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場所依賴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場所依賴理論(Place Attachment Theory)

目錄

場所依賴理論的提出[1]

  場所依賴理論是解釋“某些地方與人之間似乎存在著一種特殊的依賴關係”這個客觀現象的有效理論工具。它從地理的、社會的、心理學的角度解釋了人們對於何種地方或者地方的哪些方面更容易產生依賴。它從兩個方面建構了一種人與地之間的關係:“場所依靠( place dependence) ”和“場所認同( place identity) ”。“場所依靠”強調的是一種功能性依賴,體現了資源及其提供的設施的重要性。“場所認同”是指一種精神性依賴,指個體與客觀環境的這樣一種依賴關係,這種關係依靠一個與該環境有關的個人有意或無意的想法、信仰、偏好、感覺、價值觀、目的、行為趨向和技巧綜合形成的複合體而形成。現有研究發現旅游者的投入與解說服務質量的感知正相關,也與“場所依賴”正相關。因此, “場所依賴”與解說服務質量正相關。

  地方理論(place theory)是從人們的感覺、心理、社會文化、倫理道德的角度來認識人與地方關係的理論。華裔地理學家段義孚在1974年首先觀察到並提出“戀地情結(Topophilia)”概念,即“地方與人之間存在著的一種特殊的依賴關係”(Tuan, 1974)。接下來西方學者們提出了地方感知(Relph, 1976)、地方依賴(Williams & Roggenbuck, 1989)等概念,這些概念一起組成了初步形成了“地方理論”。地方理論立足於行為地理學、環境心理學、游憩地理學,在旅游學、休閑學、建築學、景觀學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

  Fried於1963年在他研究中最早提及人地關係,波士頓“倫敦西區”的人們對於強迫再安置的不情願心理反映出了人們對一個地方的感情,人們也會對失去重要的地方而感到悲傷(Fried, 1963)。Gerson等人提出了地方依戀但未給出明確的定義(Gerson, Stueve, & Fischer, 1977)。Shumaker在1977年明確的給出了地方依戀的定義,即人們與其居住地之間的情感聯結(Shumaker & Taylor, 1983)。Williams在1989年提出了“地方依戀”的概念(Williams & Roggenbuck, 1989),並且在隨後又提出了它的理論框架,是由“地方認同(place identity, PI)”和“地方依賴(place dependence, PD)”兩個維度構成(Williams, Patterson, & Roggenbuck, 1992)。Sharpe從地方依戀的中斷的角度出發,將其理論進行了擴展並提出了地方干擾(place interference)的概念(Sharpe & Ewert, 2000)。Hidalgo進一步限定了地方依戀的含義,將其定義為個人與特定地方之間的積極情感紐帶(Hidalgo & Hernández, 2001)。

  “依戀(attachment)”的概念最初是由英國精神病學家Bowlby提出的,它最初是指當幼兒感知到威脅或者不適的時候,向撫養者尋求親近的生物性本能(Bowlby, 1960),後來代指所有個體與依戀對象的情感聯結(Prior & Glaser, 2006)。Place在中文里常譯為“地方”,也有被譯為“場所”。地理學家將地方描述為對其用戶有意義的有界空間(Relph, 1976; Tuan, 1974),但地方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它的位置;而且它也是景觀和環境的一種情感聯繫的產物(Cresswell, 2004; Relph, 1976; Trigg, 2012),這樣的地方超越了空間位置,將人類與空間連接起來,成為“感覺價值的中心”(Tuan, 1974)。個人對特定的地方賦予了特殊意義,而使得個人與之產生正向情感聯結並希望與該地方維持長久的緊密聯結,這樣便使得這個地方具有了精神層面上的意義,產了地方依戀。地方依戀(place attachment)作為地方理論的一個分支,是指人與地方發展的聯結(Williams, Patterson, & Roggenbuck, 1992; Low & Altman, 1992; Hidalgo & Hernández, 2001; Manzo, 2003; Giuliani, 2003; Pretty, Chipuer, & Bramston, 2003),它是由三個部分所組成:情感(情緒、感覺)、認知(思想、知識、信仰)和實踐(行動、行為) (Low & Altman, 1992; Jorgensen & Stedman, 2001; Kyle, Mowen, & Tarrant, 2004),其中,情感因素是第一位的,它能夠有效的解釋“人與地之間特殊的依賴關係”(Gieryn, 2000)。地方依戀的特征基本包括:個人對於其居住的環境或其他地方的一種認知或感情上的聯繫或一種在情感上融入到地方的感覺;而在空間上則希望與情感依戀的地方保持較近的距離(Altman, Low, 1992; Hidalgo & Hernández, 2001)。

