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信息市場規則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信息市場規則

  信息市場規則是指國家憑藉其政權的力量,按照信息市場運行機制的客觀要求.規定出供參與信息市場活動的諸方面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信息市場,是信息產品供給方、中介方、消費方等市場主體經濟利益得以實現的重要場所,為了使上述信息市場各主體的經濟行為和相互間的經濟關係合理化、有序化、契約化,併進而實現信息市場秩序的規範化制度化和法律化,就需要構建信息市場規則。

信息市場規則的特點[1]

  信息市場規則主要具備以下特點;第一,客觀性。在信息市場活動中,信息市場行為主體的具體目的各不相同。信息市場供給方主體的目的是宴現信息產品的價值,尋求利潤最大化經濟利益是其參與交換活動的第一推動力信息市場中介方主體的目的則是通過對信息商品的經營,溝通供給方和消費方的商品變換,並存經營信息商品的活動中實現自己的經濟利益;信息市場消費方主體的目的是在信息市場上購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產品,以限務於自己的各項工作活動。並主要是服務於經濟活動,並希望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信息市場行為主體的具體目的雖有差異,但獲得經濟利益這一動機都是共同的,這客觀上要求統一和規範不同主體的行為。否則,用不正當的手段獲取利益只能侵犯他人的利益,並激化信息市場行為主體之間的矛盾。因此,信息市場規則有其客觀存在的必然性。

  笫二,公平性。這是指信息市場活動中各行為主體(買者與買者、賣者與賣者、買者與賣者)在基本,相同的條件和環境中展開競爭,取得平等的權力和機會。信息市場活動中備行為主體的競爭主要表現為買者與買者、賣者與賣者和賣者與買者的競爭 。在上述競爭形式中,尤其要給予不同賣者以相同的競爭條件。從目前我國信息產品生產者、經營者的經濟成分看,已出現了公辦、民辦、個體形式同時並存的局面。信息市場規則的內容應充分體現不同經濟成分的信息產品賣者競爭的公平性,只能承認信息市場賣方主體性質的差別 效益的差別和經濟能力的差別。不允許任何非經濟因素(如權力、關係等)的干擾,不允許任何形式的市場封鎖。在此基礎上,還應該明確,信息市場的行為規範是統一的,它對各個地區、行業的各種行為主體的要求應是一致的,信息市場規則不能因市場行為主體的身份 所有制形式不同而存在差異。

  第三,嚴肅性。信息市場規則是明確的、相對穩定的。它不僅排斥包括政府在內的任何主體的恣意行為。而且國家必須以信息市場規則為準則,對那些拒絕接受和違反信息市場規則的行為著給予制止和打擊,這說明信息市場規則 有嚴肅性。

  第四,系統性。信息市場關係不僅涉及到信息機構信息經紀人等賣者之間的關係,而且還涉及到賣者與買者 買者與買者之間的關係。涉及到信息產品的生產、交換、消費等多個環節。因此,信息市場規則耍遵循系統論的原則。兼顧信息市場各主體的利益,不偏袒任何一方。使各種主體的行為規範能相互協調,以發揮信息市場和信息市場規則的整體效應。

信息市場規則的分類

  按照信息市場規則起作用的範圍。可以把信息市場規則劃分為制度性市場規則和運行性市場規則兩大類。

  制度性市場規則是對信息市場形式以及構成信息市場的某些基本要素的限定。它是信息市場的最基本規則,一旦確定下來,就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如制度性市場規則可以形成一套承認和解釋不同信息機構財產所的權的法律制度,這些制度要保證信息機構這一市場主體財產所有權以及由信息市場交易活動帶來的經濟利益不受侵犯。同時,制度性市場規則還可對信息市場中介方、管理方等市場主體的身份有明確規定。諸如:作為信息市場規則的制定者和執行者不能“下場(市場)比賽”;管理、監督、控制信息市場的權力不能成為交易對象;參與信息市場供給、中介活動的主體只能是經濟法人實體,其它各種經濟組織或個人。考察目前我國信息市場的發育狀況,可以看到,由於我國制度性市場規則的欠缺,特別是對信息機構這一供給方與中介方的所有權關係和身份沒有明確規定,致使大量領導信息機構的行政機構直接參与信息市場活動,從而導致了大批信息機構在行政保護下從事半市場、半行政化的生產經營活動。

