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羅那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給巴塞羅那和西班牙創造了巨大的效益,真正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好結合,被稱為巴塞羅那效應。
籌辦1992年奧運會時,西班牙正處於開始從20世紀80年代全國範圍的經濟危機中複蘇的時期。1986年獲得奧運會主辦權極大地促進了巴塞羅那的城市改造和建設。巴塞羅那耗資約362億比塞塔建成了5公裡長的海濱沙灘,改造了港口,修建了兩條環形公路、兩條隧道,改建了飛機場、城市的排水系統,建成了提供水、電、氣和電話服務的網路。
這期間,巴塞羅那市的旅游、電子、通訊、港口等行業也是藉助奧運契機成為該市的支柱產業,奧運會前,巴塞羅那市的企業規模小,沒有明顯的支柱產業,而奧運改變了整座城市,體育產業發展起來的同時,其他新興行業也迅速崛起,為今後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濟的發展速度從失業率的降低可見一斑,奧運會為舉辦城市創造了35.6萬個就業機會,1992年7月奧運會舉行時,巴塞羅那的失業人數降到歷史最低點的6萬人左右。
6年籌備過程中,僅僅由於奧運因素的影響,巴塞羅那GDP年均多增長了1.8個百分點。毫不誇張地說,奧運會是巴塞羅那經濟由衰轉盛的轉折點,巴塞羅那也成為當時歐洲變化最快的城市,並且,西班牙一個國家的經濟複蘇也有奧運會的功勞。
目前,這個西班牙第二大城市成為歐洲最受歡迎的高端旅游地之一,併成為地區的旅游、教育和服務中心。巴塞羅那人均GDP已經達到2萬美元,經濟增長率高於全國和歐洲的水平,成為歐洲第七大城市,被譽為歐洲經濟的發動機之一。1993年時,巴塞羅那首度排進全球游客最喜愛目的地的前三位。此後10年內,訪客量增長5倍,悄然完成了城市產業結構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