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教育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農民教育指的是對農民實施文化科學和政治的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在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階段,都曾根據農村中心任務和形勢發展的需要,提出農民教育的方針任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在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階段,都曾根據農村中心任務和形勢發展的需要,提出農民教育的方針任務。 1950年 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頒佈的《關於開展農民業餘教育的指示》指出:“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農民業餘教育,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是當前我國文化建設上的重大任務之一。”1954年 8月,教育部和中央掃盲工作委員會在北京召開第一次全國農民業餘文化教育會議,要求積極地有計劃地掃除農民中的文盲,逐步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有效地為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和發展農業生產服務。 1958年 11月,中共中央《關於人民公社若幹問題的決議》指出,在勞動人民中普及教育,並且逐步提高教育水平,這是縮小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差別的一個重大步驟,必須認真執行。1962年 9月,中國共產黨八屆十中全會通過了《關於進一步鞏固人民公社集體經濟,發展農業生產的決定》。同年12月,教育部根據《決定》的精神,發出《關於農村業餘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努力提高農民的政治、文化水平,培養農村需要的各種初級技術人員,為鞏固集體經濟、實現農業技術改革發揮積極的作用。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黨中央提出要為極大地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而奮鬥的目標,並於1979年 9月頒佈《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幹問題的決定》,提出要提高農民首先是青年農民的科學文化水平。為此,於同年11月,由教育部、農業部、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聯合召開了第二次全國農民教育工作會議,會上提出在新的歷史時期要繼續抓緊掃盲;大力發展業餘初等教育;積極舉辦業餘初中;廣泛開展農業科學技術教育;加強政治教育。
由於中國地廣人多,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地區之間辦學條件差異大,群眾的生活水平、文化程度和學習要求各不相同等原因,中國的農民教育具有群眾性、複雜性和靈活性等特點。因此,開展農民教育需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區別對待,堅持群眾路線,依靠鄉鎮村和群眾力量辦學,同時依靠農村全日制中、小學辦農民夜校和各種學習小組。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農村鄉鎮企業發展迅速,這些機構和組織辦學的積極性高,正在日益成為舉辦農民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國的農民教育,在辦學規模、時間安排、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採取尊重群眾的願望,同群眾生產、生活的需要及經濟利益密切結合起來。在辦學形式上把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結合起來,業餘學習與脫產、半脫產學習結合起來,靈活多樣,不拘一格。
(1)政治教育。
其目的是配合農村中心任務和形勢發展的需要,向農民進行時事政策教育,宣傳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提高農民的社會主義覺悟。主要內容包括:
- 四項基本原則教育
- 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教育
- 農村工作政策教育
- “五講四美三熱愛”
- 社會公德教育
- 在少數民族地區還要進行民族政策和民族團結的教育。
(2)文化教育。
在進行識字教育的同時,發展農民業餘初、中等教育。組織方式是:a.舉辦業餘小學班,學習語文、算術課和農業常識課,對象是脫盲學員和不及小學畢業程度的青少年。b.舉辦業餘初中班,學習語文、數學和農業技術,對象是小學畢業和不及初中畢業程度的青少年。
(3)技術教育。
實行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和以普及為主的原則。組織方式是:
- 由鄉、鎮舉辦初等性質的農業技術學校,學習農作物栽培、病蟲害防治、畜牧獸醫、 家畜家禽飼養、 果樹栽培等農業科學技術知識,對象是農村基層幹部、技術員和知識青年。
- 由縣(市、區)舉辦中等性質的農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