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依赖理论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场所依赖理论(Place Attachment Theory)
目录 |
场所依赖理论的提出[1]
场所依赖理论是解释“某些地方与人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依赖关系”这个客观现象的有效理论工具。它从地理的、社会的、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人们对于何种地方或者地方的哪些方面更容易产生依赖。它从两个方面建构了一种人与地之间的关系:“场所依靠( place dependence) ”和“场所认同( place identity) ”。“场所依靠”强调的是一种功能性依赖,体现了资源及其提供的设施的重要性。“场所认同”是指一种精神性依赖,指个体与客观环境的这样一种依赖关系,这种关系依靠一个与该环境有关的个人有意或无意的想法、信仰、偏好、感觉、价值观、目的、行为趋向和技巧综合形成的复合体而形成。现有研究发现旅游者的投入与解说服务质量的感知正相关,也与“场所依赖”正相关。因此, “场所依赖”与解说服务质量正相关。
地方理论(place theory)是从人们的感觉、心理、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认识人与地方关系的理论。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在1974年首先观察到并提出“恋地情结(Topophilia)”概念,即“地方与人之间存在着的一种特殊的依赖关系”(Tuan, 1974)。接下来西方学者们提出了地方感知(Relph, 1976)、地方依赖(Williams & Roggenbuck, 1989)等概念,这些概念一起组成了初步形成了“地方理论”。地方理论立足于行为地理学、环境心理学、游憩地理学,在旅游学、休闲学、建筑学、景观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Fried于1963年在他研究中最早提及人地关系,波士顿“伦敦西区”的人们对于强迫再安置的不情愿心理反映出了人们对一个地方的感情,人们也会对失去重要的地方而感到悲伤(Fried, 1963)。Gerson等人提出了地方依恋但未给出明确的定义(Gerson, Stueve, & Fischer, 1977)。Shumaker在1977年明确的给出了地方依恋的定义,即人们与其居住地之间的情感联结(Shumaker & Taylor, 1983)。Williams在1989年提出了“地方依恋”的概念(Williams & Roggenbuck, 1989),并且在随后又提出了它的理论框架,是由“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 PI)”和“地方依赖(place dependence, PD)”两个维度构成(Williams, Patterson, & Roggenbuck, 1992)。Sharpe从地方依恋的中断的角度出发,将其理论进行了扩展并提出了地方干扰(place interference)的概念(Sharpe & Ewert, 2000)。Hidalgo进一步限定了地方依恋的含义,将其定义为个人与特定地方之间的积极情感纽带(Hidalgo & Hernández, 2001)。
“依恋(attachment)”的概念最初是由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提出的,它最初是指当幼儿感知到威胁或者不适的时候,向抚养者寻求亲近的生物性本能(Bowlby, 1960),后来代指所有个体与依恋对象的情感联结(Prior & Glaser, 2006)。Place在中文里常译为“地方”,也有被译为“场所”。地理学家将地方描述为对其用户有意义的有界空间(Relph, 1976; Tuan, 1974),但地方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的位置;而且它也是景观和环境的一种情感联系的产物(Cresswell, 2004; Relph, 1976; Trigg, 2012),这样的地方超越了空间位置,将人类与空间连接起来,成为“感觉价值的中心”(Tuan, 1974)。个人对特定的地方赋予了特殊意义,而使得个人与之产生正向情感联结并希望与该地方维持长久的紧密联结,这样便使得这个地方具有了精神层面上的意义,产了地方依恋。