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債務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國際債務理論概述[1]
蘇特(Suter,1986)從經濟周期的角度提出綜合性的國際債務危機理論。他把與經濟周期相關的全球債務周期分為三個階段:(1)國際借貸擴張,中心國家資本向國外投資,邊緣國家外債增多;(2)外債的大量積累導致債務國償債負擔的加重逐漸失去償債能力,最終爆發債務危機;(3)債權、債務國間就債務清理問題進行談判並達成協議,邊緣半邊緣債務國因而得以繼續從國際市場上融資,但不良的償債記錄限制了這種融資的規模,直至新周期第一階段即貸款繁榮階段的來臨。但他沒有具體分析這三個階段,而是借鑒了梅森(Mensch)的創新理論和費農(Vernon)的全球生產周期理論。根據梅森從技術創新的角度對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詮釋,從康氏周期的蕭條、複蘇、繁榮和衰退四個階段中分別分析國際債務的不同特點和危機的爆發。
首先,當出現導致有利可圖的新商品生產部門和新制度與社會結構的基本創新時,新的周期就開始了,在這樣的創新周期內,先導部門為高度勞動力密集型,生產的標準化程度極低。由於中心國傢具有最大的創新潛能和新產品的潛在市場,因而基本創新通常出現在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新的世界經濟周期也發源於那裡,多數資金流向基本創新所創造的新部門。
其次,通過改進型創新,新周期的先導產品逐漸地趨於成熟,形成一定的技術標準,市場日益大眾化,生產日益標準化。此時,邊緣地區主要通過貿易融入新周期,在生產中與新周期技術相應的制度結構的採納也有利於它們逐步融入新周期。由於中心國家利率仍較高,而邊緣國家因缺乏人力資奉和實物資本而缺乏創新潛力,基礎設施的缺乏也不利於先導產品的生產,因此生產仍主要集中於中心國家。但中心國家對原材料需求的上升會提高邊緣國家主要出口商品的價格。邊緣國家融入新的全球增長周期和因此而增加的出口收益會使邊緣國家重新具有償債能力,從而有利於中心國與邊緣國間債務的償付安排。然而,由於在中心地區的投資仍有利可圖,流向邊緣國家的金融資源有限。
到第三階段,中心國家的創新潛能消退,消費市場也趨於飽和,產業投資的利潤率下降。先導產業生產的標準化使邊緣地區創新潛能不足和基礎設施較差等不利因素不再存在,而市場潛力和生產成本降低,有利於資本以直接投資和對外貸款(包括政府債券和銀行信貸)等形式流向邊緣地區。雖然邊緣地區融入先導部門生產的長波周期,但其經濟中存在嚴重的多元性,先導部門的生產技術與經濟其餘部分的聯繫很弱,邊緣地區經濟不能獲得以自我為中心的發展,先導部門在貿易和資金上高度依賴於中心國家。因此,世界經濟利潤率下降的總體趨勢並不能因流向邊緣地區的資本的擴張而逆轉。
最後,當某一周期特有的技術擴散到邊緣地區後,中心的創新潛能已耗竭,世界經濟開始陷於停滯,中心國家的經濟增長停滯使世界需求下降,使以前關於邊緣國出口和外匯收入能力的預期有些過分樂觀,實際出口收益相對於預期出口收益下降使邊緣國家債務負擔加重。由於先導經濟中外資的乘數應較低和進口替代工業化需要高額進口和高外匯投資,邊緣國家利用外資效益通常較低,邊緣國家因而越來越失去償還債務的能力,這最終必然導致全球債務危機的爆發。只有在這個時候,當所有的有利可圖的機會都已消失時,中心國家的企業才開始投資於最初階段不會有高利潤率的基本創新活動,新的基本創新形成新的周期。
- ↑ 高鴻楨主編 朱平輝副主編.國家金融安全的統計分析.中國統計出版社,2005年0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