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64个条目

信用風險緩釋合約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信用風險緩釋合約(CRMA)

目錄

什麼是信用風險緩釋合約

  信用風險緩釋合約(CRMA)是一種金融衍生品,用於進行金融風險轉移,類似於信用違約互換Credit Default Swap,CDS)又稱為信貸違約掉期,也叫貸款違約保險

  信用風險緩釋合約(CRMA)是CRM的一種。

  簡單地說:就是交易雙方達成約定在未來一定期限內,信用保護買方按約定標準和方式向信用保護賣方支付信用保護費用,由信用保護賣方就約定標的債務向信用保護買方提供信用風險保護的金融合約。

信用風險緩釋合約允許交易銀行

  我國被允許交易信用風險緩釋合約(CRMA)的只有9家中資商業銀行和5家外資銀行,監管層目前為保證這部分金融風險可控,暫時沒有讓券商,基金等機構參與交易的計劃,因為監管層擔心如果標的債務出現大規模信用事件,原本留存在銀行體系中的信用風險就會轉移到證券行業,給監管帶來不利。現在信用風險緩釋合約(CRMA)的交易平臺是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交易由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金融衍生品專業委員會監管。

信用風險緩釋合約風險交易情況

  2010年11月5日,我國首批信用風險緩釋合約上線交易.共有9家交易商達成20筆合約交易,名義本金合計18.4億元。標的債務中,貸款均為正常類貸款債券信用評級均在AA級以上,這意味著此類債務出現違約的風險概率極低。因此,作為產品交易方的銀行,並不存在真正的風險轉移需求,而僅僅是為了熟悉新業務流程。

  信用風險緩釋合約的交易對手方需要簽署信用風險緩釋憑證(Credit Risk Mitigation Warrant),該合約的創建標志著中國債券市場進入對沖信用風險的時代,意義重大。

  已經有17家機構獲准稱為交易商,包括——

  9家中資商業銀行:中國銀行 建設銀行 交通銀行 工商銀行 光大銀行 民生銀行 興業銀行 浦發銀行 5家外資銀行: 匯豐銀行(中國) 德意志銀行(中國) 巴黎銀行(中國) 花旗銀行(中國) 巴克萊銀行(上海分行)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信用風險緩釋合約"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