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統計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體育統計學是將數理統計的理論和方法應用於體育科學領域的一門新興學科,其研究對象是體育運動中的隨機現象,涉及到體育科研、運動訓練、體育教學、體質評價、綜合研究的各個方面。
體育統計學的發展概況[1]
馬克思主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都是內因與外因的統一,體育統計學的產生、變化、發展就服從這一規律:一是技術發展的需求,二是科學認識本身發展的內在邏輯和自然科學本身發展的需求,這兩種需求決定了體育統計學的出現。體育統計學在我國的發展已有80多年,根據其發展進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統計學學科的引入階段
自1662年葛朗特發表的《關於死亡公報的自然與政治觀察》一書中描述簡單統計方法的問世,後續學者開始在人口經濟等領域進行推斷估計;與此同時,關於“分賭本問題”的帕斯卡與費馬通信,於1654年共同建立了概率論的第一個基本概念一.一數學期望。一時間,統計學在許多科學分支的研究中起著主導作用,只要留心,只要留心在任何研究領域都可以見到統計學的蹤跡。我國的一些留學者也受到了這一潮流的影響,開始將統計方法引進體育領域。徐英超教授就是其中一員,他是我國開展體育統計教學與研究的先驅,併為我國的體育統計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1937年徐教授將留學時學到的概率論引入到體育研究中,首創了“體育統計”課程;另外,南京中央大學等校體育專業開設的體育測驗專業課程,也涉及到統計方法中的描述統計。此外,1926年廣州的體質調查,許世瑾、吳立國於1931年主持的上海學生體質(主要是身體形態)調查。人們從實踐中感受到統計方法的價值。由於社會環境和體育發展水平尚不具備體育統計學科的生存條件以及相關學科理論和實踐的支持,剛處於萌芽階段的體育統計學就此銷聲匿跡了。
2.與體育各學科組織結合階段
隨著70年代末全國的思想解放和改革開放,體育統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尤其是70年代各地自發的體質測試到1979年全國l6省市大規模體質測試以及《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制定等,大規模的數據收集和處理分析刺激了對體育統計方法以及統計的專業人才的需求。8O年代初,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由徐英超教授編寫的《體育統計方法》開啟了體育統計學飛速發展的進程,體育統計方法在體育中的作用日趨顯現。隨後,1980年第二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已有近l/3的論文使用了統計方法;1981年4月.華中師範學院召開了高師體育專業體育統計教學大綱研討會;1982年第一屆全國體育統計論文報告會期間成立了體育統計研究會,國家體委、教育部合辦了“全國高校體育測量與統計”學習班:緊接著1983年6月在廬山舉行了第二屆全國體育統計學術報告會,據1983年體育科研論文中體育統計應用資料表明,全國共27種體育刊物上發表的204篇論文(不含譯文)中,用到統計方法的共595篇,儘管這樣的比例較低,但對於我國起步較晚、基礎薄的體育統計學來說,還是一個很大的進步。1984年,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接納體育統計為體育統計專業委員,成立體育統計專業委員會。此外,教育部正式規定體育統計為高校體育專業必修課,編寫大綱教材,開辦全國體育統計教師進修班,這一舉措推動了體育統計學在全國的發展。
3.學科的獨立發展階段
從體育統計問世以來,先後有三十多本《體育統計學》教材和專著問世,標志著體育統計學開始了艱難的起步,開啟了體育統計學的新時代。其涉及的內容廣泛,有社會統計方法,如大量調查、抽樣調查、全面調查,實驗設計方法;數理統計範疇的有相關分析、回歸分析、聚類分析、主成分分析、因數分析等;模糊數學的有模糊相關、模糊聚類、模糊綜合評價;灰色理論有關聯度分析,還有多元分析的一些數學方法也出現了。1982年第一屆全國體育統計論文報告會至今,我國已成功舉辦了17屆體育統計論文報告會,2O多年來在全國廣大體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大力開展各種體育統計論文報告會,積极參加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組織的歷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和重大科學研究,不斷擴大學科的學術影響,在體育多學眾分支學科中胖育統計學現在已確立了它的重要地位。由上可見,體育統計學在我國已經形成一門獨立的新學科,已經由引入、加強、獨立發展步入了進一步完善的歷程。體育統計學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體育統計學的應用[1]
體育統計的研究對象是體育領域的隨機現象和非體育領域但與體育有著一定聯繫的其他系統的隨機現象。體育運動中的教學、訓練都存在著大量的隨機現象,體育統計方法被廣泛應用於體育的各個學科,如學校體育、競技體育、大眾體育等都有大量應用統計的研究;運動生理、運動生物力學、體育測量與評價、體育心理學等學科都必須運用統計分析方法,如生長髮育預測、體成績預測要用到動態分析;人數估計、評分標準制定要用到正態分佈理論,心理指標比較、要用統計推斷;不同教學方法、訓練方法的效果研究用到方差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