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07个条目

並喻文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並喻文化(cofigurative culture)亦稱同喻文化、互象徵文化、共成型文化

目錄

什麼是並喻文化

  並喻文化指的是文化的傳遞方式主要是同輩間相互學習。這種文化模式出現於前喻文化崩潰之際,後喻文化誕生之前,是一種短暫的過渡性質的文化模式。

並喻文化的來源

  1970年,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就在《代溝》一書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喻文化”,即前喻文化、並喻文化和後喻文化。要而言之,前喻文化指的是年輕的要向年長的學習,後喻文化則倒過來,年長的需要向年輕的請教,並喻文化是指不管什麼年紀都要一起學習。 [1]

  米德是這樣界定的“人們可以根據緩慢或急劇的變化去討論前喻文化和並喻文化,而不必涉及這一變化過程的本質。例如,當農民手工業者的子女首次進入工廠之際,即拉開了一場無可逆轉的變革的序幕。”由此,我們可以確定,以大機器生產為標誌工業社會的開始可以確定為並喻文化的髮端。[2]

並喻文化的解讀[2]

  隨著人類社會不斷進步,人類文明蓬勃發展,歷史上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諸如科技進步、巨大災難、移民運動、戰爭失敗、信仰變更等原因逐漸動搖了前喻文化傳遞模式的基礎。所有這些原因的共同特點是舊有文化的傳播突然斷裂,使得承擔著文化傳遞重擔的老年人無法適應新的環境,進而青年人失去了學習的對象,導致他們不得不重新尋求新的學習榜樣。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了並喻文化傳遞模式。但是並喻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傳遞形式卻只是短暫的過渡性質,並不能維持很長時問。實際上,在並喻文化中依然殘留著大量前喻文化的成分。長輩依然在大部分領域占據著統治地位。他們制訂了種種限制,以此規範晚輩們的行為。在許多社會中,青年人接受新行為的時候也會把是否得到長輩的贊許作為一個重要標準。這說明晚輩之間的學習不僅不能逾越長輩指定的界限,並且決定其行為最終改變的條件依然是長輩的同意,而非自己的同輩。

並喻文化的發展結果[2]

  並喻文化模式一月出現,往往會逐漸轉向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

  第一,並喻文化模式脫胎於同種文化的前喻模式。並喻文化雖然出現,但仍受到前喻文化價值標準的影響。這種並喻文化會以一種已出現的新的文化現象而逐漸被前喻文化所涵化。換句話說,即是這一併喻文化模式會重新以前喻文化的模式有長輩傳喻給後代。例如,脫離奴隸主的奴隸會以全新的身份對其後代進行前喻文化傳遞,但內容仍然是其所處前喻文化模式下的文化。

  第二,一種文化進入另一種不同的文化中時,如移民至其他國家。老一代的經驗完全無法作用於新的文化。這時,年輕人就會傾向於轉向身邊那些相對有更多時間相處的同齡人學習,以更好地適應新的環境。年輕人對於老一代人的看法也會由此發生巨大轉變他們不再視長輩為智慧的象徵,不再是青年人的行為典範。青年人逐漸脫離對長輩生活和精神的依賴,更多時候他們更願意去向同輩人尋求幫助。這使得其具有了更多轉向後喻文化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 1725億元交易!微軟收購領英LinkedIn.網易新聞.2016-6-14
  2. 2.0 2.1 2.2 薛雪. 瑪格麗特·米德的代溝理論與20世紀60年代美國反文化運動中的代際關係[D]. 山東大學, 2010.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ly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並喻文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