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剛柔相濟的綜合管理模式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剛柔相濟的綜合管理模式(Hard and soft aids synthesis management pattern)

目錄

剛柔相濟的綜合管理模式的定義

  所謂剛柔相濟的綜合管理指的是以企業發展所需的必要的規章制度為前提,即在剛性管理(Rigid management)的基礎上,努力研究人們心理和行為的活動規律,使員工個人需要與組織的意志相協調,從而達到生產效率和管理效率的全面提高。實際上,剛柔相濟的綜合管理就是把剛性管理柔性管理(Flexible management)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管理模式。剛柔相濟的綜合管理是一種適合中國企業的新模式,它對於當前我國企業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逐步吸收併發展適合自身的剛柔相濟的管理模式將會使企業的競爭不斷提升,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以及

剛柔相濟的綜合管理模式的特征

  綜合性

  管理學的發展經歷的科學管理、行為科學管理科學管理理論企業文化等階段,從本質上來說都可以分為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兩大類。而剛柔相濟的綜合管理是以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相結合的一種管理模式。它以剛性管理為基礎,通過組織的規範性制度來約束、監督、評價、獎罰員工,保證組織活動的開展和組織的順利成長,同時在剛性管理的基礎上運用了柔性管理的方式,通過在組織內建立一種相對寬鬆的環境,使員工能夠在這種環境中展現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獨特的魅力,從而提高員工的滿意度來為組織工作。因此說,剛柔相濟的管理是一種綜合性的管理模式

  相融性

  具體表現為:剛和柔並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關係,剛性管理不排斥管理中的柔性成分,同時柔性管理也不排斥管理中的剛性成分。當極端的剛性管理不能滿足現代社會企業管理的需要時,我們引出了柔性管理的理念,而柔性管理也應當配合相應的規章制度來約束才能產生更好的效果,因此剛與柔的結合形成了剛柔相濟的管理模式

  互補性

  剛與柔兩種管理模式結合在一起,起到了相互補充的作用,使各自的優點得到了充分發揮,同時使缺陷得到了彌補。剛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具有快捷、方便的特點。但是剛性管理又必須依靠柔性管理來提升,缺乏柔性管理剛性管理也難以深入。剛柔相濟,兩者相互交融,緊緊地結合在一起,缺一不可。

實施剛柔相濟的綜合管理模式的依據

  理論層面

  管理學的發展,經歷了科學管理、行為科學管理科學企業文化等階段,其中的科學管理、管理科學屬於剛性管理的範疇,行為科學企業文化屬於柔性管理的範疇,由此我們看出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是交替出現的。而這種情況的出現並非偶然,而通常是剛性管理(柔性管理)經過一定時期的發展和應用後,它的弊端就逐漸暴露出來了,然後人們就開始研究能夠剋服這種弊端的理論,從而柔性管理(剛性管理)就開始出現並占主導,再經過一定的發展和應用,柔性管理(剛性管理)的弊端也開始暴露,由此兩種理論交替出現,它們在矛盾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改進。

  同時這裡要指出的是:其實在管理理論成為一門科學的時候,它本身就包含了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思想,有剛柔相濟這樣一種思想傾向。人們普遍認為泰勒的科學管理屬於剛性管理範疇,梅奧行為科學理論屬於柔性管理範疇,但實際上它們並不是絕對的屬於某一種理論範疇的。就拿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來說,它雖然著重強調規範化、標準化、制度化的管理是企業大規模生產和先進管理思想得以實施的基本要求,但另一方面他也重視“柔性”的手段,重視如何提高人的積極性,如何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能。他認為:“科學地選擇和不斷地培訓工人。……一方面是細緻地研究每一個工人的性格、脾氣和工作表現,找出他們的能力。另一更重要的方面,是發現每一個人發展的潛能,並且逐步系統地訓練、幫助和指導每一個工人,為他們提供上進的機會。使工人在他的公司里,能夠高興和有興趣地工作。”泰勒的這些思想中雖然沒有明確提出柔性管理的概念,但實際上已經蘊涵了剛柔相濟的思想,體現了“剛”與“柔”的結合。

