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內容分析法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內容分析法概述

  內容分析傳播學定量研究的方法之一,傳播學四大先驅之一的拉斯韋爾最早使用這一研究方法對宣傳內容進行了研究。1952年美國學者貝雷爾森發表了具有權威性的著作《內容分析:傳播研究的一種工具》,確立了內容分析法在傳播學中的地位,併為內容研究下了一個定義“內容分析法是一種對明示的傳播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描述的調查方法”其特點是程式上的客觀性、系統性和普遍性。一般來講,內容分析的過程主要有四步:首先是提出研究假設,確定研究範圍;其次是制定分類表,確定分析單元,嚴格界定分類標準;再次是將研究內容按照分類方式編碼歸類,整理分析;最後是驗證假設,得出結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學者H.D.拉斯韋爾等人組織了一項名為“戰時通訊研究”的工作,以德國公開出版的報紙為分析對象,獲取了許多軍政機密情報,這項工作不僅使內容分析法顯示出明顯的實際效果,而且在方法上取得一套模式。20世紀50年代美國學者貝雷爾森發表《傳播研究的內容分析》一書,確立了內容分析法的地位。真正使內容分析方法系統化的是J.奈斯比特,他主持出版的“趨勢報告”就是運用內容分析法,享譽全球的《大趨勢》一書就是以這些報告為基礎寫成的。

  內容分析法是一種對文獻內容作客觀系統的定量分析的專門方法,其目的是弄清或測驗文獻中本質性的事實和趨勢,揭示文獻所含有的隱性情報內容,對事物發展作情報預測。它實際上是一種半定量研究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把媒介上的文字、非量化的有交流價值的信息轉化為定量的數據,建立有意義的類目分解交流內容,並以此來分析信息的某些特征。

內容分析法的類型[1]

  (1)解讀式內容分析法(Hermeneutic content analysis)

  解讀式內容分析法是一種通過精讀、理解並闡釋文本內容來傳達意圖的方法。“解讀”的含義不只停留在對事實進行簡單解說的層面上,而是從整體和更高的層次上把握文本內容的複雜背景和思想結構。從而發掘文本內容的真正意義。這種高層次的理解不是線性的,而具有迴圈結構:單項內容只有在整體的背景環境下才能被理解,而對整體內容的理解反過來則是對各個單項內容理解的綜合結果。

  這種方法強調真實、客觀、全面地反映文本內容的本來意義,具有一定的深度,適用於以描述事實為目的的個案研究。但因其解讀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主觀性和研究對象的單一性,其分析結果往往被認為是隨機的、難以證實的,因而缺乏普遍性。

  (2)實驗式內容分析法(Empirical content analysis)

  實驗式內容分析主要指定量內容分析和定性內容分析相結合的方法。20世紀20年代末,新聞界首次運用了定量內容分析法,將文本內容劃分為特定類目,計算每類內容元素出現頻率,描述明顯的內容特征。該方法具有三個基本要素,即客觀、系統、定量。

  用來作為計數單元的文本內容可以是單詞、符號、主題、句子、段落或其他語法單元,也可以是一個籠統的“項目”或“時空”的概念。這些計數單元在文本中客觀存在,其出現頻率也是明顯可查的,但這並不能保證分析結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一方面是因為,統計變數的制定和對內容的評價分類仍由分析人員主觀判定,難以制定標準,操作難度較大;另一方面計數對象也僅限於文本中明顯的內容特征,而不能對潛在含義、寫作動機、背景環境、對讀者的影響等方面展開來進行推導,這無疑限制了該方法的應用價值。

  定性內容分析法主要是對文本中各概念要素之間的聯繫及組織結構進行描述和推理性分析。舉例來說,有一種常用於課本分析的“完型填空式”方法,即將同樣的文本提供給不同的讀者,或不同的文本提供給同一個人,文本中被刪掉了某些詞,由受測者進行完型填空。通過這種方法來衡量文本的可讀性和讀者的理解情況,由於考慮到了各種可能性,其分析結果可以提供一些關於讀者理解層次和能力的有用信息。與定量方法直觀的數據化不同的是,定性方法強調通過全面深刻的理解和嚴密的邏輯推理,來傳達文本內容。

