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團養老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抱團養老是一種新的養老模式,他們或是老同事、老同學,或同住一個村莊、社區,自發“抱團”生活、休閑,互幫互助,變被動為主動,不僅子女不在身側的孤獨感有所排解,也能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中國正在快速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基數龐大的老齡人口對於養老的需求十分強烈,而原有的家庭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和以房養老方式無法滿足這些需求。如何讓老年人生活得更有品質,成為全社會面臨的現實考題。一方面,社會流動加速,讓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受到猛烈的衝擊;另一方面,一些市場化的養老機構收費較高,讓不少家庭“望而卻步”。在此背景下,通過助人自助的“抱團養老”,將老年人群體打造成為一個利益相關、關係相互、情感相系的養老共同體,有助於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擁有更多的保障和樂趣。
作為一種社會治理手段,“抱團養老”的目標就是通過老年人助人自助的“自我救贖”,來增強老年人的社會互動,拓展老年人的社會支持網路,緩解當前的養老困境。長期以來,應對人口老齡化,我們只看到政府、市場和社會組織三方面的力量,卻忽視老年人群體自身的作用。作為社會運行的黏合劑和潤滑劑,“抱團養老”體現了難能可貴的共同體意識,有助於讓老年人的夕陽圖景更加豐富多彩,為破解養老困境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激發老年人群體的活力,搭建養老社會化的民間支點, “養老共同體”有助於讓老年生活更有品質。
從國家角度看,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快速到來,迫切需要養老事業的迅速跟進,但是,中國的養老事業發展還比較緩慢,跟不上中國老齡化社會的發展速度,抱團養老,可以很好的彌補中國養老事業發展的不足。
從家庭角度看,由於中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依靠子女養老已經難以成為現實,因為一對年輕的夫婦要承擔四個老人,甚至更多老人的養老,而抱團養老,老人之間互相照顧,可以很好的減輕子女的負擔,發揮老人餘熱,讓年輕人更安心工作。
從中國傳統文化角度看,鄰裡相望、互相照顧,是我們優秀的民族傳統,抱團養老是對這一優秀文化傳統的傳承與創新。從中國的的社會性質看,抱團養老也非常有前景,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推崇的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愛,抱團養老是一個很好的探索。
總之,無論從怎樣的角度分析,抱團養老都是在中國十分值得推廣的一個模式。
抱團養老其實是基於幾個前提條件之上的。第一,老人們生活在一起的日常需要是能夠得到基本滿足的;第二,老人們的家境還算殷實,子女們有一定的負擔能力;第三,它是熟人社會裡的守望相助。
如果低齡老人真的能照顧高齡老人的生活起居,敬老院、養老院裡面那些專業的義工、護工、社工等,顯然就沒存在的必要了。簡言之,“抱團養老”更主要的是消減老人們的孤獨感,解決精神層面老來有“伴”的問題,以及避免“獨居老人家中去世幾天才被髮現”等極端個案的發生。
現在的“抱團養老”多是由老人們自行組織,自己選擇地點,自己抱團,雖然老人在一起能夠互幫互助,但老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他們抱成的“團”,也未必能夠溫暖到團體中的每一個老人,因此,要想讓“抱團養老”更加溫暖,仍需要更多的愛註入,換言之,不能只讓老人們獨行,要給予更多的關愛,更需要制度層面的愛。
興趣愛好相同或相近的老人在一起,是開心的,這樣的生活也是快樂的,有益於老人的身心健康,況且“抱團養老”多是建立在老人自願的基礎之上,他們往往制訂有規章制度,大家能夠自覺遵守。因此,關係也能夠保持持久。
抱團養老還需要政府層面的“制度性鼓勵”。要提供平臺支持,既要物質上的支持,更要政策上的支持。如提供為老人服務的設施、活動中心等;如開設食堂讓老人可報名用膳。各方都可提供各種平臺,促進老人們的交流,為抱團養老提供更多的支持。其實,“抱團養老”可以分農村式和城市式。農村老人的“抱團養老”,未必能夠通過自行組織形成,可以由村幹部牽頭組織,並提供一定的場所,比如一起聊天,一起種田等等,而城市的“抱團養老”,則可以藉助社區。而“抱團養老”也未必就要搞得轟轟烈烈,哪怕規定打聲招呼,一起散步,也同樣是“抱團養老”。
抱團養老只是空中花園,看著好看,聽著好聽,但確實需要人侍候的時候,恐怕就不是那麼簡單了,隨著抱團成員年齡增長,身體素質下降,很多問題都會出現,不是老頭老太太能解決的了的,思念親人的痛苦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