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作为地方理论的一个分支,是指人与地方发展的联结(Williams, Patterson, & Roggenbuck, 1992; Low & Altman, 1992; Hidalgo & Hernández, 2001; Manzo, 2003; Giuliani, 2003; Pretty, Chipuer, & Bramston, 2003),它是由三个部分所组成:情感(情绪、感觉)、认知(思想、知识、信仰)和实践(行动、行为) (Low & Altman, 1992; Jorgensen & Stedman, 2001; Kyle, Mowen, & Tarrant, 2004),其中,情感因素是第一位的,它能够有效的解释“人与地之间特殊的依赖关系”(Gieryn, 2000)。地方依恋的特征基本包括:个人对于其居住的环境或其他地方的一种认知或感情上的联系或一种在情感上融入到地方的感觉;而在空间上则希望与情感依恋的地方保持较近的距离(Altman, Low, 1992; Hidalgo & Hernández, 2001)。
场所依赖理论的基本内涵[2]
- 1.场所
对于“场所(place)”这个概念,现存的所有相关概念基本包括3 个部分:地理位置(location),物质形式(m aterialform )以及它拥有的价值和意义(value and m eaning)。场所具有明显的文化因素,是使社会模式在空间范围内运作具体化的一个概念。为方便概念的比较,本文采取黄向等人规定的狭义的场所概念,即只包含场所应有的内涵(即3 个基本部分),而将“场所与场所环境(place and place context)”看作广义的场所,这个广义概念不仅包含了内涵,还包含了场所的外延。广义场所、狭义场所和空间有如图的包含关系:
- 2.场所依赖理论
关于“人与场所之间特殊的依赖关系”,先后出现了“恋地情结”、“场所感知”和“场所依赖”3 个概念。恋地情结是人与地方之间形成的感情联系,这种感情联系是人对地方的关系、感知、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总和。场所感知是人与自然以某种美妙的体验为中心的结合,这种体验和意识集中于某些特别的设施。场所依赖是人与场所之间基于感情(情绪、感觉)、认知(思想、知识、信仰)和实践(行动、行为)的一种联系,其中,感情因素是第一位的。
因此,场所依赖是指个人在经历一个场所后,会对这个场所所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产生依赖感以及在情感层面对这个场所会产生的认同感、归属感与其它情感层面的表现。场所依靠程度的强弱及活动时间的频率会进一步影响场所认同的程度。
二维理论
Williams和Roggenbuck在1992年提出地方依恋是由“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两个维度构成(Williams, Patterson, & Roggenbuck, 1992)。“地方认同”指一种精神性依赖,即个体与客观环境的一种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是依靠一个与该环境有关的个人有意或无意的想法、感觉、信仰、偏好、价值观、目的、行为趋向和技巧综合形成的复合体而形成(Proshansky, 1978),达到对该地方的情感依恋与归属感(Proshansky, Fabian, & Kaminoff, 1983)。“地方依赖”指一种功能性依赖,体现了资源及其所提供的设施对想要开展的活动的重要性。黄向等人采用数学方法来理解地方依恋的结构,即从某个特定“地方”的角度去衡量“地方依恋”,事实上是一个连续轴,轴的一端为“地方依赖”,而另一端则是“地方认同”,如图1。
其数学公式为 PA=X⋅PD+(1−X)⋅PI 。其中PA为地方依恋,PD为地方依赖,PI为地方认同,X为方程变量。当X = 0时,即当地方依恋完全没有功能性依赖的因素,全为感情因素。当X = 1时,PA = PD,即当地方依恋完全为功能性依赖时,几乎没有感情因素。当0 < X < 1时,场所依赖既有功能性依赖因素,也有感情因素,只是在比例上存在差别(黄向,保继刚,Wall Geoffrey, 2006)。
三维结构理论
Scannell和Gifford在2010年提出了地方依恋的三维结构理论用以将地方依恋的众多零散定义进行整合,该理论认为地方依恋包含了人、心理过程和地方三个维度。人(people)的维度是主体,指地方中有关的个人或者群体,即是个体或者群体赋予了地方意义,强调是谁对地方依恋以及依恋达到怎样的程度;心理过程(process)包含了地方依恋的情感、认知和行为过程,重点在依恋是怎样影响认知和行为;地方(place)维度是依恋的目标,强调依恋地方的特征,其中又分为物理水平和社会水平,用来说明人们依恋哪些地方及该地方具有什么样的特征(Scannell & Gifford, 2010a)。三维结构理论形成了对地方依恋较为完整的界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能将该领域有关的知识综合起来,其具体维度如图2所示。
五维理论