  一般認為,任何一種科研方法都包含一定的定性步驟。比如,研究開始階段要確定主題和調查對象,明確相關概念,制定研究計劃;最後階段還要針對研究的問題,解釋實驗結果。但是單純的定性方法缺乏必要的客觀依據,存在一定主觀性和不確定性,說服力有限。因此,很多學者倡導將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結合起來,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定性定量相結合的內容分析法應具備以下幾個要點:①對問題有必要的認識基礎和理論推導;②客觀地選擇樣本併進行覆核;③在整理資料過程中發展一個可靠而有效的分類體系;④定量的分析實驗數據,並做出正確的理解。

  (3)電腦輔助內容分析法(Computer aidedcontent analysis)

  電腦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推進了內容分析法的發展。無論是在定性內容分析法中出現的半自動內容分析(Computer-aided content analysis),還是在定量內容分析法中出現的電腦輔助內容分析(Computer-assisted content analysis),都只存在術語名稱上的差別,而實質上,正是電腦技術將各種定性定量研究方法有效地結合起來,博採眾長,使內容分析法取得了迅速推廣和飛躍發展。互聯網上也已出現了眾多內容分析法的專門研究網站,還提供了不少可免費下載的內容分析軟體,相關論壇在這方面的討論也是熱火朝天。

內容分析法的特征[2]

  ①研究對象的特征,是“具有明確特性的傳播內容”。“明確(Manifest)”意味所要計量的傳播內容必須是明白、顯而易見的,而不能是隱晦的、含糊不清或沒有明確表達出來的意思。如果對傳播內容的理解在研究者之間、研究者與受眾之間很難達成共識,則不宜作為內容分析的對象,因為對這類內容進行計量非常困難。

  ②分析方法的特征,是“客觀(objective)",“系統(systematic)”和“定量(quantitative)"。

  ③結果表述的特征,是“描述性的(Descriptive)"。內容分析的結果常常表現為大量的數據表格、數字及其分析。這是“客觀”、“系統”和“定量”研究的必然結果。

內容分析法的優點

  內容分析法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

  a.較為客觀的研究方法。內容分析是一種規範的方法,對類目定義和操作規則十分明確與全面,它要求研究者根據預先設定的計劃按步驟進行,研究者主觀態度不太容易影響研究的結果;不同的研究者或同一研究者在不同時間里重覆這個過程都應得到相同的結論,如果出現不同,就要考慮研究過程有什麼問題。

  b.結構化研究。內容分析法目標明確,對分析過程高度控制,所有的參與者按照事先安排的方法程式操作執行,結構化的最大優點是結果便於量化與統計分析,便於用電腦模擬與處理相關數據。

  c.非接觸研究。內容分析不以人為對象而以事物為對象,研究者與被研究事物之間沒有任何互動,被研究的事物也不會對研究者做出反應,研究者主觀態度不易干擾研究對象,這種非接觸性研究較接觸研究的效度高。

  d. 定量與定性結合。這是內容分析法最根本的優點,它以定性研究為前提,找出能反映文獻內容的一定本質的量的特征,並將它轉化為定量的數據。但定量數據只不過把定性分析已經確定的關係性質轉化成數學語言,不管數據多麼完美無缺,僅是對事物現象方面的認識,不能取代定性研究。因此這種優點能夠達到對文獻內容所反映“質”的更深刻、更精確、更全面的認識,得出科學、完整、符合事實的結論,獲得一般從定性分析中難以找到的聯繫和規律。

  e.揭示文獻的隱性內容。內容分析可以揭示文獻內容的本質,查明幾年來某專題的客觀事實和變化趨勢,追溯學術發展的軌跡,描述學術發展的歷程;依據標準鑒別文獻內容的優劣。其次,揭示宣傳的技巧、策略,衡量文獻內容的可讀性,發現作者的個人風格,分辨不同時期的文獻體裁類型特征,反映個人與團體的態度、興趣,獲取政治、軍事和經濟情報;揭示大眾關註的焦點等等。

內容分析法的一般過程

  內容分析法的一般過程包括建立研究目標、確定研究總體和選擇分析單位、設計分析維度體系、抽樣和量化分析材料、進行評判記錄和分析推論六部分。

  1. 研究目標

  在教育科學研究中,內容分析法可用於多種研究目標的研究工作。主要的類型有:趨勢分析、現狀分析、比較分析、意向分析。

  2. 設計分析維度及體系

  分析維度(分析類目)是根據研究需要而設計的將資料內容進行分類的項目和標準。

  設計分析維度、類別有兩種基本方法,一是採用現成的分析維度系統,二是研究者根據研究目標自行設計。第一種方法:先讓兩人根據同一標準,獨立編錄同樣用途的維度、類別,然後計算兩者之間的信度,並據此共同討論標準,再進行編錄,直到對分析維度系統有基本一致的理解為止。最後,還需要讓兩者用該系統編錄幾個新的材料,並計算評分者的信度,如果結果滿意,則可用此編錄其餘的材料。第二種方法:首先熟悉、分析有關材料,併在此基礎上制定初步的分析維度,然後對其進行試用,瞭解其可行性、適用性與合理性,之後再進行修訂、試用,直至發展出客觀性較強的分析維度為止。