  因此,縱觀管理理論的發展,不難看出剛與柔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環境的變化在相互促進中發展的。它們兩者之間圍繞著兩個不同的“中心”在柔中整合,使各自不斷豐富和完善,更加趨於合理,更加融為一體,以保證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實踐層面

  從實踐的角度來看,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都有各自的缺點和弊端。剛性管理有四大弊端:

  (1)制度和條款無法涵蓋所有部門和職工的任務範圍和責權利;

  (2)企業內部有很多工作是不能用制度來管理的,而需要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3)剛性管理的最大弊病在於無法真正調動起職工的積極性,它把員工看成是接受監督的對象;

  (4)即使職工完全遵守企業制度和老闆的安排,自身的潛力也只能發揮20%~30%,可見企業僅僅只有剛性管理是片面的。

  同時柔性管理也有其不足:

  (1)柔性管理的作用是有限的。只強調柔性管理就會忽略穩定性和持續性對組織的重要性,就如運動與靜止的辯證關係一樣,缺少剛性的柔性也就是空中樓閣。事實上,很少有組織把追求柔性組織模式作為本組織的戰略發展思想,也並非所有的柔性對組織目標的實現起的作用都超過剛性或其他的管理方式

  (2)柔性管理的作用是相對的。老子有句話是“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依”,使用管理方式依據的應該是組織自身的性質、特點、發展階段以及各組成要素的綜合情況,如我國企業現階段在市場需求規模大的情況下實行剛性為主的管理比採用更多的柔性也許更符合實情。變化與發展在呼喚柔性管理的同時也呼喚剛性管理。

  因此剛性管理柔性管理必須密切聯繫在一起,相互補充、共同作用。剛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它規定了管理的目標、幅度、時間、空間及必要的剛性手段,使企業和個人的一切行為都在這一基礎上有序地運行。完全沒有規章制度約束的企業必然是無序和混亂的,柔性管理也必然喪失其立足點,所以柔性管理是以剛性管理的存在為基礎的。但作為剛性管理又必然要靠柔性管理來提升,缺乏一定的柔性管理,員工缺乏工作的積極性和激情,剛性管理則難於深入。在現代市場經濟中,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不論其規模大小,資本厚薄,其成功的背後必定有一共同的訣竅,這就是剛柔並舉,剛柔相濟。像日本的企業管理,其管理向來以“嚴”著稱,但同時強調人本管理,強調通過發揮人的內在動力來促進生產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實踐中,必須通過整合,把剛性管理柔性管理融合為一個和諧的整體,才能實現“人”與“物”、感性與理性、情感邏輯與效率邏輯統一,管理理論才會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才能正確指導企業的實踐。

  環境層面

  當前,我國正處於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一方面,由於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們逐步邁入了知識經濟的時代,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在社會經濟和企業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出現了一些現代化大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新興崛起的跨國公司,同時也涌現出一大批受過高等教育、擁有某一方面突出才能的高素質人才,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另一方面,由於我國人口多、底子薄,雖然各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是相對於西方發達國家來說仍然相對貧窮和落後,傳統產業占主導地位,仍存在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根植於黃土地的鄉鎮企業和私營企業、甚至一些小的原始作坊,同時很大比例的人口受教育程度還不高,他們作為普通勞動者從事著一些體力勞動或簡單的腦力勞動。這一時期的環境既不同於改革開放前、計劃經濟時代,又不同於西方發達國家的情況,有一定的獨特性:

  1.處於工業經濟和知識經濟的轉型期;

  2.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並存;

  3.傳統技術和信息技術並存;

  4.高素質人才和普通員工並存;