場所依賴理論的基本內涵[2]

  1.場所

  對於“場所(place)”這個概念,現存的所有相關概念基本包括3 個部分:地理位置(location),物質形式(m aterialform )以及它擁有的價值和意義(value and m eaning)。場所具有明顯的文化因素,是使社會模式在空間範圍內運作具體化的一個概念。為方便概念的比較,本文采取黃向等人規定的狹義的場所概念,即只包含場所應有的內涵(即3 個基本部分),而將“場所與場所環境(place and place context)”看作廣義的場所,這個廣義概念不僅包含了內涵,還包含了場所的外延。廣義場所、狹義場所和空間有如圖的包含關係:

Image:广义场所、狭义场所和空间三个概念关系.jpg

  2.場所依賴理論

  關於“人與場所之間特殊的依賴關係”,先後出現了“戀地情結”、“場所感知”和“場所依賴”3 個概念。戀地情結是人與地方之間形成的感情聯繫,這種感情聯繫是人對地方的關係、感知、態度價值觀世界觀的總和。場所感知是人與自然以某種美妙的體驗為中心的結合,這種體驗和意識集中於某些特別的設施。場所依賴是人與場所之間基於感情(情緒、感覺)、認知(思想、知識、信仰)和實踐(行動、行為)的一種聯繫,其中,感情因素是第一位的。

  因此,場所依賴是指個人在經歷一個場所後,會對這個場所所能滿足自己的需求而產生依賴感以及在情感層面對這個場所會產生的認同感、歸屬感與其它情感層面的表現。場所依靠程度的強弱及活動時間的頻率會進一步影響場所認同的程度。

場所依賴理論的構成維度

  二維理論

  Williams和Roggenbuck在1992年提出地方依戀是由“地方認同”和“地方依賴”兩個維度構成(Williams, Patterson, & Roggenbuck, 1992)。“地方認同”指一種精神性依賴,即個體與客觀環境的一種依賴關係,這種依賴關係是依靠一個與該環境有關的個人有意或無意的想法、感覺、信仰、偏好、價值觀、目的、行為趨向和技巧綜合形成的複合體而形成(Proshansky, 1978),達到對該地方的情感依戀與歸屬感(Proshansky, Fabian, & Kaminoff, 1983)。“地方依賴”指一種功能性依賴,體現了資源及其所提供的設施對想要開展的活動的重要性。黃向等人採用數學方法來理解地方依戀的結構,即從某個特定“地方”的角度去衡量“地方依戀”,事實上是一個連續軸,軸的一端為“地方依賴”,而另一端則是“地方認同”,如圖1。

  其數學公式為 PA=X⋅PD+(1−X)⋅PI 。其中PA為地方依戀,PD為地方依賴,PI為地方認同,X為方程變數。當X = 0時,即當地方依戀完全沒有功能性依賴的因素,全為感情因素。當X = 1時,PA = PD,即當地方依戀完全為功能性依賴時,幾乎沒有感情因素。當0 < X < 1時,場所依賴既有功能性依賴因素,也有感情因素,只是在比例上存在差別(黃向,保繼剛,Wall Geoffrey, 2006)。

  三維結構理論

  Scannell和Gifford在2010年提出了地方依戀的三維結構理論用以將地方依戀的眾多零散定義進行整合,該理論認為地方依戀包含了人、心理過程和地方三個維度。人(people)的維度是主體,指地方中有關的個人或者群體,即是個體或者群體賦予了地方意義,強調是誰對地方依戀以及依戀達到怎樣的程度;心理過程(process)包含了地方依戀的情感認知行為過程,重點在依戀是怎樣影響認知和行為;地方(place)維度是依戀的目標,強調依戀地方的特征,其中又分為物理水平和社會水平,用來說明人們依戀哪些地方及該地方具有什麼樣的特征(Scannell & Gifford, 2010a)。三維結構理論形成了對地方依戀較為完整的界定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它能將該領域有關的知識綜合起來,其具體維度如圖2所示。