  設計分析維度過程基本原則:

  (1)分類必須完全、徹底、能適合於所有分析材料,使所有分析單位都可歸入相應的類別,不能出現無處可歸的現象。

  (2)在分類中,應當使用同一個分類標準,即只能從眾多屬性中選取一個作為分類依據。

  (3) 分類的層次必須明確,逐級展開,不能越級和出現層次混淆的現象。

  (4)分析類別(維度)必須在進行具體評判記錄前事先確定。

  (5)在設計分析維度時應考慮如何對內容分析結果進行定量分析,即考慮到使結果適合數據處理的問題。

  3.抽取分析材料(抽樣)

  抽樣工作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界定總體,二是從總體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樣本。內容分析法常用的三種抽樣方式是:來源取樣、日期抽樣、分析單位取樣。

  4.量化處理

  量化處理是把樣本從形式上轉化為數據化形式的過程,包括作評判記錄和進行信度分析兩部分內容。評判記錄是根據已確定的分析維度(類目)和分析單位對樣本中的信息作分類記錄,登記下每一個分析單位中分析維度(類目)是否存在和出現的頻率。要做好評判記錄工作,需要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1)按照分析維度(類目)用量化方式記錄研究對象在各分析維度(類目)的量化數據(例如,有、無、數字形式、百分比)。

  (2)採用事先設計好的易於統計分析的評判記錄表記錄。先把每一分析維度的情況逐一登記下來,然後再做出總計。

  (3)相同分析維度的評判必須有兩個以上的評判員分別做出記錄,以便進行信度檢驗。評判記錄的結果必須是數字形式。

  (4)在根據類目出現頻數進行判斷記錄時,不要忽略基數。

  5.信度分析

  內容分析法的信度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研究者按照相同的分析維度,對同一材料進行評判結果的一致性程度,它是保證內容分析結果可靠性、客觀性的重要指標。

  內容分析法的信度分析的基本過程是:

  (1)對評判者進行培訓

  (2)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評判者,按照相同的分析維度,對同一材料獨立進行評判分析;

  (3)對他們各自的評判結果使用信度公式進行信度繫數計算;

  (4)根據評判與計算結果修訂分析維度(即評判系統)或對評判者進行培訓;

  (5)重覆評判過程,直到取得可接受的信度為止。

  6.統計處理

  對評比判結果(所獲得數據)進行統計處理。描述各分析維度(類目)特征及相互關係,並根據研究目標進行比較,得出關於研究對象的趨勢或特征、或異同點等方面的結論。

內容分析法的案例分析

  日本人巧妙搜集信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經濟發展速度大大高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重視信息的開發、利用,不能不說是個重要原因。

  目前日本的信息傳遞非常迅速,只要5-10分鐘就可以搜集到世界各地金融市場的行情, 3-5分鐘就可以查詢並調用日本國內三萬多個重點公司、企業當年或歷年經營生產情況的時間系列數據,5分鐘即可利用經濟模型和電腦模擬出國際國內經濟因素變化可能給巨集觀經濟帶來影響的變動圖和曲線,5-10分鐘可以查詢或調用政府制定的各種法律、法令和國會記錄。這種現代化的信息處理技術,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日本人十分重視信息的作用,時時處處留意信息的搜集,而且善於從平淡無奇的信息報道中分離出重要的內容。例如, 20世紀 60年代中國開發大慶油田,惟獨日本和中國談成了征求設計的買賣。原因是別的國家的設計均不符合中國大慶油田的要求,而日本則事先按大慶油田的要求進行產品設計,等待中國人去購買。那麼日本人是怎麼知道大慶油田的產品設計要求呢?