Hammitt和Stewart之后又提出了地方依恋的金字塔图形,其形成的五个方面有人对地方的熟悉感(Place Familiarity)、归属感(Place Belongingness)、认同感(Place Identity)、依赖感(Place Dependence)到根深蒂固感(Place Rootedness),并以此设计了量表来测量五种不同的地方依恋感(Hammitt & Stewart, 1996)。
1.家
家作为连续性,秩序,根源,自尊,依恋,隐私,舒适,安全和避难所的象征(Rybczynski, 1986; Tognoli, 1987; Case, 1996; Moore, 2000; Cooper Marcus, 2006),它意味着所有权,象征着家庭生活和幸福,同样它也是在研究人地关系时最常见的研究对象之一。家的规模可以看作是公寓或者住房,同样也可以是居民楼。人们在进行地方依恋的研究时,在评估地图上,家庭住址往往是被试最喜欢的地方(Gould & White, 1982; Foland & Lewicka, 2007)。
2.社区
对于社区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社区规模、社区的开放类型和社区的同质化程度。在有些文献中,社区规模与地方依恋之间呈现负相关(Buttell, Martinson, & Wilkening, 1979; Wilson & Baldassare, 1996; Lewicka, 2005),然而除了社区规模以外,还有比如当地社会资本的实力(Wood & Giles-Corti, 2008),服务和景观类型(Kelly & Hosking, 2008)等其他因素也会显著的影响着人们的地方依恋。社区属于封闭式还是开放式对于社区内居民的地方依恋影响并不是显著,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Wilson-Doenges比较了有门禁社区与开放式社区的居民地方依恋时发现两类社区居民的地方依恋和安全感差异随着社会地位和居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消失(Wilson-Doenges, 2000)。Kirby等人发现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封闭社区的居民对邻里和城市的归属感稍低但是未达到显著水平(Kirby et al., 2006)。社区内成员的异质性会降低人们的地方依恋(Kasarda & Janowitz, 1974; Lewicka, 2010; Mesch & Manor, 1998; Stolle, Soroka, & Johnston, 2008; Putnam, 2007)。Leigh利用澳大利亚的调查数据发现邻居多样性与邻居之间的信任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Leigh, 2006)。Oliver使用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来发现同种族的美国人倾向于聚在一起成为种族均质的邻居(Oliver, 2010)。
3.城市
城市的边界和区域在地图上很好划分而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就算是在战争后,一个国家的版图可能就被划分到另一个国家中去,但是对于城市的界定还是停留在它原来的地方。Tuan也曾提及城市是专门为人类而创造的一个环境,能够在地图上轻易就找到,并且容易与外部的自然环境进行比较(Tuan, 1975)。
1. 维持生存和安全感
地方依恋所产生的原因在于某些地方能够提供生存上的优势,当一些地点能够为人们的生存提供如食物、水、住所和其他资源等生活必需品,人们便在这些地方安定下来形成对这个地方的依恋。弗洛伊德认为婴儿依恋的产生是因为母亲满足了婴儿的生理需求(Freud, 1940),而Harlow的恒河猴实验却证明了依恋的产生并不仅仅只是对于生存的需要(Harlow, 1961),还有舒适感和安全感的需求(Bowlby, 1969)。关于人的安全寻求依恋同样可以解释地方依恋的形成,熟悉的地方为人们提供了保护和安全感(Fullilove, 1996; Fried, 2000; Giuliani, 2003; Chatterjee, 2005),并使人们增加了信心,不断探索新的世界。
2.为追求目标而提供支持和进行自我管理
对于一个地方的依恋能够给人们提供情感联结,而这种联结中的积极情感是目标取得成功的结果,这种依恋的形成是由于个人重视其支持或促进的具体活动地方(Moore & Graefe, 1994; Jorgensen & Stedman, 2001),当一个地方能够提供目标达成所需要的资源时,依恋便形成了(Stokols & Shumaker, 1981)。也有人认为地方依恋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促进目标达成所必需的自律过程间接支持自己的目标。因为地方依恋加强了积极的情绪,由于人们在最喜欢的地方能够帮助人们进行自我修复,因此地方依恋是服务于自我调节的(Korpela, 1989)。在另一些研究中也曾显示对地方的参观具有恢复性的功能(Korpela, Hartig, Kaiser, & Fuhrer, 2001; Korpela, Kytta, & Hartig, 2002)。人们可以通过提供一个有利于自我反思、问题解决和缓解严厉的安全而舒适的环境,在这里进行自我修复可以改善自我调节的过程(Scannell & Gifford, 2010b)。
