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計量基礎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會計實務中使用的計量基礎主要包括:歷史成本、現行市價、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等。企業編製會計報表最常用的計量基礎是歷史成本。在運用歷史成本計量時,通常會結合其他計量基礎。
歷史成本,又稱原始成本,是指以取得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成本作為資產的入賬價值。重置成本,是指企業重新取得與其所擁有的某項資產相同或與其功能相當的資產需要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資產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金額。現值,是指資產和負債形成的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公允價值,是指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
各種會計計量基礎的比較分析[1]
(一)歷史成本歷史成本是現行財務會計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方式。它是對於資產的價值,按照購置該項資產支付的貨幣或與之等價的金額,或是按照為購置資產而付出代價的價值計量。登記負債時,按照以債務為交換而收到的款項金額,或者按照在正常經營中為償還負債將要支付的現金或與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歷史成本計量基礎的基本前提是貨幣計價和幣值穩定。
歷史成本計量基礎的主要優點是數據資料容易取得,在保證憑證和賬簿記錄準確的情況下,能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業務發生當時的實際資料。
而其缺點也較為明顯:
(1)由於會計核算主要是事後反映,提供的是歷史資料,而提供的信息是為信息的使用者的以後決策做依據的,信息使用者難以據此做出對未來的準確決策。
(2)在物價變動的情況下,尤其是惡性通貨膨脹時期,歷史成本不能為信息的使用者真實提供企業期末資產以及本期取得的凈收益等有用的信息。
(3)由於不計量時間價值和現金流動信息,不能真正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二)現行成本現行成本對企業所持有的資產和生產經營過程中所耗資產,都以現行成本為計價基礎。對於資產的價值,按照現在購買同一或類似資產所需支付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登記負債時,按照現在償付該項負債所需支付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確定負債的價值。根據現行成本來確定企業的收益,不但要確定經營盈虧,而且還要確定資產的持有利得或損失。
現行成本計量基礎的主要優點是:
(1)增強了報表的可分析性及報表信息的相關性。
(2)可以較客觀分析、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 有利於加強企業的經營管理。
(3)能夠提供較真實的經營收益,便於合理分配企業資源和利潤。
(4)能夠真實地反映企業的所有者權益。
(5)可以維護企業實際生產能力。
其缺點主要表現為:
(1)在物價資料難以完全取得和計算技術較差的情況下,現行成本會使用大量的人為估計,從而造成主觀隨意性較大,而缺乏客觀性。
(2)由於各期的現行成本只反映了資產和負債在不同時期的現行價值,這種數據在不同時期缺乏可比性。從而使會計核算資料在財務預測中缺乏可靠性和實用性。
(3)由於大量的物價資料難以取得,並且成本較高,使其在實際中應用性差。而且由於現行成本的變動會導致投保額及財產稅、所得稅的變動,加大了審計的難度和成本。
(三)可變現價值可變現價值計量基礎,對於企業資產的價值,按照現在正常變賣資產所能得到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確定;對於負債,按照在正常經營中為償還負債將會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確定負債的價值。
可變現價值與現行成本的計量基礎較為相似,只是現行成本是按照現在購買價為計量基礎,而可變現價值是按照現在正常變賣價或正常經營中的償還價為計量基礎,都是以現實市場價為計量基礎。因而其優缺點也較為相似,不再贅述。
(四)公允價值美國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第七輯公告把公允價值定義為,在當前的非強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自願雙方之間進行資產(或負債)的買賣(或發生於清償)的價格。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認為,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當事人自願據以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把公允價值定義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從公允價值的定義可以看出,公允價值的確定條件是公平交易;交易雙方對所進行的交易活動是熟悉的;交易的雙方都是自願的。
公允價值計量基礎的優點是:
(1)有利於企業的資本保全。
(2)符合配比的原則。會計的配比原則有三方面的含義:一是收入與成本費用要保持時間上的配比;二是要進行配比的收入與成本費用之間應具有經濟內容和性質上的必然因果關係;三是還應該包括收入與費用成本在計量屬性上要配比。公允價值計量能夠使兩者在計量屬性上配比。
(3)公允價值能合理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
其缺點是:
(1)公允價值要求的有效市場環境難以真正達到。
(2)應用性差。
由於大量的物價資料難以公允取得,以及受到執業人員業務水平的影響,使其在實際操作中應用性差。
(3)由於缺乏有效的市場環境,為企業粉飾會計報表提供了方便。
- ↑ 曲國霞.現代會計計量基礎的選擇.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3期