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規劃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旅游地規劃是指各種不同規模,形式和特征的旅游風景地域。作為概念,旅游地有兩個基本的含義:
一是指旅游者瀏覽、觀光和訪問的目的地即旅游活動與旅游資源的所在地;
二是指土地利用方式,如同農業用地、林業用地一樣,系指旅游設施和機構、旅游郊區設施所形成的一定地域空間。
旅游地規劃大致分為四個步驟,即規劃準備階段、規劃制訂階段、規劃論證修改階段和規劃實施與調整階段。
一、規劃準備階段
具體內容包括:
①分析旅游資源開發價值和開發能力;
②成立旅游規劃系統或規劃研究組;
③提交旅游規劃任務書和規劃大綱;
④收集相關資料與分析整理。
二、規劃制訂階段
具體內容包括:
①結合資料整理與分析,組織實地考察;
②旅游資源評價、客源市場分析、旅游開發評價;
③旅游開發可行性研究;
④構建旅游地整體形象、產品和項目形象的創意策劃;
⑤旅游地開發的功能分區和提高規劃文本、圖件。
三、規劃論證階段
具體內容包括:
①對旅游地規劃文本和圖件進行審查和初評;
②修改完善規劃文本和圖件;
③二次審查並形成最終規劃文本和圖件,提供組織實施。
四、規劃實施階段
具體內容包括:
①經當地政府討論審議後,即可組織實施;
②實施中可能發生情況變化,應對原規划進行重新調整或制定調整性規劃。
旅游地規劃的內容目前尚無統一的規定,參照國家旅游局2000年10月26日公佈的《旅游發展規劃管理方法》,結合旅游地規劃的實際,其規劃內容應包括:
旅游地背景條件分析:包括區位條件分析、自然地理條件分析、社會經濟條件分析、歷史文化條件分析等;
旅游地旅游資源調研評價:包括旅游地旅游資源類型、分佈、組合、質量、特色等,以及旅游資源的開發條件等;
旅游地旅游發展的客源市場研究:包括旅游當地旅游發展的客源市場定位、客源規模預測等;
旅游地旅游發展戰略:包括旅游地發展方向、旅游開發的重點產品、發展目標、空間佈局等;
旅游地旅游產業建設研究:包括基礎設施、旅游設施、資源開發等安排和動態組合等;
旅游地環境保護:包括旅游地區環境保護目標、景區景點保護等級、整體環境整治以及相應的對策措施等;
旅游地旅游發展效益分析:包括旅游發展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分析評價;
旅游地旅游規劃實施的對策措施:包括法律法規性的、行政管理性的、經濟性的、宣傳促銷性的、人員培訓提高與管理性的等多方面的對策措施。
- 王萬茂主編,土地利用規劃學,科學出版社,2006年10月,第2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