  運行性市場規則是國家根據信息市場活動狀況而制定的一套市場法則和條例.用以確定進入信息市場的各利益主體的行為規範以及處理它們之間相互關係的行為準則。例如,國家要通過專利法、版權法、保密法等法規,使信息市場行為主體的活動具有社會可接受性和可控性;國家還要制定協調信息市場供給方、中介方與消費方主體之間關係的法律制度,維護不同主體的利益,解決它們之間的利益衝突等等。這些約束信息市場主體行為的市場規則,不是要取消信息市場中的自發力量,而是要通過拆除阻礙信息市場機制自行運轉的因素,協調信息市場的交易活動來保汪信息市場的正常 育序的運行。

構建信息市場規則的條件[1]

  1.構建信息市場規則的經濟條件

  良好的經濟環境是形成信息市場規則的重要條件,其中信息市場供求的寬容度、信息市場信號的清晰度、信息產品生產者經營者的經營許可權以及信息產品賣者與買者的經濟關係是否契約化是制約信息市場規則構建的主要經濟因素。

  第一,信息市場供求的寬容度。信息市場供求寬容度是指信息產品的總供給略大於總需求。在信息產品賣方市場態勢下,只要信息產品供給小於社會需求,就會存在信息產品生產者、經營者任意抬價的現象。因此,只有增強信息市場的寬容度,使信息市場由賣方態勢轉向買方態勢,才能為信息市場規則的建立奠定穩固的基礎,目前我國信息市場已正在逐步由賣方市場買方市場轉變化,對各級、各類信息產品生產者、經營者來說,今後的重要任務之一是不斷提高信息產品的質量,優化信息產品的結構,並註意引導用戶的消費,改變目前某些信息產品供過於求的現象,以加快信息市場態勢的轉變過程。

  第二,信息市場信號的清晰度。信息市場信號是信息市場功能實現的重要形式,它主要表現為市場價格信號對信息產品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牽引。如果市場價格信號弱化或失真,就可能導致對信息產品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盲目乃至錯誤牽引,從而引起信息市場秩序的混亂。因此,提高信息市場價格信號的清晰度,對信息市場規則的形成有重要意義。要提高信息市場價格信號的清晰度,一方面必須使信息產品價格隨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處於經常的變動之中,另一方面是要由信息市場管理方經常發佈信息產品的價格信息,以引導信息產品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行為。

  第三,信息產品生產者、經營者的生產經營獨立化。信息產品生產者、經營者的經營許可權是影響信息市場規則構建的重要因素。對於民辦、個體信息產品生產者、經營者來說, 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可以實現。而對官辦的信息產品生產者、經營者來說.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則不易落到實處。由於官辦信息產品者、經營者在很大程度上還存在對行政機構和財政撥款的依賴,這就決定了他們在信息產品的生產經營上缺乏強烈的信息市場定位意識,不積极參与信息市場活動,因而信息市場規則也就無法對其發生作用,這就使信息市場規則的公平性受到了挑戰。

  因此,為了順利構建信息市場規則,建立法人信息機構制度,保證官辦信息機構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將是今後我國信息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

  第四,信息產品賣者與買者經濟關係的契約化。信息產品賣者與買者之間的經濟關係,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一種是轉瞬即逝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信息產品買賣;另一種是在信息產品交易活動開始時將信息產品賣方與買方的責、權、利確定下來,在持續進行的交易活動中逐步加以履行和兌現。例如,信息產品買方在購得信息產品時,只向賣方支付部分該付費用,待在信息產品消費過程中檢驗了信息產品的質量和實效.並取得預期的效益後再支付剩餘費用的作法就屬此類情況。對信息產品賣方來說,為了保證獲得預期收益,在信息產品出售以後,還存在一個售後服務問題,它不僅要幫助用戶正確理解、吸收和運用信息產品,而且還應承擔因誤賣信息產品(或用信息產品質次)而紿用戶帶來的經濟損失。為了,保證諸如上述的信息產品賣者與買者各自責、權、利的履行和兌現。就必須把信息產品賣者與買者之間的經濟關係以契約或合同的形式加以認可和證明。這些契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受到法律保護,如有違犯;則必須承擔責任和後果。如果信息產品賣方與買方不普立契約,信守合同,建立信息市場規則仍將是一句空話。