3.维持连续性
自我连续性是一种稳定的自我意识或是自我意识的连续性,因此过去和将来的行为是相互联系的(Robinson & Freeman, 1954; Hallowell, 1955)。地方联结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提供连续性,这个功能源于个体通过记忆和过去的联结而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的依恋。Twigger-Ross和Uzzell通过提醒个体发生在过去的事件,或通过允许个体比较他们现在和过去的自我,此时地方在不同时间创造连续性(Twigger-Ross & Uzzell, 1996)。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代表了这个人的个人历史的一部分。而在文化和宗教水平上同样存在连续性的功能(Low, 1990),比如重要文化一代代的传承,不同时代的人对圣地的朝拜等。
4.建立社交联结和归属感
地方依恋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向个体提供了归属感(Giuliani, 2003)。有学者认为与地方发展情感联系是心理平衡和良好适应的前提(Rowles, 1990),它有助于克服认同危机,并使人们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获得所需要的稳定感(Hay, 1998),有利于人们参与到当地的活动中去(Brown, Perkins, & Brown, 2003; Guardia & Pol, 2002; Vorkinn & Riese, 2001),不管一个人的流动性有多大,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某种形式的地方依恋(Cuba & Hummon, 1993; Gustafson, 2001; Williams & McIntyre, 2001)。在搬离原居住地时,人们往往会产生两种情感:一种是由于与原来具有强烈社会联结和归属感的地方分离而产生的紧张感,另一种则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Lewicka, 2008)。当人们出现这种状态时,就更喜欢从当地人或者是书本上面知道这个地方的过去的历史,再怀想到跟自己记忆中原居住地的相似之处以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更加快速的融入到新的地方(Lewicka, 2006)。
人们对一个地方产生依恋,除了会产生如增强邻里联结等积极功能还存在着一些消极功能,比如抵制变化和保护现状(Fried, 2000; Vorkinn & Riese, 2001; Bonaiuto, Carrus, Martorella, & Bonnes, 2002; Devine-Wright, 2009),即使在遇到如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也不愿意搬离(Druzhinina & Palma-Oliveira, 2004),甚至还会影响到社区内小孩的发展(Brodsky, 1996)。Devine-Wright和Howes对位于海岸边的北威尔士的两个小城镇的居民关于计划建造的200个风力涡轮机的项目态度进行了研究。如果城镇主要是以秀丽的风景为主,由地方依恋所引发的情绪主要是愤怒和威胁,并且对项目持反对态度;在另一个被居民认为是大部分人失踪的城镇,地方依恋、对项目的态度和反对情绪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Devine-Wright & Howes, 2010)。
场所依赖理论尤其是在人文主义(hum anism )与现象学(phenom enology)的哲学基础下,强调人对于所处地方的主观感受。因此,在空间的社会分析里,借取场所依赖理论,具有弥补传统社会学对于人的主观感受考虑不足的作用,也就是可以将人的意义与价值重新放在中心。所以,如果我们要使用场所依赖理论作为历史文化街区乃至区域空间社会分析的工具与对象,就要对于场所感知提出新的看法,以及从新的角度发问。这正是场所依赖理论应用研究的创新。
没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