  五維理論

  Hammitt和Stewart之後又提出了地方依戀的金字塔圖形,其形成的五個方面有人對地方的熟悉感(Place Familiarity)、歸屬感(Place Belongingness)、認同感(Place Identity)、依賴感(Place Dependence)到根深蒂固感(Place Rootedness),並以此設計了量表來測量五種不同的地方依戀感(Hammitt & Stewart, 1996)。

場所依賴理論的依賴對象

  1.家

  家作為連續性,秩序,根源,自尊,依戀,隱私,舒適,安全和避難所的象徵(Rybczynski, 1986; Tognoli, 1987; Case, 1996; Moore, 2000; Cooper Marcus, 2006),它意味著所有權,象徵著家庭生活和幸福,同樣它也是在研究人地關係時最常見的研究對象之一。家的規模可以看作是公寓或者住房,同樣也可以是居民樓。人們在進行地方依戀的研究時,在評估地圖上,家庭住址往往是被試最喜歡的地方(Gould & White, 1982; Foland & Lewicka, 2007)。

  2.社區

  對於社區的研究主要分為三類:社區規模、社區的開放類型和社區的同質化程度。在有些文獻中,社區規模與地方依戀之間呈現負相關(Buttell, Martinson, & Wilkening, 1979; Wilson & Baldassare, 1996; Lewicka, 2005),然而除了社區規模以外,還有比如當地社會資本的實力(Wood & Giles-Corti, 2008),服務和景觀類型(Kelly & Hosking, 2008)等其他因素也會顯著的影響著人們的地方依戀。社區屬於封閉式還是開放式對於社區內居民的地方依戀影響並不是顯著,也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Wilson-Doenges比較了有門禁社區與開放式社區的居民地方依戀時發現兩類社區居民的地方依戀和安全感差異隨著社會地位和居住時間的延長而逐漸消失(Wilson-Doenges, 2000)。Kirby等人發現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封閉社區的居民對鄰裡和城市的歸屬感稍低但是未達到顯著水平(Kirby et al., 2006)。社區內成員的異質性會降低人們的地方依戀(Kasarda & Janowitz, 1974; Lewicka, 2010; Mesch & Manor, 1998; Stolle, Soroka, & Johnston, 2008; Putnam, 2007)。Leigh利用澳大利亞的調查數據發現鄰居多樣性與鄰居之間的信任度之間存在負相關關係(Leigh, 2006)。Oliver使用美國人口普查數據來發現同種族的美國人傾向於聚在一起成為種族均質的鄰居(Oliver, 2010)。

  3.城市

  城市的邊界和區域在地圖上很好劃分而且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就算是在戰爭後,一個國家的版圖可能就被劃分到另一個國家中去,但是對於城市的界定還是停留在它原來的地方。Tuan也曾提及城市是專門為人類而創造的一個環境,能夠在地圖上輕易就找到,並且容易與外部的自然環境進行比較(Tuan, 1975)。

場所依賴理論依賴的功能

積極功能

  1. 維持生存和安全感

  地方依戀所產生的原因在於某些地方能夠提供生存上的優勢,當一些地點能夠為人們的生存提供如食物、水、住所和其他資源等生活必需品,人們便在這些地方安定下來形成對這個地方的依戀。弗洛伊德認為嬰兒依戀的產生是因為母親滿足了嬰兒的生理需求(Freud, 1940),而Harlow的恆河猴實驗卻證明瞭依戀的產生並不僅僅只是對於生存的需要(Harlow, 1961),還有舒適感和安全感的需求(Bowlby, 1969)。關於人的安全尋求依戀同樣可以解釋地方依戀的形成,熟悉的地方為人們提供了保護和安全感(Fullilove, 1996; Fried, 2000; Giuliani, 2003; Chatterjee, 2005),並使人們增加了信心,不斷探索新的世界。

  2.為追求目標而提供支持和進行自我管理

  對於一個地方的依戀能夠給人們提供情感聯結,而這種聯結中的積極情感是目標取得成功的結果,這種依戀的形成是由於個人重視其支持或促進的具體活動地方(Moore & Graefe, 1994; Jorgensen & Stedman, 2001),當一個地方能夠提供目標達成所需要的資源時,依戀便形成了(Stokols & Shumaker, 1981)。也有人認為地方依戀的主要功能是通過促進目標達成所必需的自律過程間接支持自己的目標。因為地方依戀加強了積極的情緒,由於人們在最喜歡的地方能夠幫助人們進行自我修複,因此地方依戀是服務於自我調節的(Korpela, 1989)。在另一些研究中也曾顯示對地方的參觀具有恢復性的功能(Korpela, Hartig, Kaiser, & Fuhrer, 2001; Korpela, Kytta, & Hartig, 2002)。人們可以通過提供一個有利於自我反思、問題解決和緩解嚴厲的安全而舒適的環境,在這裡進行自我修複可以改善自我調節的過程(Scannell & Gifford, 2010b)。