  2.信息市場規則的維繫手較

  信息市場規則,首先體現在各種規範、準則和制度上,但只有這些還不具備強制性,必須以法律、法規作為維繫手段。使信息市場規則建立在法制的基礎上。在目前可以考慮採取三方面的措施:一是提高民法效應。強化民事責任的約束。民事責任約束是信息市場規則約束的重要方面。其意義在於強化民事責任對信息市場行為的約束;二是完善相關立法或開展專門的信息市場立法。近幾年,我國先後制定了一些與信息市場活動有關的法規,如合同法、專利法、版權法等。這些法規對規範信息市場的行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就信息市場所涉及到的諸多關係而言,僅僅依靠這些法規還不足以解決所有問題,今後還要加強信息交易、信息價格、信息市場競爭等方面的立法;三是加強信息市場的執法。信息市場規則的效力必須通過嚴肅的執法來加以體現。在今後,加強信息市場執法的重點應放在:明確執法部門執行信息市場規則的職責;強化執法部門執行信息市場法規的約束力;加強信息市場執法隊伍的建設等。

  總之,在信息市場建立與發展的過程中.信息市場規則的構建是一個新的與不可缺少的環節 隨著信息經濟的加速發展 在不斷完善信息市場、強化信息市場運行機制的同時,國家有關部門也應對信息市場規則構建這一環節引起高度重視,以保證信息市場的長久繁榮。

信息市場規則的意義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凋整,信息產業的迅速發展,客觀上要求建立統一的信息市場規則。統一的信息市場規則在信息經濟信息產業的發展中具有如下意義:

  第一。統一的信息市場規則是引導信息產品生產者和經營者面向市場的重要前提。隨著信息商品化趨勢不斷向縱深發展,信息產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為了實現其產品的交換,往往會自覺地走上信息市場這一舞臺。在交換實踐中,驅動信息產品生產者、經營者走上信息市場的重要力量之一是取決於他們生產、經營的信息產品的價值能否得到信息市場的公正評判。這就要求有統一的信息市場規劃存在。統一的信息市場規則創造著這樣的前提:無論信息產品生產者、經營者處於何等規模,具有何等效力,屬於何類性質,他們生產、經營的信息產品都共同接受相同的價值尺度,併在信息市場上得到用戶消費方的公正評判。因此,只有建立統一的信息市場規則,信息產品生產者、經營者才會在追求最大經濟利益的動機支配下,對信息市場發生興趣,也才有進入信息市場的內在衝動,信息市場才有可能真正成為信息產品生產者、經營者經濟利益得以實現的現實性空間。

  第二,統一的信息市場規則是有效地發揮信息市場功能的根本保證。在信息產品有償服務的過程中,信息市場的獎懲、調控等功能的重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應該註意到,信息市場對信息產品生產者、經營者的導向功能具有二重性,即信息市場既可對信息產品生產者、經營者形成積極引導,也可對信息產品生產者、經營者產生消極剌激。如果沒有統一的信息市場規則,失真的或人為的刺激信號就可能影響信息產品生產者、經營者的行為選擇,阻礙信息市場功能的恰當發揮。

  第三,統一的信息市場規則是維護信息產品消費方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在社會信息化和信息商品化初期,信息產品的生產和交換主要由賣方控制,生產什麼信息產品以及如何確定信息產品的價格,都由生產者和賣方決定,信息產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往往處於主動地位。同時,由於信息產品有其物質載體,信息產品的交換往往連同其他非信息的物質商品交換結合進行,再加上信息產品的共用性、時效性等特點的存在,都共同決定了信息產品的定價往往不會合理,信息產品的交換秩序和交易行為可能會出現紊亂狀況。在其中受害最大的當是用戶(當然信息產品的生產者、經營者在賣方市場態勢也會受害,但相對於用戶而言則要輕微得多)。於此,為了維護信息產品的交換秩序,特是保護信息產品用戶的利益不受損害,就要建立統一的信息市場規則。

  第四,統一的信息市場規則是信息市場管理方有效調節信息市場的基本手段。信息市場管理方對信息市場調節和管理的意志需要通過信息市場規則得以實現。統一的信息市場規則作為信息市場管理方調節市場的手段,其意義具體體現在:一是信息市場規則其生效的範圍是整個信息市場,這一範圍與信息市場管理方所要求達到的空間廣度是一致的,這可以保證信息市場管理方能夠全面、有效地對信息市場實施科學管理;二楚信息市場規則作為信息市場管理方調節市場的基本手段,無疑具有權威性.這既可以增強管理方的管理力度,也可以避免管理方的任何恣意行為,從而提高信息市場管理方的科學性。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1.0 1.1 周毅.論信息市場規則的構建[J].《情報學刊》.1993年 第4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信息市場規則"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