計程式,合理設計審計程式的性質、時間和範圍並有效執行,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合理保證比較數據不存在對本期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的錯報,在所有重大方面符合適用的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
(二)針對比較數據實施的審計程式的範圍
註冊會計師針對比較數據實施的審計程式的範圍明顯小於針對本期數據實施的審計程式的範圍,通常限於評價比較數據是否正確列報和適當分類。
(三)應當評價的事項
註冊會計師應當實施以下兩個方面的審計程式:
1.評價比較數據採用的會計政策與本期數據採用的會計政策是否一致;如不一致,是否已經做出適當調整和充分披露。
2.評價比較數據與上期財務報表反映的金額和相關披露是否一致;如不一致,是否已經做出適當調整和充分披露。
(1)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發生變化。
(2)允許下變更情況:
①會計準則要求改變財務報表項目的列報。(合併報表)
②企業經營業務的性質發生重大變化後,變更財務報表項目的列報能夠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
(3)財務報表存在重要的前期差錯。
(四)首次接受委托時對比較數據的審計要求
如果上期財務報表由前任註冊會計師審計,或未經審計,註冊會計師應當評價比較數據是否正確列報和適當分類,並按照《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l331號——首次接受委托時對期初餘額的審計》的規定實施審計程式,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五)註意到比較數據存在重大錯報時的審計要求
在實施本期審計時,如果註意到比較數據可能存在重大錯報,註冊會計師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實施追加的審計程式。
本期財務報表中的比較數據出現重大錯報的情形通常包括:
(1)上期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該財務報表雖經審計,但註冊會計師因未發現而未在針對上期財務報表出具的審計報告中對該事項發表非無保留意見,本期財務報表中的比較數據未作更正。
(2)上期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該財務報表未經註冊會計師審計,比較數據未作更正。
(3)上期財務報表不存在重大錯報,但比較數據與上期財務報表存在重大不一致,由此導致重大錯報。
(4)上期財務報表不存在重大錯報,但在某些特殊情形下,比較數據未按照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要求適當調整和列報。
cpa教材已經更改了部分內容,更改後的觀點是:比較信息包括對應數據和比較財務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