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醫學模式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醫學模式[1]

  醫學模式是指一定歷史時期內醫學發展的基本觀點、概念框架、思維方式、發展規範的總和。它反映人們用什麼觀點和方法研究、處理健康與疾病問題,決定著人們對人的生命、生理、病理、預防、治療等問題的基本觀點.指導人們的醫療實踐活動。

醫學模式的演變歷程[2]

  某一時代的醫學模式與該時代醫療技術的發展水平、社會經濟狀況,科學文化的道德價值取向息息相關。縱觀醫學發展過程,醫學模式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古代的經驗醫學和機械醫學模式;近代工業革命以來的實驗醫學和生物醫學模式;現代的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

  1.古代經驗醫學和機械醫學模式

  據歷史文獻記載:古代人類在自然界的生存鬥爭中,利用砭石排膿血,中國古代有扁鵲、華佗等名醫,並著有相關的醫學論著。當時的醫學建立在個人的感性經驗之上,醫療活動多採取分散的、流動的、個體的方式。醫療技術水平很低,主要以醫生的眼、耳、鼻及簡單的工具作為技術手段。隨著手工業商業的發展繁榮,類似醫院的醫療機構逐步開始出現,唐代長安的“悲田坊”,宋代杭州的“安濟坊”、“廣惠坊”。這個時期並未形成真正具有醫學科學意義的醫院,醫院建築大多不是專用建築,有的醫院設在簡陋、破舊的建築物中,有的則借用閑置的教堂、寺廟。建築物潮濕、陰暗、光線不良,生活設施少、環境惡劣。醫院多是大房間,病床是幾個病人乃至幾十個病人共用的大通鋪,沒有基本的分科、隔離設施。

  2.近代實驗醫學和生物醫學模式

  生物醫學模式是近代工業革命以來建立在群體理性實驗分析基礎上的,產生於17世紀的歐洲。塞爾維特發現了肺迴圈,維廉·哈維發現了血液迴圈,乃至後來顯微鏡的發明和應用,這些為醫學走上實驗科學的道路奠定了基礎。隨後的300年間,由於生理學、病理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等基礎醫學的發展,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醫療科學體系。再加上科學技術成果在醫學上的應用,使診斷學和治療學產生了根本變化,現代醫學從此進入了成熟的發展階段。在現代醫學演進的近幾個世紀內,這種醫學模式的巨大擴展,導致了現代醫學的分科化,即在醫院的組織結構上出現了臨床科室及輔助醫療部門。我們今天見到的醫院中種類繁多的門診科室就是在這種模式下產生的。專業分工,集體協作是近代醫院的基本特征。

  由醫學模式變化所引起的醫院分科化對於醫院建築形態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醫院建築功能的逐漸明晰,醫院建築佈局集中化,機械化、自動化裝置在醫院中應用,醫技科室成為醫院建築設計的重點。

  3.現代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是當代建立在對病人終極關懷基礎上的。近幾十年來,人們對於疾病和健康的認識不再局限於生理學的範疇,而向心理、行為科學社會學領域擴展。現代人類疾病和死因的統計資料表明:心理、社會因素與人類健康與疾病有極大的關聯性。人們認識到,生物醫學模式概念已不能確切概括人類疾病與健康的性質以及醫療保健的途徑。1977年,美國學者恩格爾指出:“為了理解疾病的決定因素,並達到合理的治療和預防,醫學模式必須考慮到病人、環境及社會......,這就要求一種新的生物一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這一觀念包含了生物、心理和社會因素與人體健康的內在相關性。因此,生物一心理-社會的整體醫學模式的產生是現代醫學發展的必然結果,併成為當代醫學發展趨勢。此次醫學模式的變化,同樣引起了醫院功能的改變。即由原來單一的醫療型向“醫療、預防、保健、康復”複合型轉化,不僅從生物學角度,而且從心裡學、社會學及建築環境、設備等方面為病人創造良好的整體醫學環境。將更加重視人的社會、心理及獲取信息需求,醫院的藝術化、家庭化、庭園化、數字化趨向將更加明顯,醫療環境質量的好壞將成為現代醫院的重要特征。

參考文獻

  1. 馬立驥,程度.醫學教育思想變革要順應新的醫學模式轉變[J].醫學與哲學,2000(8)
  2. 白雪.論醫學模式的演變與醫療建築的發展[J].四川建築,2010(5)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醫學模式"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