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恩斯工資與物價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傳統就業理論認為,工資率的變動可以自動調節就業量,使之實現充分就業。凱恩斯則認為,工資的削減雖然會對企業發生有利的影響,但貨幣工資率的全面削減又會影響總需求,使之按比例下降。企業家由於預期成本降低,於是擴大開工率,可是由於需求縮減,生產的產品賣不掉,難以實現市場出清。所以從長期看,增加的生產量和就業量只有在總需求增加時才能維持,因此,用削減工資的辦法換取好處並非良策。這就是工資與物價理論。
凱恩斯的物價理論主要分析總需求的改變與物價水平的改變之間的複雜關係,也就是貨幣數量的增加不能直接影響物價。貨幣數量的增加首先是降低利息率。由於利息率降低,利潤率便提高,因此,企業投資擴大,投資品的需求增加,隨之國民收入也增加,又由於國民收入的增加,通過乘數效應,對消費品的需求也會增加。需求的增加會刺激生產,從而供給也將增加。需求增加雖使價格提高,但供給擴大又使價格降低。在需求與供給未達到均衡狀態時物價不必與貨幣同比例增加。
凱恩斯的物價理論還包括這樣的內容:一旦達到充分就業,勞動供給開始短缺,就不應再增加貨幣數量,否則將引起真正的通貨膨脹。當非自願失業廣泛存在的時候,如果不增加貨幣數量,降低利息率,刺激有效需求,就會形成就業壓力,對擴大生產形成障礙。因為資本主義社會經常存在著一個失業大軍,所以,增加貨幣數量,刺激有效需求,從而提高物價,這就成了凱恩斯實現“充分就業”的重要方法之一。
-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著.《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2(01).第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