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干擾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政策干擾效應是指當銀行危機發生後,導致系統性的風險發生,對貨幣、財政等決策的影響干擾。
(1)影響貨幣政策的決策
首先,影響貨幣政策決策所獲取信息的真實性。銀行危機是以貨幣信用極度混亂為特征的危機。在危機中,信貸市場的正常運作受到破壞,信息失真增加,這會影響貨幣政策的科學決策。
其次,破壞了貨幣政策傳導的一些定量關係。在一般情況下,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操作目標與最終目標之間具有相對穩定的一些定量關係。但是在銀行危機中,貨幣不穩定性很大,貨幣需求可能明顯變化,定量關係受到破壞,從而使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失去了客觀判斷的標準。
最後,銀行危機的處理往往會破壞貨幣政策和監管政策的連續性。銀行危機作為一種突發事件,對中央銀行的貨幣調控影響較大,為了保證銀行體系功能的連續性,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往往傾向於保障銀行的安全性和穩健性並可能承擔起最後貸款人的責任,這些中央銀行的行為必然會導致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出現突變。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存款人和公眾的預期和對中央銀行政策的信任程度。當公眾的預期惡化時,貨幣政策可能失效,經濟可能因銀行危機而進入滯脹期。在危機後的相當一段時間內,因實體經濟和銀行體系受到較大影響,貨幣政策往往傾向於採取擴張的政策,以實現經濟和銀行功能的恢復。
(2)破壞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和效果
貨幣政策信號發出之後,通過傳導機制體現貨幣政策的效果。貨幣政策的傳導效果好壞,一是取決於傳導機制是否暢通,二是取決於傳導環節是否靈敏。在發生銀行危機的情況下,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受到破壞,傳導效果大打折扣。從傳導環節來看,銀行危機發生時,由於大量銀行倒閉或陷人困境,金融市場的正常交易秩序受到破壞,支付清算難以進行,價格信號失效,無法對交易各方進行合理的引導,中央銀行發出的各項政策信號難以發揮作用。從金融機構來看,危機銀行的道德風險增大,冒險心理增強,對貨幣政策信號不敏感或者乾脆逆向而動,從而使貨幣政策效果受到衝擊。
(1)減少財政收入
一方面,隨著銀行危機向縱深發展,單個銀行的危機演變成多銀行問題,通過多渠道傳染,最終導致系統性的銀行危機。在銀行危機的深化過程中,對銀行業本身的衝擊逐漸增大,來自銀行業的財政收入受到嚴重的削減。
另一方面,銀行危機引發的實體經濟的萎縮將會進一步惡化經濟態勢,從而使財政收入進一步銳減。
(2)增加財政支出
由於銀行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重大作用,當銀行危機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為了防止銀行體系龐大的溢出效應,國家通常擔負起最後貸款人的職能,使用財政資金對破產銀行進行危機中的救助和危機後的不良資產剝離。同時,銀行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也使得國家的轉移支付結構發生變化,加大對遭受危機影響企業的補貼。這些方面都使得財政支出增加。
對匯率形成機制的干擾 [1]
維護匯率穩定是各國匯率政策的基本目標。在開放的經濟體中,銀行是國際貿易和資本流動的主要參與者,而銀行危機必然帶來各項中介和服務功能的削弱,從而影響到國際收支平衡。Kaminsky和Reinhart(1996)研究了20個經歷了銀行危機和國際收支平衡危機的國家的情況,發現有半數國家在發生國際收支平衡危機前,曾經經歷過銀行危機。銀行危機容易導致貨幣危機(即國際收支平衡危機)的主要原因是:當中央銀行為陷入困境的銀行進行融資時,穩定現行匯率的能力受到破壞;如果中央銀行是通過發行貨幣或發行債務來為危機銀行進行融資的,也容易帶來貨幣危機。從經常項目來看,銀行危機使外匯市場的有效運作受到破壞,銀行對出口信貸的支持和出口服務受到打擊,出口增長所帶來的經常項目收入減少,加大了經常項目的平衡難度。從資本與金融項目來看,在銀行危機發生的情況下,出於對銀行穩健性的考慮,國記憶體款和海外投資者會重新選擇好的銀行,以國外資產換取國內資產。此外,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必須依賴健全的銀行體系予以響應,否則干預的目標就會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