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樓指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摩天大樓指數(Skyscraper Index)
目錄 |
1999年,德意志銀行證券駐香港分析師安德魯·勞倫斯(Andrew Lawrence)首度提出“摩天大樓指數”的概念。
勞倫斯發現到經濟衰退或股市蕭條往往都發生在新高樓落成的前後。寬鬆的政府政策及對經濟樂觀的態度,經常會鼓勵大型工程的興建。然而,當過度投資與投機心理而起的泡沫即將危及經濟時,政策也會轉為緊縮以因應危機,使得摩天大樓的完工成為政策與經濟轉變的先聲。這一驚人發現被稱為“百年病態關聯”:大廈建成,經濟衰退。故此,“摩天大樓指數”也被稱為“勞倫斯魔咒”。
1、“長蕭條”:1873-1878
1873年開始,大規模的美國經濟衰退,伴隨著銀行倒閉,這就是廣為人知的“長蕭條”。而在1873年正是舊金山公平人壽保險大樓的建成之日。那是這座大樓是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樓,高108米,25層。
2、1890年英國銀行危機和全球經濟衰退
芝加哥81米的會堂大樓(Auditorium Building)在1898年完成,而104米的紐約世界大樓在1890年完成,此時英國1890年銀行危機恰好爆發,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場世界性蕭條。
3、1893年,由過度膨脹的鐵路建設崩潰而導致的美國大恐慌
芝加哥92米的共濟會大廈(Masonic Temple)、106米的曼哈頓生命大樓和107米的密爾沃基市政廳在1893年先後落成,隨後就爆發了由於美國鐵路過度建設崩潰而導致的經濟恐慌,同時也發生了一系列銀行的倒閉和金價的飆升。
4、紐約股市第一次大崩盤,1901
1901年紐約建成119米的公園街大樓預兆了美國股市的崩盤,而1901年的經濟恐慌同時也伴隨著費城市政廳的完成,這座大廈高達155米。
5、“銀行家恐慌”和美國經濟危機,1907-1910
紐約高達186米的的勝家大樓(Singer Building)(已經拆毀)和更高的曼哈頓大都會人壽保險大樓於是了美國1907年的恐慌。
“銀行家恐慌”是一次紐約股市從峰值暴跌50%以後發生的金融危機,並且反映了由於信托公司大量建立導致的惡性貨幣擴張。
6、大蕭條:1929-1933
三座創紀錄的摩天大廈的建成和大蕭條的來臨形影不離,華爾街40號大廈(現名為川普大廈)在1929年落成,高282米,隨後就是1930年建成的318米的克萊斯勒大廈,最後帝國大廈在1931年落成,高達381米。
7、美國和世界經濟危機,1973-1975
1972年世貿雙塔的其中一座建成,1973年另一座也完成。1974年當時世界第一高樓西爾斯大廈完工,那段時間由於通貨膨脹導致了持續性投機。同時,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油價上漲導致了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面並且在股票,地產,輪船和空運方面都出現了持續的投機。
8、亞洲金融危機,1997-1998
亞洲金融危機,貨幣貶值和股票市場的投機行為伴隨著的是馬來西亞國油雙峰在1997年的完工,452米的大樓曾經是世界第一高樓,也成為了危機的先兆。
9、網路泡沫破滅,2000-2003
509米的臺北101大廈在1999年開工,並且在2004年完工。在這期間發生了21世紀初期的科技泡沫破滅和經濟衰退。
10、2008經濟大蕭條:2007-2010
2010建成了世界第一高樓828米的迪拜塔,同時發生的還有現在的世界金融危機。大廈超越了臺北2007年7月21日的臺北101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