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存貨效應[1]
存貨效應指消費者具有儲存產品以備未來之用的能力,這增加了他們對暫時價格與長遠期望價格之間差異的敏感性。它只是暫時地影響顧客的價格敏感性。
如:超級市場的番茄罐頭優惠一個星期,其銷售量提高的比例會高於同樣減價幅度的新鮮番茄。顧客可以輕鬆地儲存今後幾個星期使用的番茄罐頭,卻不能儲存同樣多的易腐爛的新鮮番茄。當然,這種影響是短時間的,如果該品牌不優惠,他們也會購買,只不過每次購買的數量不會這樣大,因此,他們實際的總購買量增加得並不多。
存貨效應的正負方面[2]
存貨持有規模是否恰當,對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有著重大影響。存貨的效應有正負兩方面:
- 其一,存貨的正效應。
首先,防止生產中斷,保證企業生產過程的連續性。進行連續性生產經營的企業,其供應、生產、銷售在數量上和時間上都是相互依賴的,如果沒有一定的存貨,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困難,就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企業從預防角度持有存貨,稱為預防性存貨,或稱保險性存貨。
其次,節約採購費用,提高企業盈利水平。企業採購原材料時,可以批量購進,這樣既可以獲取供應商的價格折扣,又可以減少採購費用和管理費用,利於企業科學安排生產過程,從而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企業從追求盈利角度持有存貨,稱為盈利性存貨。
第三,把握市場機會,獲取意外收益。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市場價格波動較大,企業持有充分的存貨後,也能在適當機會,出售存貨,獲取額外收益。企業出於這種動機持有的存貨,稱為投機性存貨。
- 其二,存貨的負效應。
首先,占有流動資金,增加持有成本。企業持有存貨將增加對流動資金的占用,因此企業存貨規模過大,將影響資金周轉速度,導致資金周轉困難。
其次,增加儲存和管理費用,影響企業獲利能力。隨著存貨規模的增加,企業所投入的儲存和管理費用也將增加,影響企業盈利水平。所以企業應將存貨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 因此,進行存貨管理就是要在存貨的成本與效益之間進行權衡,實現兩者的最佳結合,這就是存貨管理的基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