  其實日本人對大慶油田早有耳聞,但始終得不到準確的信息。後來,日本人從1964年4月20日出版的《人民日報》上看到“大慶精神大慶人”的字句,於是日本人判斷‘沖國的大慶油田確有其事”。但是,大慶油田究竟在什麼地方,日本人還沒有材料作出判斷。從1966年7月的一期《中國畫報》封面上,日本人看到一張照片,鐵人王進喜身穿大棉襖,頭頂著鵝毛大雪,猜測到“大慶油田是在冬季為零下三十度的東北地區,大致在哈爾濱與齊齊哈爾之間”。後來,到中國來的日本人坐這段火車時發現,來往的油罐車上有很厚的一層土,從土的顏色和厚度,證實了“大慶油田在東北”的論斷,但大慶油田的具體地點還是不清楚。1966年10月,日本人又從《人民中國》雜誌上找到了王進喜的先進事跡,從事跡介紹的分析中知道:“最早鑽井是在安達東北的北安附近下手的,並且從鑽井設備運輸情況看,離火車站不會太遠。”在該事跡介紹中還寫有這樣一段話:王進喜一到馬家窯看到大片荒野時說:“好大的油海!把石油工業落後的帽子丟到太平洋去。”於是,日本人又從偽滿州地圖上查找到“馬家賽是位於黑龍江海倫縣東面的一個小村,在北安鐵路上一個小車站東邊十多公裡處。”就這樣,日本人終於將大慶油田的準確地理位置搞清楚了。

  後來,日本人又從王進喜的一則事跡報道中瞭解到“王進喜是玉門油礦的工人,是 1959年9月到北京參加國慶之後志願去大慶的”,由此日本人斷定大慶油田在1959年以前就開鑽了,並且大體上知道了大慶油田的規模:“馬家窯是大慶油田的北端,即北起海倫的慶安,西南穿過哈爾濱與齊齊哈爾鐵路的安達附近,包括公主峰西面的大貪,南北400公裡的範圍。估計從北滿到松遼油田統稱為大慶。”但是,日本人一時還搞不清楚大慶的煉油規模。

  從1966年7月《中國畫報》上發表的一張大慶煉油廠反應塔的照片八日本人推算出大慶煉油廠的規模。其推算方法很簡單,首先找到反應塔上的扶手欄桿,扶手欄桿一般是一米多一點,以扶手欄桿和反應塔的直徑相比,得知反應塔內徑約為5米。據此,日本人推斷:大慶煉油廠的加工能力為每日 900 Mi,如果以殘留油為原油的 30%計算,原油加工能力為每日3000kl,一年以360天計算,則其年產量為1000000kl。根據這個油田的出油能力和煉油廠規模,日本人得出結論:中國將在最近幾年出現煉油設備不足,買日本的輕油裂解設備是完全有可能的,以滿足每日煉油 10 000 kl的需要。這就是日本人在 1966年從中國公開報刊中獲得的有關大慶油田的重要信息,然後按他們估計的大慶油田要求進行產品設計。

  此外,日本政府還特別重視信息機構的建設,外務省分佈在世界105個國家的75個駐外使館是其搜集外交信息的前沿陣地,這些機構為日本外交提供各國動向的信息。外務省內有一個約 100人的電信部門,以三班倒方式在 24小時內與世界各地保持不間斷的聯繫,平均每天處理公務電話電報就有近30O0封。在外務省的63個部門中,只有電信部門擁有一棟獨立的四層樓,無特殊通行證的人不得進入。公務電報是用110根專線和普通線路收發的,這些公務電報都採取無法破譯的密碼。為了防止竊聽還沒有隱線裝置。1988年還開始研究採用“宇宙通信系統”,即使在條件惡劣的地區,也可確保通信暢通。

參考文獻

  1. 邱均平 鄒菲.關於內容分析法的研究.《中國圖書館學報》.2004年2期
  2. 周黎明 邱均平.基於網路的內容分析法.《情報學報》.2005年5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3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5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內容分析法"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21.15.14.* 在 2008年7月10日 14:26 發表

很好,謝謝!

回複評論
222.240.166.* 在 2011年5月3日 15:47 發表

剛好是我需要的內容,謝謝

回複評論
甶怸 (討論 | 貢獻) 在 2019年2月15日 20:55 發表

非常棒 良心出品

回複評論
58.211.152.* 在 2019年5月13日 17:15 發表

nice

回複評論
189****7589 (討論 | 貢獻) 在 2019年6月9日 09:13 發表

日本人的一些東西也可以吸收來為我國人民使用。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