  3.維持連續性

  自我連續性是一種穩定的自我意識或是自我意識的連續性,因此過去和將來的行為是相互聯繫的(Robinson & Freeman, 1954; Hallowell, 1955)。地方聯結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提供連續性,這個功能源於個體通過記憶和過去的聯結而具有象徵意義的地方的依戀。Twigger-Ross和Uzzell通過提醒個體發生在過去的事件,或通過允許個體比較他們現在和過去的自我,此時地方在不同時間創造連續性(Twigger-Ross & Uzzell, 1996)。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個代表了這個人的個人歷史的一部分。而在文化和宗教水平上同樣存在連續性的功能(Low, 1990),比如重要文化一代代的傳承,不同時代的人對聖地的朝拜等。

  4.建立社交聯結和歸屬感

  地方依戀的另外一個功能就是向個體提供了歸屬感(Giuliani, 2003)。有學者認為與地方發展情感聯繫是心理平衡和良好適應的前提(Rowles, 1990),它有助於剋服認同危機,並使人們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獲得所需要的穩定感(Hay, 1998),有利於人們參與到當地的活動中去(Brown, Perkins, & Brown, 2003; Guardia & Pol, 2002; Vorkinn & Riese, 2001),不管一個人的流動性有多大,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有某種形式的地方依戀(Cuba & Hummon, 1993; Gustafson, 2001; Williams & McIntyre, 2001)。在搬離原居住地時,人們往往會產生兩種情感:一種是由於與原來具有強烈社會聯結和歸屬感的地方分離而產生的緊張感,另一種則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感(Lewicka, 2008)。當人們出現這種狀態時,就更喜歡從當地人或者是書本上面知道這個地方的過去的歷史,再懷想到跟自己記憶中原居住地的相似之處以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更加快速的融入到新的地方(Lewicka, 2006)。

消極功能

  人們對一個地方產生依戀,除了會產生如增強鄰裡聯結等積極功能還存在著一些消極功能,比如抵制變化和保護現狀(Fried, 2000; Vorkinn & Riese, 2001; Bonaiuto, Carrus, Martorella, & Bonnes, 2002; Devine-Wright, 2009),即使在遇到如地震等自然災害時也不願意搬離(Druzhinina & Palma-Oliveira, 2004),甚至還會影響到社區內小孩的發展(Brodsky, 1996)。Devine-Wright和Howes對位於海岸邊的北威爾士的兩個小城鎮的居民關於計劃建造的200個風力渦輪機的項目態度進行了研究。如果城鎮主要是以秀麗的風景為主,由地方依戀所引發的情緒主要是憤怒和威脅,並且對項目持反對態度;在另一個被居民認為是大部分人失蹤的城鎮,地方依戀、對項目的態度和反對情緒之間的相關性並不顯著(Devine-Wright & Howes, 2010)。

場所依賴理論應用研究

  場所依賴理論尤其是在人文主義(hum anism )與現象學(phenom enology)的哲學基礎下,強調人對於所處地方的主觀感受。因此,在空間的社會分析里,借取場所依賴理論,具有彌補傳統社會學對於人的主觀感受考慮不足的作用,也就是可以將人的意義與價值重新放在中心。所以,如果我們要使用場所依賴理論作為歷史文化街區乃至區域空間社會分析的工具與對象,就要對於場所感知提出新的看法,以及從新的角度發問。這正是場所依賴理論應用研究創新

參考文獻

  1. 孔旭紅.場所依賴理論在博物館旅游解說系統中的應用[J].軟科學,2008,22(3):89-91
  2. 黃樂.基於場所依賴理論古街旅游的應用探析——以北京前門大柵欄商業街區為例[J].科技信息,2011,(12):364-364.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Mis铭,Lin,陈cc.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場所依賴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xianghuichen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10月28日 10:48 發表

沒看懂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