  正是由於這一時期所具有的特殊性,企業的所有制類型、生產技術水平、員工素質、生產規模等各方面的種種差異, 才要求我們要尋找一種適合我們本身情況的管理模式,而不能照抄照搬原來所固有的一些模式,所以決定了對中國企業的管理應該是多種模式、多種方法的融合。而剛柔相濟的綜合管理模式正是滿足於這種需要而產生的,剛性管理柔性管理如同管理這輛車子的兩個輪子,正是這兩個輪子同時的滾動,滿足兩方面的需要,才使管理理論在實踐中不斷升華。離開剛性管理柔性管理來談管理都是違背這一實際環境的錯誤做法。因此,剛柔相濟的綜合管理思想更切合我國當前企業實際,更有現實指導意義。

採用剛柔相濟的管理模式中應當註意的幾個問題

  首先,不能照搬西方管理經驗,應從中國傳統文化出發實施有中國特色的剛柔並濟的管理。西方企業實行“剛柔相濟,以柔為主”的管理方式,已經歷了數十年的實踐,有先進的、理性的管理制度作依托,員工的素質普遍比較高,他們把企業當做是實現“社會人“文化人”的載體,而不是扮演“經濟人”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下,採用這種管理模式無疑是切合實際的。對我國企業而言,由於企業員工的素質相對較低,工作在很多情況下還只是人們謀生的一種手段,而且很多企業缺乏必要的制度、必要的程式,管理缺乏量化標準,企業“人治”重於“法制”,管理不嚴、不善、不得法的現象依然存在,針對這種情況,大多數企業採用“剛柔相融,以剛為主”的方式是比較合適的。

  其次,對於具體企業而言,應當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剛柔相濟的管理模式。由於企業自身的情況千差萬別,所處的行業、規模、基礎條件、管理水平、人員素質、自身的發展階段以及所處的巨集觀環境市場環境有許多不同之處。因此,在實現剛柔管理過程中必須把握自身的特點,根據自己的實際開展管理工作,切實建立符合發展客觀規律的、符合企業自身特點的剛柔管理體系。對於那些不很規範、制度不完善的企業來說,應當加強剛性管理,在建立一整套嚴格完整的制度規範體系的基礎上再謀求柔性管理,這包括健全的規章制度、完善的工作績效評價系統等。強調剛性似乎有悖於當前的人性化的歷史潮流,但卻是適合某些企業的有效的管理,因為沒有科學、規範的制度做基礎,任何的管理都不會起到好的作用。而對於另外一些相對規範和成熟的企業來說,應當柔性多一些,比如採用適當的柔性的工作時間和工作環境,設計柔性化的激勵方案和多元化的報酬體系,並根據每個員工的自身特點進行個性化的職業生涯設計等等。

  最後,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循序漸進的實施剛柔相濟的管理模式。剛柔相濟的管理強調的是每一個員工在組織完善的規章制度基礎上,在公司共同價值取向的指引下,主要依靠發自內心對自己的約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點和創造性,因此要從觀念上改造組織員工。這是實施剛柔相濟管理的最重要一環。而改變員工的觀念最重要的就是在潛移默化中讓員工養成思考和創新工作的習慣,在這一點上,企業文化無疑是最為重要的手段。因為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長期的發展中所形成的把內部全體成員結合在一起的行為方式、價值觀念和道德規範。它不同於企業的規章制度,而是長久以來形成的習慣和風格,是所有員工在企業中形成的共識,因此在實施剛柔相濟的管理的時候要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同時由於企業文化的建設通常需要一個很長的時期,而且長期以來我國企業只看到剛性的規章制度在管理中的作用而忽視了柔性管理,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的思想轉變需要一個過程,這些都決定了實施剛柔相濟管理應當循序漸進。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18°@鷺島,Wwdz,Angle Roh,Kuxiaoxue,Vulture,Dan,Cabbage,鲈鱼,Yixi,苏青荇.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剛柔相濟的綜合管理模式"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ty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5月16日 21:52 發表

Wonderful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